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年糕媽媽”創始人李丹陽如今有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年糕媽媽。
雖然不能說她就是最好的媽媽,但她一定是幾百萬媽媽里最會帶孩子的那個。
我們常說這是內容創業最好的時代,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在過去可能并不被重視的才華,在今天卻能成為一個人創業追夢的好生意,比如像李丹陽這樣,擅長當好一個媽媽。
據新榜數據庫數據統計,今年5月新榜指數在800分以上的4016個全類公眾號中,涉及內容電商的有511家;其中,專注母嬰細分領域的內容電商有14個,內容傳播量排在首位的就是“年糕媽媽”。
短短兩年,“年糕媽媽”從0做到500萬粉絲大號,如今每一次團購都形同秒殺,用戶甚至要定鬧鐘才能搶得到“糕媽優選”的推薦商品。
據悉,他們電商的營業額基本能和羅輯思維持平。
那么,這500萬粉絲是怎么來的?“年糕媽媽”的內容電商之路究竟特別在哪里?新榜為此專訪“年糕媽媽”團隊。
● ● ●一個品牌60人運營打理,后臺每天留言一兩萬條“年糕媽媽”初創于2014年7月。
創始人李丹陽是浙江大學醫學碩士,也是兩歲兒子年糕的媽媽。
2014年,小年糕剛剛出生,糕媽暫別職場,用心鉆研育兒知識,一時間成了各路媽媽群中的專家。
從寶寶的吃喝拉撒到睡覺生病,在公眾號中自稱“老媽子”的糕媽,一邊為媽媽們答疑解惑,一邊充當她們的知心好友,開公眾號其實是為了梳理這些在媽媽群中的答疑。
最初的內容閱讀寥寥,排版也比較簡單,偶爾會寫一些出行游記,分享跟年糕的日常、親子出游攻略,還會請一些媽媽或專家來分享經驗、推出一些專題,比如最早的輔食專題。
專題化欄目化地運作,是糕媽很早期就有的操作思路。
2014年12月3日,“年糕媽媽”粉絲破1萬,當時糕媽已經在微博、微信上開出了“糕媽的晚安(每日睡眠小知識)”“糕粉愛分享”“糕粉二手貨”“跟著糕媽做輔食”等互動欄目。
每天接收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時常有焦慮無助的媽媽要求糕媽公布年糕的輔食清單、吃奶時間表、一日作息表, 以至于她無奈發文解釋,其實對待年糕她也沒那么一絲不茍,自己也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一個被娃的屎尿屁整得團團轉的黃臉婆。
不過,這樣的親切真實似乎為她籠絡了更多年輕媽媽的信任和喜愛。
她們在后臺互訴衷腸,分享對每個媽媽來說最珍貴瑣碎的寶貝日常、家庭趣事,大到孩子未來的教育,小到夜奶的煩惱。
2015年下半年,“年糕媽媽”獲得經緯和紫牛的天使輪投資,經緯的領投人是曾投資過快滴、in、獵聘網、口袋購物的投資總監黃云剛,紫牛方面的領頭人則是離職央視初入創投界的前著名主持人張泉靈。
據公開報道,張泉靈投資的理由是因為發現“年糕媽媽”每天的打開率超過50%。
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年糕媽媽”從去年3月起逐步招兵買馬并增加內容的更新頻次。
文章內容也細分為睡眠引導、輔食添加、營養保健、小兒疾病、孕產哺乳、親子教育、語言認知、辣媽心經等8個板塊,每個板塊還有細分的章節。
據糕媽介紹,如今后臺留言量每天有一到兩萬條,基本都是咨詢帶娃問題,文章均篇閱讀量也有大幅上升,基本在10萬以上。
近一個月還推出《一句話證明孩子他爸有多懶》《天熱了到底怎么帶娃?學會6招完勝小區大媽!》《老人帶娃真有那么糟?只是替你背了黑鍋吧!》等多篇閱讀超150萬的爆文。
新榜:現在的生活與原來相比有什么不同?年糕媽媽:其實現在比上班累幾倍,完全沒有自己休閑的時間,除了帶娃,其它時間全撲在公眾號上了。
公號每周推送6次,改稿到深夜一兩點是常事,發布時間定在早晨7點30,早上也得早起。
每天都會看育兒書記錄輔食筆記,積累養育心得,一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
新榜:目前團隊構成情況怎么樣?年糕媽媽:現在有60多個成員,還在快速擴展中,其中內容團隊有10個人,包括內容助理、美術指導、視頻拍攝、后期制作、畫師等;電商團隊有40人左右,包括客服、商品采購等。
新榜:選題如何策劃?年糕媽媽:一般會根據時間節點和熱門話題兼顧內容的全面性確定未來2周的選題,視頻會更早一些,因為還要留夠拍攝和后期的時間。
新榜:“年糕媽媽”的專業性怎么體現?年糕媽媽:平時發布的內容主要是從自身育兒實戰經歷出發,結合長期大量的用戶互動,觀察發現育兒痛點,輔以專業理論支持寫出來的。
所有育兒知識都是以美國AAP、CDC、FDA、Mayo Clinic、英國NHS、世衛WHO、香港衛生署等全球權威機構指南為基礎,然后把用戶最關心的問題,用接地氣的方式展現出來。
新榜:“年糕媽媽”的粉絲是一些什么樣的人?有什么類似的需求?年糕媽媽:以80、90后嬰幼兒媽媽為主,90%以上是女性。
新一代年輕媽媽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對老一輩的傳統育兒方式不認同,希望接受先進的育兒理念,希望有一個合適的渠道來獲取知識,而且不要太累。
● ● ●電商營業額與羅輯思維持平,7月營業額將超5000萬與內容的細致規劃相比,“年糕媽媽”的電商之路看上去更像是偶然之舉。
2014年12月9日,“年糕媽媽”推文《寶寶皮膚水潤潤,冬季護膚三部曲》,介紹了幾種冬季護膚的方法,其中提到一款濕疹霜。
“當時有非常多粉絲在后臺留言想要購買,我們就主動找了供應商,促成了第一單團購,大概半天的時間,十幾萬元的產品全部賣完了。
”糕媽告訴新榜。
這單團購可以說是用戶反向促成的結果。
而糕媽也逐漸發現,媽媽們對優質母嬰用品店和對靠譜育兒知識的需求同樣迫切,日常文章中涉及到一些產品,總會有用戶要求糕媽組織團購。
類似這樣的團購活動,至此斷斷續續進行起來了。
團購的頻次也在不斷增加,從一開始的2個月一次,到2015年10月正式啟動“糕媽優選”品牌,再到今年5月底至今幾乎每天都有的“今日熱賣”和“明日預告”。
▲ 每期團購都會寫明糕媽推薦理由,以及其他寶媽的試用體驗,最初的客服還是由帶孩子的寶媽兼職當更多人還在煩惱如何把產品賣出去時,“年糕媽媽”要應對的是用戶反饋單品類別少、數量少,經常搶不到貨;高峰期間同時咨詢下單的用戶太多,短時間內客服超負荷運轉,不能及時響應用戶的需求等問題。
由此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年糕媽媽”的電商團隊人數占據整個團隊的2/3。
其中又包括買手、店鋪運營、物流訂單、客服等等。
他們一方面會在每天找來的幾十家供應商中擇選,另一方面會根據時間節點選擇應季商品再去找供應商采購,并且都遵循一套嚴格的采購流程。
在整個電商化過程中,內容其實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比如在2015年10月15日二條推薦一本英文啟蒙繪本時,頭條是《父母英語差就輸了?你也能給孩子讀好英文繪本》,先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了給孩子讀英文繪本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團購中的繪本。
從文章的評論區來看,幾乎每一次團購都如同秒殺,每天早上7點半左右推出,很快就會被搶完,每期都有用戶在評論區哭訴沒有搶到求續貨。
據說最熱銷的一次,是今年5月18日到5月30日三天的“迎六一”商城活動,僅5月18日當天,12款產品銷售的營業額就超過千萬。
▲除了預熱、滿減等形式,“迎六一”的商品有不少都是用戶要求續貨的爆款產品,比如10分鐘賣完3000套的積木、2小時賣完一萬套的英文繪本等等新榜:第一單團購嘗試還挺成功,但為什么一年后才開始做“糕媽優選”?年糕媽媽:年糕媽媽的建立并非一開始就想要往團購這個方向做,還是以育兒內容分享為主,所以一開始的團購間隔時間都挺長(1-2個月一次),后面有天使投資后才確立要做電商,所以才上線了“糕媽優選”。
新榜:采購的流程是什么樣的?年糕媽媽:審核供應商資質和授權,確保來源正規;買手和倉庫把控產品品質,質量不過關全部say “no”;而且團購推薦的每款產品都會由三名以上的寶爸寶媽帶回家試用,并提交試用報告。
最后必須由糕媽和年糕試用過并喜歡才可以推薦。
此外,買手基本都是寶媽,所以也非常能理解和支持糕媽做的事情,都是以為自己孩子精挑細選好產品的態度在做選品。
新榜:選擇產品有什么標準?比如類別,是否進口?年糕媽媽:我們只選媽媽們需要的產品,性價比是唯一要考慮的,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品牌。
國外品牌性價比低很多,但很多不適合中國國情,made in china的品牌也有很多高質量的。
類別上比如不考慮奶粉,一來買手團隊對這塊不熟悉,二來考慮到食品安全問題。
新榜:有考慮過做自有品牌嗎?年糕媽媽:長期來看肯定會做自有品牌產品,實際上我們已經在做了,比如近期推出的糕媽優選奈瓷刀具,之前推出的繪本架等。
第一次推出的定制產品是繪本架,共2000臺,粉絲反應很好,開團1小時售罄。
▲“年糕媽媽”自選品牌目前推出兩款產品,其中定制刀具處于粉絲免費試用期,還未正式上架新榜:電商這部分的銷售數據如何?年糕媽媽:電商這塊的營業額基本能和羅輯思維持平。
根據歷史銷售情況和店鋪UV預估,7月的營業額應該會超過5000萬。
由于我們在選品上的高標準,即便單品數量非常少,轉化率還是高于傳統電商5-10倍以上。
新榜:會考慮接廣告等其他商業模式嗎?年糕媽媽:年糕媽媽不接任何廣告,商業化只在團購售賣。
● ● ●漫畫+電臺+視頻,兼顧商品信息視頻化從內容到電商,再從電商回看內容,現階段“年糕媽媽”依然在嘗試擴充內容的豐富性。
2015年7月2日,通過推文《天熱了到底怎么帶娃?學會6招完勝小區大媽》,糕媽首次推出了育兒小漫畫,繪圖部分由糕媽閨蜜doudou協作,想通過詼諧的漫畫來化解隔代育兒的矛盾。
2015年7月8日,“年糕媽媽”聯合喜馬拉雅制作上線“糕媽電臺”,將精選文章音頻化。
2016年4月2日,“年糕媽媽”推出自制視頻節目《糕媽小課堂》,自創原創短視頻品牌,第一期的內容是教媽媽們給寶寶做蔬菜泥,時長3分36秒,“老媽子”李丹陽親自入鏡,輔之以圖文解說,還不忘自黑“上鏡圓圓的”。
“短視頻是未來內容的發展趨勢,所以在視頻內容上也希望能做更有趣的嘗試”,“年糕媽媽”告訴新榜,“整體我們希望內容的歸內容,電商的歸電商,但也希望這兩個板塊里的內容都更生動一些。
”據了解,“年糕媽媽”的視頻目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內容更生動化,類似品牌欄目《糕媽小課堂》;還有一部分用于商品信息的視頻化,也就是說,除了以往在介紹產品時拍攝的糕媽和年糕玩耍、看書的視頻,日后還計劃做更多有創意的、介紹產品的視頻。
相比較做介紹產品的視頻,目前比較常規的還是將產品與視頻內容結合。
在《家里有這么多安全隱患!99%的家長都忽略了!》一文中,“年糕媽媽”用一則動畫視頻來講解家中的安全隱患,最后在文末附上“糕媽優選”推薦的家庭安全防護用品作為彩蛋。
可以說,這些嘗試一方面帶來了更生動有趣的內容和電商,強化了品牌印象;另一方面,這些在視頻和漫畫中出現的動漫形象,也能夠淡化品牌對李丹陽個人形象的依賴,為品牌IP的打造預留出一些空間來。
采訪最后,我們問糕媽要了一些照片。
照片里和小年糕在一起的李丹陽,笑起來也有些童真。
她告訴新榜,考慮到小年糕一天天長大,以及用戶需求的增長,“年糕媽媽”日后或考慮將專注的育兒年齡從0-3歲,擴大到0-6歲。
還有很多未知可能。
如果回到過去,擅長當好一個媽媽的李丹陽,應該不會成為五百萬媽媽關注的“年糕媽媽”。
但今天,這可以是她創業追夢的好生意。
下一篇:成本20元,賣60也虧損!你所不了解的電商那點事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布局4600億農村市場 阿里農村淘寶編織“三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