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創辦小米之前,有幾家公司給過我很大的啟發,其中兩家高效率的公司給了我巨大的震撼。
第一家是沃爾瑪。
沃爾瑪在65年前創辦的時候,美國零售業的毛利率是45%才能賺錢。
所以他們提了一個要求是22.5%的毛利率,他們要生存下去。
在這個目標下,他們有兩個小小的創新,第一個創新是以前的零售業一定得在最繁華的地方開商場,零售業的鐵律就是位置、位置、還是位置。
但沃爾瑪怎么干的?他把商店開到了城鄉接合部;第二,他不蓋新商場,找一些倉庫簡單裝修就完成了,因為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創新,使沃爾瑪商品的毛利率做到了22.5%到23%,到今天為止依然是這個數據。
另外一家給了我巨大的震撼企業就是costco。
那是三四年前,我跟一群高管去美國出差,一下飛機他們就去了costco,晚上他們回來跟我展示采購的戰果。
我問獵豹CEO傅盛買了什么?他說買了兩大箱東西,最后的保留節目是買箱子,因為買了一大堆的東西需要箱子裝。
他說,新秀麗的超大號箱子再加一個大號箱子,在北京賣多少錢?大概是9000多元,有人知道costco多少錢嗎?900元人民幣,相當于150美元。
反正我聽完了以后真的是一下子就震住了。
然后我就去逛了10分鐘,我跟沈南鵬吹牛說我絕對看懂了,后來我轉型去研究costco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costco任何一個商品只掙1%到14%,如果任何一個商品的毛利率超過了14%都需要CEO特別批準,他們說從創辦起到今天為止,沒有任何商品的毛利率超過14%,這和在座的企業家想的非常不一樣,可能也跟在座的很多投資界的朋友想的不一樣,這個公司是控制毛利率的,它的綜合毛利率只有6.5%。
美國的一個大型連鎖超市,只需要6.5%的毛利率就能打平,這是多么了不起啊,他是怎么做的?第一,它只面向美國的中產階級。
它說美國有3億人,它的目標只服務美國的5000萬人,它要讓這5000萬人口袋里一半的錢都花在他那里。
所以,它只服務于精準的客戶群。
第二,它的商品琳瑯滿目,每個東西卻只有兩三個品牌,但是非常精致,這么大的商店里只有3500種商品,而且每種商品都是老板親自挑、自己用過的,他提了一個要求,讓顧客在costco看到10件商品的時候至少有一件是感到驚喜、覺得驚訝的。
所以你去了costco以后,不需要看價錢,不用琢磨它好用不好用,直接拿走就行,因為每個東西都很好,而且非常便宜。
這是全球零售業的奇跡,6.5%的毛利率打平了,大家可能會問,這個公司怎么生存?他的員工怎么漲工資,他的股東怎么拿回報?其實他也用了我們一再談的互聯網思維,在30年前就用到了,他的羊毛也是出在羊身上。
他干了兩件事,第一是發信用卡,信用卡賺錢的利潤占總利潤的1/3,還有接近70%的利潤來自會員卡。
我看了costco的故事以后很震撼,在我們整天都在想怎么不斷地提高毛利率的時候,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怪圈,導致在中國市場上買到的東西越來越貴,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要想東西賣得便宜,又想真材實料,怎么能做到?就是必須得下工夫做全渠道、全產業鏈的整合。
只有這個大膽的創新才有機會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疇。
要感謝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遇。
第一是電子商務,通過電子商務直銷,把整個渠道和零售成本全部壓縮掉;第二是我們要感謝社交媒體的時代,口碑傳播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以前需要花大量的成本做廣告,今天不需要了。
只要你的產品好,有好的口碑,社交化媒體傳播的速度就會分分鐘把你的商品傳遍大江南北,使大家很容易買到你的商品。
下一篇:電商跨境個人代購受挫 大魚吃小魚是自然規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傳統企業小心!淘寶不可復制 管理不會過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