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今再提起雙11,很少人會感受到光棍節的憂傷,更多是摩拳擦掌準備網上大購物。
這個由阿里巴巴創造的節日已成為整個電商行業的狂歡,今年雙11整個電商促銷玩法也在悄然改變,低價口號正在悄然被跨境、物流等新概念取代。
海淘殺入雙十一 從今年10月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進駐天貓開始,就意味著雙11開辟“海淘”新戰場。
天貓方面表示,用戶可以通過天貓國際購買國際一線品牌,并且在雙十一期間享受折扣優惠。
不過本次雙11大促天貓國際采取的方式是“預售”。
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天貓國際預定交易額過百萬的單款爆品已達29個,來自德國及英國的進口奶粉、來自日韓的化妝品及紙尿褲等已在杭州下沙保稅倉備好,預計雙11期間將有近70萬單跨境商品從這里發出。
天貓國際進口業務產品專家張竹表示,預售能夠預測消費者需求,從而制定備貨量,留有充足時間讓商品通過海運進保稅區倉庫,能夠節約運輸成本,并做到精確補貨。
在預先包裝和快遞環節上,也能為包裹高峰期發貨做好準備。
據了解,天貓國際幾十萬份的海外貨物將提前進行包裝,等雙11消費者付完尾款后,就可直接貼訂單發貨,也能提前與倉庫和快遞協調送貨目的地城市,這將為雙11包裹投遞緩解很大壓力。
在海淘方面,具有國際化背景的亞馬遜中國同樣高調布局。
今年10月底亞馬遜中國宣布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全球6家站點開通直郵中國服務,總計涉及8000多萬種國際選品。
而在雙11期間,亞馬遜中國還將試運營“海外購”新服務。
據介紹,海外購是嫁接在亞馬遜中國(z)上的中文版美國亞馬遜,商品全部挑選自美國亞馬遜,價格與國外同步,并且提供中文頁面、本地化的購買方式和中國本土的售后支持,商品包括服飾、鞋靴、母嬰、美妝等品類。
據亞馬遜中國方面介紹,直郵需要用戶自己去海外網站購買下單,對普通用戶來說具有難度,但“海外購”服務則會降低這一門檻。
有分析人士認為,亞馬遜在全球物流及選品都處于領先水平,通過保稅區進入跨境電商,將為其中國業務帶來新增長。
事實上1號店、聚美優品等都以低調布局跨境電商,就連生鮮類電商順豐優選,也計劃在雙11期間推出海淘服務:通過與海外品牌經銷商直接合作,通過買斷方式聚集貨品到港口保稅區,目前品類主要集中在國外奶粉上,并將逐步涉及保健品。
價格戰轉向物流戰 雙11每年被用戶吐槽最多的兩點,一是價格二是物流。
雖然5折依然是雙11促銷最大噱頭,但身經百戰的用戶已經能夠辨別出價格水分,物流和服務則是他們更關心的話題,于是今年雙11電商之間比拼重點,也從價格轉向物流。
對于天貓而言,今年生鮮品類首次加入雙11促銷,這是一個對倉儲及冷鏈運輸要求非常高的品類。
據天貓一位生鮮品牌運營商透露,參加雙11的生鮮商家主要采用兩種物流模式,一是順豐冷運,二是菜鳥物流。
順豐冷運是數月前順豐獨立出來的品牌,服務客戶包括旗下電商順豐優選,也包括天貓等平臺商家及其他生鮮電商。
順豐冷云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針對生鮮客戶推出定制化雙11預案,該預案綜合去年雙11、日常業務數據及今年雙11規劃,以提升配送效率。
一直以“天天低價”為口號的亞馬遜中國,今年雙11同樣打出物流牌,宣布全新物流布局和應對物流高峰的保障體系。
這套物流體系核心是運用大數據能力,通過分析消費者需求,提前預測雙11高峰運送數據,同時根據需求實現預測性調撥,將貨物預先放在離用戶最近的倉庫。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薛小林表示,針對雙11亞馬遜中國針對300多個調撥路線進行數倍的運力儲備,尤其今年雙11正好是APEC,有一些車輛限行的規定,北京地區將采取多種運輸方式,準備了至少三倍運力,將24小時待命運輸。
而國美在線則在雙11期間將物流配送規格升級,推出“計時達”服務:用戶在當日上午12點前下單,當晚20點前可送達;下午14點前下單,當晚22點前送達;晚上24點前下單,次日14點前送達。
在國美在線董事長牟貴先看來,“計時達”推出需要具備三個前提:第一是全部商品下沉至二、三線城市倉庫,第二是實現商品從區域總倉到城市倉庫的快速補貨調撥,三是大件和小件配送資源和運力滿足配送需求。
而國美在線雙11推出這項服務,也是希望借勢向用戶傳遞出送貨快的品牌概念。
實體商家殺入雙11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數據,2013年雙11天貓與淘寶當天交易額突破350億元,外界普遍預測今年雙11當天交易額將突破500億元。
如此大的蛋糕不僅讓電商網站瘋狂投入促銷大戰,實體店面及傳統零售也紛紛加入“網購狂歡節”。
據媒體報道,雙11前夕聯商網、銀泰商業、步步高、宏圖三胞等129家零售企業,超過15000家實體店,首次抱團大促推出中國購物節,希望將雙11也做成線下零售商的節日,這也被看作是實體零售商對電商的全面宣戰。
為了“蹭節”,就連萬達也推出百店同慶活動,喊出“線下促銷第一節”口號。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稱,該活動主要想吸引全國5000萬人次客流進店消費。
友阿股份董事長胡子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實體店要想在與電商的競爭中獲勝,就不能夠跟隨電商打價格戰,而應當轉變思路,在讓利的基礎上巧用線下購物的體驗優勢。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網絡零售同比增長43.9%,總交易規模達到1萬億元,但只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7%。
即使雙11吸引了不少傳統實體的目光,但數據意味著還有大部分的傳統零售企業仍未接觸互聯網。
雙十一正是實體店“觸網”的契機:今年11月1日起,銀泰商業、王府井百貨、大悅城、廣百百貨等28家百貨集團317家門店正式參與“雙11”購物狂歡節O2O專場。
上述實體零售店中,銀泰商業在去年雙11就已經嘗到甜頭。
而大悅城、王府井百貨、廣百百貨、天河城等則是第一次主動對外宣布“愿意做天貓雙十一試衣間”,用戶只要走進商場,進入手機淘寶點擊“發現”后“搖一搖”,就可直接進入“雙11”相關活動頁面,參與到“雙11”紅包、抽獎、秒殺和優惠券等活動中。
據了解,目前28家百貨集團推出的元寶總額將超過3000萬,會員在商場購物的專享折扣則最高可達到7折。
政府部門加大監管 經歷過歷屆雙11,大部分用戶對“低價陷阱”已有更清晰的認識。
許多用戶在雙十一之前就已把看中的商品加入購物車,以此觀察雙十一當天價格變動。
不少用戶反映,很多商家依然存在先漲價再打折促銷的行為。
為了規范這一行為,京東在雙11前對商家發布促銷規范,建議京東平臺的入駐商家規范價格,促銷頁面顯示“參考價”的商品,需要證明參考價來源,如果無法證明來源建議去掉頁面顯示的“參考價”。
京東這一舉措一度被誤傳為工商總局規定,不過每年雙11居高不下的價格投訴,也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根據媒體報道,今年雙11前夕,上海市工商局及商委專門約談1號店、大眾點評、攜程網等平臺運營方,提前打預防針。
上海市工商局及商委要求,電商平臺經營者需要加強促銷活動管理,防止個別經營者采取先漲價后降價的方法虛構優惠促銷、虛假宣傳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一旦發現網絡交易平臺有違法活動,輕則整頓,重則關停。
除了價格,質量也是每年雙11投訴焦點,國家質檢總局也以“神秘買家”方式,對電商產品質量進行抽查,在主流電商502個批次7類產品中,竟有30%不合格。
據報道,本次抽查范圍包括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當當、1號店、凡客等,品類涉及兒童玩具、服裝、小家電等14種網銷產品,接受抽檢的502批次產品中共有110家企業生產的131批次產品不合格。
其中皮鞋、毛絨布制玩具、羊絨針織服裝、背提包、休閑服裝、移動式插座和室內加熱器等7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均在30%以上。
服裝產品類中,61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43批次“成分含量不實”,一些羊絨衫明示值都是100%山羊絨,實測只有部分羊毛以及錦綸、粘纖及兔毛等。
目前質監部門已經監督電商平臺對不合格產品采取處置措施,對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尤其是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要求的,依法責令企業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
相關部門同時呼吁用戶在網購時格外當心,謹防遇到各種消費及質量陷阱。
下一篇:談談電商企業所面臨的規模化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團購瘋狂:讓王興更具野心 讓劉強東悔恨當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