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昨天,各大媒體朋友圈都被柴靜的紀錄片刷屏了,樸實但是很有重量,我的《商性》書友群里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大家從紀錄片帶來的沖擊探討一直到新農業電商帶來的變革和新機會,也讓我思考很多。
以下為莊帥書友群部分討論整理:瑞沃魯神呢瑞:柴靜視頻內容是痛點,發文時長假結束換季大家都上火呼吸道難受,這比花一億做公益廣告還有效果潘紅波:飽受霧霾之苦的“受眾”基數大,感受深,痛點集中,急需發泄渠道盧晶晶:我剛看完,心里波濤洶涌的我要冷靜一下。
很真實我覺得柴靜應該不會炒作吧。
她就站在那里靜靜地述說。
就引發大家的共鳴了。
瑞沃魯神呢瑞:要學習方法,做公益也要考慮效果。
比光標哥強曾榮坤:對,講到這個問題,突然覺得光標哥和深圳的山寨手機都沒什么身影了小米哥:霧霾只是一個導火線小米哥:敢在霧霾敏感時候發表這個文章,很厲害盧晶晶:這部紀錄片確實像個重磅炸彈,引發的行業的轉型,立法,創新,反腐,以及公民意識的喚醒~不可估量鋼子:柴靜從愛自己開始,平靜的把黑幕揭開,厲害瑞沃魯神呢瑞:國家經濟發展模式必須轉型了。
王可:不必過分解讀。
產業轉型最直接的結果不是環境會改善,而是失業潮馬上就出現了,貧富差距繼續擴大,維穩壓力增大張金忠:中國大量的產業大軍聚集在勞動密集型,能源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產業中。
要把中國產業升級,這么多人怎么辦?都去搞IT,互聯網,或者都去做電商的快遞哥?瑞沃魯神呢瑞:@王可 是的,如果沒有科技的發展,好多經濟政治危機早就爆發了王可:還記得改革開放之后第一次下崗大潮,受到沖擊的是什么群體嗎?張金忠:我記得,是工廠的產業大軍。
很多工人下崗。
那撥人現在50--60歲曾榮坤:看來又是一波被創業潮張金忠:那撥人最慘了。
上學趕上文革,上班趕上下崗,分房趕上房改。
王可:那時候下崗的人雖說沒有技術,但有機會的,有政策利好的。
現在失業的群體,連機會都沒有了張金忠:那是中國第一批小商販。
下崗之后就全國倒騰商品。
有的發了,有的慘了。
王可:目前失業的產業工人,大部分是農民工,他們沒有工作機會就只能回鄉張金忠:回鄉也不行,家里沒地了。
或者已經被征用了。
他們怎么辦?有的回到家,老婆孩子都不見了盧晶晶:教育要回歸,技能培訓,對知識的重視王可:如果大量人回鄉了,城市化進程等于要倒退,那一系列的問題就復雜了張金忠:新聞說中央要再做一輪投資,包括地方政府也在加大投資,估計又有很多建設上馬了。
這些建設能吸收一部分民工。
我估計這些人不會回鄉。
如果我是他們,我會想辦法在城市里生存下去。
王可:大量的基礎建設固然能緩解一下壓力,但是不能持久的曾榮坤:城市的產業工人減少感覺正常,房地產等基建減少和工廠外遷,如果工人回流或許能帶動城鎮的發展,現在看城鎮的活力還是不錯,加上電商都在渠道下沉張金忠:城市化進程不會倒退,一定會持續下去。
農民不愿意回農村,比在城里打工還苦,誰回去啊?有活力的城鎮是城鎮,不是農村。
農村對農民沒有吸引力了王可:在這個過程中,未來十年,我覺得馬云的菜鳥網絡能有一定作用,但不解決問題張金忠:菜鳥能吸收一部分民工,但是還有大量的民工閑置。
王可:@張金忠 你找個農村待一周,就知道中國農村為什么留不住人曾榮坤:是,農村那是機會太少,如果回流的工人附近的新興城鎮感覺會對他們有吸引力張金忠:我知道農村留不住人,我有親戚在農村,知道農村的情況。
王可:徹底將農民與土地分離,更有效率的農業企業是最有效吸附農民工的方式張金忠:效率是生產效率的問題,不能解決農民失地的問題。
如果失地了,誰去耕種呢?王可:種地的是農民工,產業工人,不會再是農民曾榮坤:在這件事情上我比較沒有觀點,這東西要兩看張金忠:現在的模式是:某個老板去租大量的土地,招募農民耕種,有現代的農業方式。
效率提高了,農民用的也不多。
但是如果土地不能私有,只能租,估計老板也租不久。
還不要提中國有多少適合耕種的土地,既沒有被污染的土地。
很多地方的重金屬污染會造成土地不適合耕種達300年之久。
我這是瞎扯,只看到悲觀的一面,沒有看到積極的一面。
當然我還沒有找到積極的一面王可:農民種地的模式,中國五千年就沒有變過,以后真可能要變一下張金忠:這種高效率農業耕種方式只能吸收少量的農民工,還是會閑置一大部分這大部分人咋辦?而且,現在農民的孩子不想呆在農村,不想干農活,不想做農民了。
王可:農業之后的加工才是人口密集型產業張金忠:高效率的加工也用不了多少人啊老兄。
看看美國、日本的農民,沒多少人,機械化程度很高,效率很高,收入很好,國家補貼保底,旱澇保收,每天藍天白云,不用對著電腦,不用勾心斗角,不被老板洗腦,這樣的農民我都愿意去做。
莊帥:美國做不了,要求特別高張金忠:我是說我愿意去做,有能力否是另外一回事。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農民不想做農民了。
莊帥:@張金忠 以后咱們組團上山下鄉吧,不要待在城市瞎猜張金忠:我這個人懶,不愛干農活,五谷不分。
但是真的覺得農村大有可為。
王可:我今年回到姥姥家,那個漁村現在無人可用,大量外地人在那里就業,村里有灘涂養殖,食品加工,造船廠,遠洋漁業,甚至是服務這些的運輸船隊。
遠洋漁業現在在大量雇傭東南亞水手,中國人都當船長,還不夠。
中國的地區差異特別大,東部地區很多地方農民甚至是農田都在消失張金忠:@王可 是的。
東西部差異巨大王可:膠東半島,大量農田目前在種樹,經濟林的產值大于了中糧,還不需要多少人工去維護曾榮坤:新興城鎮感覺機會很多,阿里在借助天下網商的媒體同路在實施電商渠道下沉,聽說最近在考慮樂山,哈哈莊帥:爆點之后才是長期的執行,一是推動城市的人回農村去建設,新一輪的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以打小孩健康牌,增長見識,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二是重工業升級和遷移到更窮的國家去,這也很苦不這樣引爆很多人不愿意去,這是高科技版塊;三十反腐進一步有群眾基礎。
所以,在我看來農村是一個新機遇,其次就是重工業,再然后繼續加大反腐力度。
張金忠:不要從現在看未來,要從未來看現在。
謝謝莊主指教。
下一篇:狂奔的成人用品電商——熱鬧之下難掩尷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阿里的收購野心及其背后的風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