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北京時間4月23日凌晨消息,瑞幸咖啡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文件。
這份IPO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計劃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K”,用作“占位符”的暫定融資額為1億美元。
瑞幸咖啡此次IPO交易的承銷商為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該公司在招股書中并未具體披露股票發行量和定價區間等信息。
在這份招股書中,瑞幸咖啡披露了該公司的財務信息和業績指標。
在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中,瑞幸咖啡的凈營收為人民幣4.785億元(約合713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295.4萬元。
其中,來自于新鮮飲料的凈營收為人民幣3.611億元(約合5380.5萬美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75.4%,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人民幣957.5萬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73.9%;來自于其他產品的凈營收為人民幣8698萬元(約合1251.3萬美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7.6%,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40.3萬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0.8%;來自于其他業務的凈營收為人民幣3343.5萬元(約合498.2萬美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7.0%,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97.6萬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5.3%。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一年時間里,瑞幸咖啡的凈營收為人民幣8.407億元(約合1.253億美元),相比之下自公司成立之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凈營收為人民幣25萬元。
其中,來自于新鮮飲料的凈營收為人民幣6.496億元(約合9679.5萬美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77.3%,相比之下自公司成立之日到2017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21.5萬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86.0%;來自于其他產品的凈營收為人民幣1.356億元(約合2021.1萬美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6.1%,相比之下自公司成立之日到2017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2.5萬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0.0%;來自于其他業務的凈營收為人民幣5544.4萬元(約合826.1萬美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6.6%,相比之下自公司成立之日到2017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1萬元,在總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4.0%。
在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中,瑞幸咖啡的凈虧損為人民幣5.518億元(約合8221.8萬美元),相比之下2018年同期的凈虧損為人民幣1.322億元;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和天使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5.728億元(約合8534.3萬美元),相比之下2018年同期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和天使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1.322億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一年時間里,瑞幸咖啡的凈虧損為人民幣16.192億元(約合2.413億美元),相比之下自公司成立之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凈虧損為人民幣5637.1萬元;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和天使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31.903億元(約合4.754億美元),相比之下自公司成立之日到2017年12月31日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和天使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5637.1萬元。
瑞幸咖啡還在招股書中披露信息稱,在提交招股書之前,董事長陸正耀實益持有969,70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0.53%;公司創始人及CEO錢治亞實益持有62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9.68%;Hui Li實益持有377,87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1.90%,Erhai Liu實益持有214,47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6.75%。
與此同時,主要股東的持股情況如下:陸正耀家族實益持有969,70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0.53%;錢治亞家族信托控制下的Summer Fame Limited實益持有62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9.68%;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實益持有393,75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2.40%;Centurium Capita實益持有377,87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1.90%;Joy Capital實益持有214,47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6.75%。
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咖啡是由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建的國內新興咖啡品牌。
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后估值22億美元。
12月5日,瑞幸咖啡最新升級的咖啡豆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IIAC 2018國際咖啡品鑒大賽上,從300多個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斬獲金獎。
招股書提到,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在18個月內完成了從北京的一家試營店擴展到中國28個城市的2,370家門店的高速擴張,累計交易客戶超過1680萬人次,2018年的客戶回購率2018年超過54%。
瑞幸強調,“不合格的品質、高昂的價格以及不便利阻礙了中國精品咖啡市場的發展。
我們相信,我們的模式通過解決這些痛點,能夠成功地推動了中國大眾市場的咖啡消費。
至2019年底,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咖啡店。
” 星巴克的CEO Kevin Johnson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中也提到,瑞幸咖啡是星巴克在中國市場一個勢頭兇猛的競爭對手。
2018年,星巴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接近60%,在中國擁有超過3500家門店。
公司使命 我們的使命是,從咖啡開始,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公司概況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就門店數量和出售的咖啡數量而言,我們是中國第二大且增長最快的咖啡網絡。
我們率先采用技術驅動的新型零售模式,來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高性價比和高便捷的咖啡與其他產品。
我們型芯,我們的顛覆性模式已經滿足了咖啡市場大量未滿足的需求并推動中國大眾市場上的咖啡消費,同時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也借助這一模式取得了顯著的規模和增長。
基于技術,我們的新型零售模式建立在公司的移動應用和門店網絡之上。
通過顛覆傳統咖啡店模式,我們獲得了顯著的成本優勢,并為我們的消費者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
技術是我們業務的核心。
通過我們的集中式技術系統,我們能夠簡化并標準化公司的運營,使得我們能夠改善運營效率并快速擴張和擴大我們的業務。
我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來分析我們消費者的行為和交易數據,使得我們能夠不斷改進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采取動態定價方式并提高客戶留存率。
我們還利用在門店運營與供應鏈中的專有技術來支持我們的業務,比如新的門店選址,庫存管理和員工管理。
我們對技術的專注,使得我們可以高效率的運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質量控制。
我們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咖啡和其他高質量產品。
我們從知名供應商那里采購優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并與世界咖啡師冠軍團隊合作來設計我們的咖啡配方。
我們從知名的全球供應商如Schaerer那里,采購咖啡機和咖啡調味品。
我們的咖啡曾獲多項大獎,包括最近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IIAC 2018國際咖啡品鑒大賽中斬獲金獎。
我們還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合作,提供其他諸如果汁、輕食等產品。
因為我們的規模巨大,我們得以以優惠的價格從供應商那里采購高質量的產品。
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已經成功建立了一個卓越的價值主張品牌——高品質、高性價比和高便捷性。
我們還培養了一個龐大而忠實的消費群,并且增長強勁。
截至2019年3月31日,我們在18個月內,從北京一家試營店發展到在中國28個城市擁有2370家門店。
截至2019年3月31日,我們的累積交易消費者超過1680萬。
此外,我們的客戶回購率在2018年為54%之多。
中國咖啡市場滲透嚴重不足。
不合格的品質、高價格以及不便利等因素阻礙了中國現煮咖啡市場的增長。
我們相信,我們的模式通過解決這些痛點,已經成功推動了中國大眾市場的咖啡消費。
到2019年底,在門店數量方面,我們目標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網絡。
公司董事會成員和高管 截至提交招股書為止,我們的董事會成員與高管包括以下主要成員: -陸正耀,董事長 -錢治亞,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Jian Liu,董事兼首席運營官 -郭謹一,董事兼高級副總裁 -Hui Li,董事 -Erhai Liu,董事 -Sean Shao,獨立董事 -Thomas P. Meier,獨立董事 -Reinout Hendrik Schakel,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戰略官 -Wenbao Cao,高級副總裁 業務和行業相關風險 - 我們有限的經營歷史或可無法代表我們未來的增長或財務業績,我們或可無法維持以往的增長率。
- 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曾有過顯著的凈虧損,我們或可將在未來繼續遭受顯著凈虧損。
- 我們需要大量資金來維持運營并把握商機。
若我們無法以可接受的條款獲得足夠的資本,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前景或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若我們無法成功管理我們的高速增長,我們的業務和前景或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若我們未能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獲得新客戶或留住現有客戶,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或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或可無法成功經營門店。
- 我們依賴數量有限的第三方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為我們和我們的客戶提供產品產品和服務,失去這些供應商或服務提供商或將對我們的業務造成不利影響。
- 未能保持我們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或可對我們的聲譽、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的技術基礎設施出現任何重大中斷或我們未能使技術基礎設施保持令人滿意的性能、安全和完整性,我們的業務、聲譽、財務狀況好經營業績或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在中國的咖啡和食品飲料行業面臨激烈競爭,我們的產品并非獨家所有。
若我們未能有效參與競爭,我們或將丟失市場份額和消費者,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好經營業績或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的業務目前高度依賴咖啡,我們或可無法快速發現市場的新機遇,及時應對行業趨勢并投消費者所好。
- 我們業務的增長部分取決于我們品牌的知名度。
任何我能維持、保護和改善我們品牌的情況都有可能會限制我們擴張或保留我們消費群的能力,從而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好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或可日漸成為公眾監督的目標,包括向監管機構發起投訴、負面的媒體報道和惡意指控,這些都有可能損害我們的聲譽并對我們的業務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已經在各種銷售和營銷工作上投入顯著成本,包括大規模廣告和大量促銷活動以吸引消費者,有些銷售和營銷活動與方式或可無法持續或變得無效。
- 我們或可無法擴大我們的門店網絡。
- 若缺乏任何適用于我們業務的必要批準、許可或允許,都將有可能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在過去的經營活動曾出現負現金流,未來或可存在流動負債。
- 未能遵守我們的債務條款或可導致債務加速,這或可對我們的現金流和流動性造成不利影響。
- 我們或可不時評估并可能完善戰略投資或收購,這些措施或可不夠成功,并對我們的經營業績和財務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 我們的戰略合作關心或可不夠成功。
若我們與任何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被終止或縮減,或若我們不再能夠從與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商業合作中受益,我們的業務或可受到不利影響。
- 我們的第三方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的運營中斷可能會導致我們運營的中斷。
- 非法行為或不當行為,或第三方供應商或服務提供商未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產品或服務,恐將對我們的業務、聲譽、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我們或可無法從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那里獲得因他們造成損失的足額賠償。
- 我們面臨原材料和預制產品之成本、可用性和品質的波動風險,這或可對我們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 與中國咖啡行業的增長有關的不確定性或可對我們的營收與業務前景造成不利影響。
- 與我們產品的健康影響有關的負面公眾意見或醫療意見可能會損害我們的業務。
- 無論是否為真,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不良事故或報告都將有可能損害我們的業務。
- 我們的成功取決于我們的關鍵管理人員和經驗豐富人才的不斷努力以及我們吸收新人才的能力。
若我們未能招聘、培訓、留住或激勵我們的員工,我們的業務或可受到影響。
- 勞動力市場整體收緊,勞動力成本增加或認可可能的勞動力騷亂,都有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 我們的業務生產并處理大量數據,這使我們須遵守與隱私、信息安全和數據保護相關的政府條例與其他法律義務。
若我們、我們的員工或我們的商業合作伙伴存在任何對上述數據的不當使用或披露行為,我們或可將遭受嚴重的聲譽、財務、法律和運營后果。
- 若我們未能采用新技術來滿足消費者需求或新興行業的標準,我們的業務或可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安全漏洞和針對我們技術系統的攻擊,以及任何或可導致機密和專有信息的泄露或無法保護機密和專有信息的情況,都將有可能損害我們的聲譽,并對我們的業務造成負面影響,以及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所接受的付款方式使我們受制于第三方支付有關的風險和其他風險。
- 我們使用第三方授權的軟件。
我們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在線體驗的能力取決于這些第三方授權軟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
- 租約的意外終止,未能續租現有物業或以可接受的條款續租,都將有可能對我們的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租賃物業的大部分租賃協議尚未根據中國法律規定向有關中國政府機關登記,這或可使我們面臨潛在罰款。
- 我們使用租賃物業的權利或可受到業主或其他第三方的質疑,這或將擾亂我們的運營并產生搬遷費用。
- 我們或可遭遇消費者的嚴重責任索賠或投訴,或我們的產品、服務或門店遭遇負面的宣傳。
- 我們、我們的董事、管理層和員工或可受到訴訟、監管調查和起訴程序的制約,比如與食品安全、商業、勞工、就業、反壟斷或證券事宜有關的索賠,并或可無法針對這些索賠和訴訟總是成功地為自己辯護。
- 我們或可受到侵犯知識產權的索賠,這或可使辯護成本高昂并擾亂我們的業務。
- 我們或可無法阻止其他人未經授權使用我們的知識產權,這或可損害我們的業務和競爭地位。
- 我們受法規約束,未來的法規或可對我們的業務施加額外的要求和義務,或對我們的業務、聲譽、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的經營取決于中國移動系統、電信網絡和數字基礎設施的性能。
- 若我們未能實施并維持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來彌補我們在財務報告方面的重大缺陷,我們或可無法準確匯報我們的經營業績,履行我們的報告義務或防止欺詐,投資者信心和股價或可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若我們未能有效管理我們的庫存,我們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和流動性或可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在過去曾授予期權,未來將繼續授予基于股份的獎勵,這或可對我們的未來利潤造成不利影響。
行使授予的購股權將增加我們流通股的樹木,這或可對我們的股票價格造成不利影響。
- 我們業務的增長和盈利能力取決于中國消費者需求和可自由支配支出水平。
中國經濟嚴重或長期下行或可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我們面臨與自然災害、健康疫病和其他流行疾病爆發相關的風險,這些或可嚴重饒侖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 我們沒有任何商業責任或中斷保險,這或可使我們面臨顯著成本和業務中斷的風險。
- 我們的業務受季節性波動和意外中斷的影響。
下一篇:科技史上最大并購案誕生!戴爾600億美元收購EMC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靴子終于要落地了?美團或9月前香港遞交上市申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