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2月5日-12月7日,第十八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2018投資界年會舉行間隙,澎湃新聞記者對多位知名投資人進行了專訪,他們普遍談到了時下最熱門的科創板。
幾位受訪創投圈大佬普遍對科創板充滿期待,同時也提及,科創板設定的目標要想實現并不容易。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勛表示,科創板是新的一個退出渠道。
重點還是在于,整個資本市場怎么去看待創新企業,怎么去評價、評估創新企業的價值。
昆仲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王鈞也表示,科創板能夠和投資機構、創業企業一道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他們還提到,目前自己的機構已經與券商溝通,考慮通過科創板進行退出。
而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更是直言對科創板的看好,他認為科創板是可以超過納斯達克市場的。
IDG資本創始董事長熊曉鴿在與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對談時也提到:我們今年上市的公司,有兩個是在國內上市,大部分還是在海外上市。
投資最重要還是退出。
因此我們很期待科創板,它可能給中國的風投帶來更好的退出渠道。
關于科創板可能面臨的挑戰,昆仲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王鈞表示,科創板落地面臨三個挑戰:第一是如何設立對企業的篩選標準和流程;第二是企業自身的挑戰;第三是多個監管部門之間的平行監管問題。
梅花天使創始合伙人吳世春表示,如果科創板能夠不僅在注冊制上改革,包括退出、鎖定、退市等方面更加市場化、能學習納斯達克的話,會有好的成就。
以下是幾位投資人在與澎湃新聞記者交流對科創板看法時的談話實錄,略經編輯。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勛:資本市場是怎么看待創新企業的 我們正在系統性地分析科創板的要求,看現有的投資組合中哪些符合要求,然后系統性地去做一些溝通、也去做一些推薦,我們正在開始做這些工作。
這些創新都是好的,科創板是新的一個退出渠道。
重點還是在于,整個資本市場怎么去看待創新企業,怎么去評價、評估創新企業的價值。
如果我們依然是看利潤,通過利潤乘上PE的倍數來得出企業估值,這個邏輯其實對很多科技公司來說可能行不通。
譬如說,亞馬遜是很長時間是沒有利潤的,但它的價值曲線是走上去的,因為大家看的是它的單位經濟模型,或者它的價值評價。
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在臉譜(Facebook)100億美金的時候投了它,當時大家覺得他瘋了,但是今天臉譜是將近四五千億美金的公司,翻了好多倍。
尤里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當時2009年那個時點,臉譜有大概2億用戶,綜合這2億用戶在上面的留存、時長考慮,每個用戶所能夠產生的價值應該是超過50美元,乘上總用戶數就是100億美元。
當時尤里說一個用戶的價值至少是100美元。
所以這不是簡單用財務報表來評估公司的價值,它是當時還沒有形成收入、廣告的時候,采用用戶可能產生的價值來評估這個公司的。
今天,臉譜的價值是單個用戶是250美元。
臉譜是社交平臺,不同類別的公司,評估要求也要根據它所屬的領域來分析判斷。
我希望、我也相信機構投資人有這樣的能力,才能夠最有效率地去創造一個中國的納斯達克。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多一個退出渠道 科創板我認為是個非常好的一個新平臺,他會為早期的科技投資提供一個退出的通道,因為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要靠科技創新。
那么科創板會跟我們現在的民間投資,科技創新公司形成一個很好的生態環境,所以我們對它報以比較大的期望,那就要看它推出以后的效果。
目前我們英諾已經有幾家企業在著手了解、并且去跟券商合作,考慮通過科創板來進行退出。
這些公司有的已經是獨角獸,比如說臻迪科技,這是一個消費機器人公司,做飛行無人機和水下機器人的,我們還有做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的高科技企業,它們擁有大量的專利,而且都已經實現了盈利,這些公司都已經在做這方面籌劃。
首先這個公司要有技術壁壘,有足夠多的知識產權方面的布局。
其次公司是已經實現盈利,也得到了后續的投資人的認可,獲得了后續的融資。
這是我們主要的選擇標準。
梅花天使創始合伙人吳世春:擔心會不會有3年鎖定期 科創板如果像描繪的那么好的話,那真得是挺好的,但是我很擔心的是,科創板如果像傳言所說,投資人要鎖定三年,那它對投資機構來說就變得沒有意義。
如果科創板能夠不僅在注冊制上面改革,包括退出、鎖定、退市等方面也更加市場化、能學習納斯達克的話,會有一個好的成就。
如果還是換湯不換藥,只是在注冊制上面改一下的話,我覺得有可能實質上又成為一種創業板,所以我還是呼吁市場化。
中國現在在創業投資領域,雖然還在追趕,但實際上跟美國硅谷已經很接近了,缺的就是一個類似納斯達克這樣的有良好運營機制的市場。
所以我們作為從業者,肯定是希望科創板能夠發揮到它應有的價值。
昆仲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王鈞:本身挑戰非常大 做我們這行的,尤其是用人民幣基金投科創企業的,對科創板有巨大的期望值。
用人民幣投得很多發展很好的科創企業,如果科創板不出來,很大一部分都要改VIE架構移去美國、中國香港,因為你沒有出路。
在現在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這不是一個選項。
所以我覺得,推出科創板的必要性和及時性是非常非常高的。
如果科創板出來的話,VC投了一個科創企業,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融資,VC可以拿錢退出,LP可以賺到錢,這些環節自己就轉起來,形成自閉環了,這是在整個生態圈、生態鏈里至關重要的。
說到具體運作,因為我們有幾個企業現在發展比較靠前,所以我們內部也特別關心科創板,跟券商跟上交所也都做過很多溝通。
據我所知現在已經有些企業都在排隊了。
但是我覺得最核心的問題是,怎么實行和落地這件事,因為這件事本身挑戰非常大。
第一,到底標準是什么,企業是什么篩選流程?比如科創板現在可能對利潤要求低了,但這樣符合這種新標準的企業就很多,各個地方、很多企業都會往上擠,這要怎么篩選? 第二,現在很大一批想上科創板的企業也面臨各種挑戰,比如我原來已經是VIE結構了,我原來有很多外資投資人,那我要怎么處理? 第三,科創板肯定有證監會推動,但它實際上不是一個簡單的單部門監管,還有稅務總局、外匯管理局等,還有很多平行監管的問題也要解決。
推動起來其實挺難的。
一個股票交易所好不好,實際上就兩個衡量點,第一是企業能不能融到錢,第二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投資人能不能掙到錢,這兩件事是決定你到底能不能有一個機制留下一批好企業的根本。
所以我們都特別希望科創板好,希望科創板最后對整個中國的科創產業發展,包括對VC/PE行業的發展,都能起到好的促進作用。
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可以超越納斯達克 科創板對創投行業一定是利好的。
過往很多公司需要搭VIE架構上市,大量的中國最好的公司,如美團點評、小米等都只能去選擇去香港H股上市。
有了科創板之后,紅籌模式的上市公司依然可以在國內上市,這把中國改革開放這么多年積累的最好一批資產留在中國,讓中國股民、讓所有機構可以享受到中國這些年發展成果的紅利,我認為這是對整個社會巨大的利好。
科創板提的一些明確的概念,我認為是很好的。
首先,有幾個重點支持的行業,包括互聯網、清潔能源、芯片等等。
它是在產業上是有明確界定的,這些產業對中國的經濟長期發展跟國力增強是有巨大價值的。
界定清楚就像一個好的投資機構一樣,已經選定了要投什么賽道,大方向上已經不會出錯了。
第二,做了一些比較科學化的頂層設計,比如說需要券商等機構的長期綁定,而不是一個短視的投機套利行為,我覺得從設計角度來說,方向也正確、機制設計也正確。
我感覺,上交所的思路很清晰,挑各個行業里面有核心技術和技術競爭壁壘的公司,不再像以前的上市條件對利潤有明確要求。
現在,科創板已經有了標準,邁出第一步已經很好,未來很多事情需要邊做邊去調整。
所以,我個人對科創板是非常樂觀看好的,我認為它是可以超過納斯達克市場的。
下一篇:農夫山泉啟動IPO 國內包裝飲用水市場份額超20%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騰訊全資收購泰國門戶Sanook 更名“騰訊泰國”公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