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不管什么企業,線下的,還是線上的,其實都是生活在溫水里的青蛙,而外部環境變化就是加熱的過程。
安逸的過程,也是衰敗滅亡的過程! 傳統轉型迫在眉睫,是危機也是機會,這是筆者在和傳統企業如何轉型的交流中可以體會到的。
如何把傳統的資源優勢,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結合起來,實現自己的華麗轉身,也未必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么難那么痛苦。
]據說十九世紀末康奈爾大學做了一個著名實驗“溫水煮青蛙”,科學家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
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
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
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覺被煮死在熱水中。
據說有很多好事者做了類似實驗,有一些沒跳出來,而很多青蛙跳出來了,證偽了!!在韓寒電影《后會無期》里的江河老師,把青蛙放進水里慢慢煮,青蛙是有逃離反應的。
其實重要的并不是證偽了這個命題,而是同樣面對溫水煮,為什么有些跳出來了,而有些煮死了!筆者前天發了篇文章《小米胸懷世界,萬一實現了呢!》有兩個做傳統生意的朋友,加了微信好友,請求指點。
一個是做傳統超市的,面臨電商壓力,提問是否有好的轉型方案。
另外一個直言自己是傳統銷售電腦的行業,被淘寶京東沖擊的一塌糊涂,提問這類賣場還是否有出路,難道一定要做互聯網嗎?因為即使是開淘寶京東店也基本是不賺錢的。
電商浪潮下的青蛙們電子商務大勢所趨,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物,就是人們的購物習慣從線下逐步轉移到線上。
這種轉移背后,不管是效率提升導致的價格因素也好,還是因為 給與了用戶更多選擇,總的來說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網購了,尤其是年輕的消費者。
實際上,不考慮品類,不考慮區域用戶結構,只考慮每年涌入在線網購的 5000-6000萬用戶,這個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用戶跑了!如果我是一個傳統品牌,這種轉移已經不能用溫水煮青蛙來形容了,已經是丟進了熱水里了!筆者在2011年底寫過一篇文章《服裝業將步書店“倒閉潮”后塵》,在文章的最后寫道:“如果是具有野心的品牌,未來三年內應該至少將其提高到 50%以上的比例。
”那會大家權且當做是個笑話,因為當時線下的服裝品牌,還基本在線下,有一些品牌開始在天貓開旗艦店,一年有個小幾千萬的銷售額,相比 較于線下幾十億的盤子,實在是微不足道的。
而到了2014年的雙十一的時候,服飾camel駱駝以駱駝男鞋、駱駝女鞋、駱駝戶外三大類目銷量第一的成績, 最終以4.2億占據了第一,考慮到京東、當當、唯品會等渠道,以及全年的銷售,目前駱駝線上超過了線下也就沒什么奇怪了!當溫水煮青蛙的時候,駱駝是那個跳出鍋的青蛙,而且已經業績紅火,子孫滿堂孵化了女鞋、男裝品牌,大跨步的借力阿里巴巴國際化開始國際化歷程了!當然溫水煮青蛙的另外反面案例是,李寧等一些傳統品牌。
截至2014年今年上半年底,安踏店及運動生活系列店目前共有7701家,較去年末的 7834家減少133 家。
李寧品牌的門店總數為5671家,與去年年底相比凈減少244家。
匹克授權經營零售網點數目共為6000個,在中國地區的經營店由去年同期的6194 家下降至6000家,減少了194家。
當然,它們在過去的兩三年里每年都減少了數百家店鋪了!而在今年的雙十一排行榜里,很多的傳統品牌不見了身影。
不只是說阿里的戰略是拉高門檻,引入國際品牌,不支持國內品牌了,沒有了資源,更多問題還是品牌自身電商策略運營的問題。
甩庫存,當然不是天貓想要做的平臺。
傳統品牌如此,即使已經在電商曾經叱咤風云過的一樣如此。
比如當年在圖書上打敗了卓越亞馬遜的當當網,李國慶原 以為在單一市場做到20%的市場,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哪里想到在2010年底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京東做了圖書,現款買貨,低于當當網價格出售。
后來,是蘇 寧殺進來,直接搞起了“零元購”,說直接點就是白送書。
雖然談不上動搖當當網在圖書領域的市場地位,但的確沖擊了當當網的盈利,忙于戰略轉型應對,在接下 來的兩三年里財報業績迅速惡化,股價也跌的一塌糊涂。
不管什么企業,線下的,還是線上的,其實都是生活在溫水里的青蛙,而外部環境變化就是加熱的過程。
安逸的過程,也是衰敗滅亡的過程!傳統轉型迫在眉睫,是危機也是機會,這是筆者在和傳統企業如何轉型的交流中可以體會到的。
如何把傳統的資源優勢,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結合起來,實現自己的華麗轉身,也未必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么痛苦。
絕大多數人等著被煮熟溫水煮青蛙,當然也不只是說企業面臨外部環境變化的時候。
尤其是我們個人的警示更大!根據設在德國的行業組織——國際機器人聯 合會(簡稱IFR)的數據,2013年中國購買了36560臺工業機器人,較2012年增加了近60%。
2013年,日本購買工業機器人26015臺,排 在第三位的美國的購買量為23679臺。
也許用不了多少年,自動駕駛代替了出租車司機,工廠里八成都換成了機器人,配送的大部分工作將由機器人完成,餐館 里機器人在炒菜端盤子,甚至還有按摩機器人,搞不好色情服務業者都要失業。
如果你只是認為機器人會替代廉價藍領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未來智能辦公軟件干掉了無用低效白領!比如機器人記者會取代真人記者嗎?沃頓教授雷塔爾的觀 點是:是的,但不會完全取代。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機器人新聞報道極具效率,準確和客觀。
一位非常優秀的記者花費高昂。
我擔心的是,因為機器人在新聞報道中 擁有成本優勢,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被迫轉而采用機器人。
看一下國內的城市報紙,大多數都是瑣事報道,也沒有什么深度,其實交給機 器人撰寫是一個更加靠譜的方案不是嗎?而在《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第二個機器時代)一書中,麻省理工學院的Erik 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說的:未來很多日常的腦力勞動將被電腦化,就像文書技能遭遇的變化那樣。
中等收入的就業機會可能被進一步掏空,結局可能是更為兩極化的收入。
以2012年的情況為例,美國收入最高的那1%的人的收入,占國民收入的22%,這一數字比他們在20世紀80年代占的份額高出一倍多。
想象一下哪些腦力 腦洞將被電腦化,醫生的醫療診斷,新聞從業者,做賬的會計,比如銀行工作人員......工業革命,讓90%美國直接從事農業的人變成了3%,更多的人進入工業社會。
信息革命智能機器人革命,又會如何?所以注定很多人會失業,當然又會產生新的就業機會,但這個機會屬于你嗎?你屬于那1%或者10%占有絕大部分財富的人,還是屬于那90或者99%的人呢?有些80后覺得有一技在身,有份工作,也沒想過改變世界,只求安安穩穩的度過一輩子。
但前提是有一技是機器人無法做的技能,否則即使這么簡單的愿望也實現不了。
也許用不了十年,你也會面臨失業窘境,估計比上一輩老工業基地的人轉型的時候還慘,因為連苦力都不要你了。
溫水煮青蛙,絕大多數的青蛙會被煮熟,但終究還是會少數會跳出來。
溫水煮青蛙,問題不在于外部環境變化,而在于青蛙本身如何感受這種變化而做出改變!于企業,于個人都是這樣的,國家也是如此。
下一篇:手把手教創業:創業公司“增長”的訣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避免企業變革項目失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