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作者|何加鹽來源|何加鹽(ID:ihejiayan)加鹽說:根據《北京商報》6月24日獨家消息透露,黃光裕已經出獄,國美將于近期正式公布消息。
本文是5月28日何加鹽公眾號首發的文章,以一萬一千多字的篇幅,完整梳理了黃光裕的過往人生,可能是公眾號上寫黃光裕最詳實、最精彩的一篇文章。
閱讀量將近10萬,有134家公眾號轉載。
現重發于此,供大家了解黃光裕的前世今生,希望對你有用。
以下為原文:江湖已經很久沒有黃光裕的身影,但依然處處有他的傳說。
這個曾三度登頂中國富豪榜、建立中國最大家電連鎖帝國,在資本市場翻云覆雨的潮汕人,于2008年事業巔峰時刻,突然身陷囹圄,至今已在里面待了11年半。
按照他的刑期和減刑情況,他最遲將于2021年2月出獄,但在此之前,也許他還有減刑或保外的機會。
所以,黃光裕的出獄,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接下來的8個月,我們隨時可能看到他再現江湖的新聞。
(何加鹽6月24日注:據《北京商報》消息,實際已出獄)實際上,這些年來,“黃光裕即將出獄”的消息,已經傳過好幾次,每次都引起國美系上市公司的股價暴漲和新聞的熱議,顯示著這位商界奇才哪怕深處鐵窗之中,對外界依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沒有任何人會懷疑,黃光裕出來后,又將很快在商海掀起一股滔天巨浪,就像他曾經做過的那樣。
這個出身于極度貧寒、16歲就輟學跟著哥哥出去做生意的少年,究竟是怎么做到20多歲就成為億萬富翁,35歲就成為中國首富的?他是怎么改變了中國電器零售業的格局,又是怎么創造中國市場罕見的資本運作奇跡的?他的入獄,是命中注定,還是另有隱情?他的未來,能否將再續寫新的傳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尋一下黃光裕的奇幻人生。
1黃光裕出生于1969年。
小時候,他既不姓黃,也不叫光裕。
他的名字,是曾俊烈。
之所以姓曾,是因為他父親黃昌義是入贅到曾家的。
所以,孩子們要隨母姓,黃昌義出身于地主之家,祖上也曾煊赫。
但在火紅的革命年代,他父親被鎮壓,土地被收走,他也成為“黑五類”。
12歲的黃昌義在其出生的西臚鎮波美村待不下去,便流浪到20公里以外的銅盂鎮鳳壺村的曾厝生產隊,被一戶姓曾的人家收留。
曾家其實也不寬裕,雖然祖上去泰國做生意發了大財,但解放后,兩邊音訊不通,不僅不能幫襯兒孫,反而帶來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海外關系。
加上曾家從清末以來祖傳信仰天主教,在革命狂熱年代更是被沖擊的對象。
不過,曾家好歹有一門制油的手藝(有報道說是榨“柿子油”,但我問了很多潮汕人,都說沒聽說過這東西。
潮汕地區主要食用花生油,手工業者使用桐油,此外還有椰油、麻油等。
記者說“柿子油”,疑為“豉油”)。
黃昌義就在曾家學習做油、賣油。
成年后,他被曾家的女兒曾嬋貞正式“娶”進門,成為一名入贅的女婿。
由于贅婿不能分田,所以他們家只有不到兩畝地。
為了補貼家用,黃昌義冒著“割資本主義尾巴”的風險,做點小生意。
曾嬋貞辛苦操持家務,一家人艱難度日。
他們生了四個孩子,分別叫做曾俊欽、曾俊烈、曾秀虹、曾燕虹——根據入贅家庭的習俗,孩子們自然都是隨母姓。
一直到1991年,他們已經長大了,才自己去改為父姓。
其中第二個孩子曾俊烈,出生于1969年,22歲改名為黃俊烈。
后因高人指點,在辦理香港身份證時,再次改名為黃光裕,并最終以此名而著稱于世。
黃光裕的出生,正值文革時期。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們家當時的處境:父親是被鎮壓的大地主留下的“黑五類”,并且是“倒插門”女婿,在宗族觀念濃厚的潮汕地區,是村子里勢力單薄的異姓。
母親家里有海外關系的拖累,幾代都信仰天主教,孩子們也是一出生就偷偷摸摸受洗。
以這樣的家庭背景,在那個年代,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日子顯然不會好過,一家六口人擠住在一個與豬圈相鄰的14平米小房子里,經常吃不飽飯,連生病了都看不起病,宗教生活更是完全處于地下狀態。
不過,作為大地主和海外富商的后代,黃光裕兄妹四人,從小就聽慣了父母講述祖輩經營土地或者從商的經歷,早早就擁有了不同于一般農民家庭的商業意識和眼界。
尤其是母親經常給他們講述《圣經·馬太福音》的經典故事:一位主人要遠行,給三個仆人每人分了一些錢。
等他回來后,其中兩個仆人用分到的錢做生意賺了錢,第三位仆人把錢埋起來,沒有增值。
主人就把第三個仆人大罵一通,然后把原來分給他的錢收回來,一并給了賺錢最多的那個仆人。
這個被后人總結為“馬太效應”的故事,經過曾嬋貞一次又一次的講述,把賺錢的念頭,深深地刻到了黃光裕和哥哥黃俊欽的腦海里,成為日后他們不斷追求更快、更多地賺錢的深層次動因。
黃光裕10歲那年,中國發生了巨變。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劃了4個圈,汕頭即是其中一個。
成為經濟特區、并擁有廣泛海外聯系的汕頭,成為外國商品涌入中國的一個窗口。
其中,走私二手電器,成為了當時很多汕頭人翻身致富的普遍法門。
黃光裕的哥哥黃俊欽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才華。
當時流入汕頭的電器,有一些是外國淘汰的廢品,而黃俊欽能自學成才地把他們組裝起來,正常使用。
后來,他甚至連無線電技術和計算機編程都學到很深的程度。
而黃光裕則走街串巷,收購各家各戶從海外流入來的廢舊電器,由哥哥組裝好之后,再賣出去。
他的做生意才華顯露無疑,雖然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初中生,卻能夠很快把收來的貨全部賣掉。
1985年,黃俊欽19歲,剛剛高中畢業,他決定像很多潮汕前輩一樣,背井離鄉去做生意。
黃光裕16歲,還在讀初中,也決定輟學跟著哥哥一起干。
他們用蛇皮袋裝著收來的電器,坐上火車一路北行,一直走到了內蒙古。
2那個年代做生意,面臨的艱辛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想象。
交通十分不便,治安狀況也不好,而更大的風險在于,他們的貨品很多來自國外,疑似走私品,而且當時對商品經濟的接受程度不高,“投機倒把罪”是高懸于他們頭頂的天雷。
黃氏兄弟的電器在內蒙古受到了熱烈歡迎,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就賺到第一筆錢。
但是,他們也用最快的速度就觸動了“天雷”。
在呼和浩特沒多久,黃俊欽就被警察抓走,貨品沒收,人也關了81天才放出來。
在老家那邊,父母趕緊四處疏通關系,結果不僅沒能把兒子救出,反而讓黃昌義也被關了進去,也關了81天。
這是黃家人(當時還是曾家人)第一次遭遇牢獄之災,日后他們家人又將多次重復這樣的歷史。
黃光裕雖然這一次僥幸逃脫,但若干年后,終究還是沒能逃過這一宿命。
盡管發生了這樣的事,黃家兄弟卻并沒有因害怕而回到潮汕。
相反,他們仍然堅持做這門生意。
而黃光裕覺得呼和浩特市場太小,希望到更廣闊的天地去。
他問哥哥,哪些城市比較大?黃俊欽回答:太原、上海、北京。
黃光裕找來地圖一看:北京果然夠大!于是,他立馬買了火車票,只身前往北京。
北京給了黃光裕那個年代特有的一次“熱情”歡迎。
當時黃光裕打了一個三輪車,讓師傅帶他到一家旅店,師傅吭哧吭哧騎了老半天才到,收了一塊錢——要知道,黃光裕住的旅店,一晚上的費用才五毛錢。
第二天早上,黃光裕從旅店鉆出來,赫然看到北京站就在眼前——他被三輪師傅給騙了。
在北京轉悠了幾天后,黃光裕覺得賣服裝是個不錯的生意,于是就從南方進了一大批服裝,在北京走街串巷販賣。
但是,服裝生意并不像黃光裕想象的那么好做,布料、季節等因素,把黃光裕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而且做流動攤販,是被城市管理打擊的對象,也特別辛苦。
搞了幾個月后,他決定不能做“行商”了,要做“坐商”。
他在珠市口東大街看中了一家國營服裝店,讓店里幫他代銷服裝。
由于店里不用出錢,還能從他這里分成,所以也樂得與他合作。
1986年10月,黃光裕和服裝店負責人說,想把店子承包下來。
正好這家店位置一般,生意比較慘淡,現在有人來承包,負責人求之不得。
于是,黃光裕把哥哥從內蒙古叫來,談判了承包的細節,簽下3年的合同。
到年底,這家店就成為黃氏兄弟的了。
店的位置雖然一般,面積也只有100平米,但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日后將被黃光裕繼續使用,并將聞名于全國。
它的名字是:國美。
1987年1月1日,國美服裝店在黃氏兄弟的主持下重新開張,一半的地方繼續賣衣服,另一半地方擺上了黃俊欽從內蒙和南方運過來的電器。
兩個月后,由于服裝賣來賣去賣不掉,而電器卻越銷越紅火,兩兄弟干脆關閉了服裝業務,把店名改成了“國美電器店”,專營電器。
那批沒賣掉的服裝,最后成了國美員工的工作服。
日后名滿天下,成為中國電器連鎖業霸主的國美電器,就是這樣起步的。
3黃氏兄弟趕上了一個絕佳的時機。
當時的中國人,經歷了改革開放10年,生活條件從赤貧變成了有一點積蓄,多年來被壓抑的消費欲望開始猛烈釋放,家用電器成為最熱門的搶手貨。
當時,只要手里有家電,就沒有賣不掉的。
很多人甚至只要拿到家用電器的批文,就能大賺特賺。
而黃氏兄弟擁有的,恰好是來源于廣東的源源不斷的貨源。
與那時賣家電的主流渠道國營商城相比,國美電器店價格低廉,服務周到,深受周邊居民歡迎。
很快,黃氏兄弟就在北京各處又開起了亞華電器、銀河電器、國豪電器、恒基電器等新的門店。
1988年的“物價闖關”和搶購風潮,讓黃氏兄弟狠狠地發了一筆大財。
但隨著經濟過熱,中央開始大力調控,加上一些其他原因,中國經濟進入一個短暫的“倒春寒”時期。
國美也遭遇了重大危機。
除了貨品銷售困難以外,國家大力整頓偷稅漏稅、走私等方面的問題,也讓黃家再次遇到大麻煩。
不僅幾家門店被關、貨物被沒收,倒霉的黃俊欽還再次被拘查。
黃光裕又一次僥幸逃脫,在外地躲藏了許久,等風聲過去了才敢回北京。
黃俊欽放出來后,兩兄弟依然沒有放棄這條路子。
他們和國美服裝店的負責人再次續簽了合同,并且繼續在其他地方開出新店。
不過,此時,他們已經擺脫了原來那種疑似走私的方式,而是從各種渠道拿手續合規的產品。
1990年,隨著國美銷售的貨品越來越多,黃氏兄弟開始采用一種新的銷售模式:擺脫經銷商,直接和廠家合作。
當時,中國的電器基本上是由貿易公司作為中間渠道,經銷的層級可能有很多級,每一級層層加價,消費者最終購買的價格比出廠價要高很多。
國美首創的直接從廠家進貨的“包銷”方式,省下了大量的中間費用,因此貨品售價比其他商店低很多。
1991年,黃光裕開始在《北京晚報》的“中縫”打廣告,這被認為是開中國報紙廣告的先河,后來中縫廣告一度成為報紙的標配。
而第一個吃螃蟹的黃光裕,讓“買電器,到國美”這句話輕易地走進千家萬戶。
在他的帶動下,90年代中期,北京晚報的中縫廣告幾乎成為中國家電業的“道瓊斯指數”。
到1992年,黃氏兄弟一年就新開了十幾家店,全年銷售額接近兩個億,成為北京家電市場上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除了家電生意紅紅火火以外,他們還介入了當時剛剛興起的房地產市場。
黃俊欽拿下了三元橋東北方位霄云路的一個地塊,1991年就開始興建新恒基國際大廈,后來又建起了鵬潤大廈。
進入房地產行業后,黃俊欽的心思起了變化。
年幼時母親在他心里種下的“馬太福音”種子,開始生根發芽:要做第一個仆人,用最快的速度,賺最多的錢。
從“賺快錢”和“賺大錢”的角度,房地產是一個比賣電器好得多的行業,所以黃俊欽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房地產上面,對于電器漸漸地就無暇顧及。
1992年底,兩兄弟正式分家。
黃俊欽分走了房地產業務和六家門店。
黃光裕此時還沒有找到比賣電器最好的道路,只能老老實實當第二個仆人。
他分走了國美招牌、其他門店、幾十萬現金和一輛夏利車。
有人認為,兄弟分家是因為利益上產生了沖突。
但黃光裕的解釋是:并沒有權和利的爭奪,主要還是從管理上考慮,避免雙頭決策的弊端。
但后來,倆兄弟還是差點反目。
主要問題出在鵬潤大廈。
鵬潤大廈原是新恒基大廈二期,黃光裕從哥哥手里買下一半的產權,但是后來沒錢付款,而黃俊欽也資金鏈緊張,便發生了激烈爭吵。
嚴重時,新恒基的保安和鵬潤的保安兩軍對峙,差點大打出手。
不過好在最終沒有成仇,后來兩兄弟還是在很多地方都有親密無間的合作,甚至坐牢也是雙雙進去,此是后話。
4哥哥另起爐灶后,黃光裕繼續在電器銷售行業深耕,1993年初,他把自己管轄下的所有門店,由各個不同的名字都改為國美電器,開始統一的品牌運作。
為了擴大經營,黃光裕到銀行去貸款,認識了中行某分行的信貸員、一位叫“杜鵑”的女孩,后來兩人陷入愛河。
杜鵑出生于教師家庭,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在中國銀行工作,長得又漂亮,不管是出身的家境、氣質、學識還是長相,都遠超黃光裕。
圖:黃光裕妻子杜鵑但黃光裕24歲,就已經是億萬富翁,旗下多家門店,事業一片輝煌,是不折不扣的鉆石王老五;而且事業成功帶來的自信,以及其中隱含的非同尋常的能力和韌性,讓長相一般、個頭不高、一口煙熏大黃牙的黃光裕,自有其獨特的魅力。
3年后,黃光裕和杜鵑結婚。
杜鵑從一個銀行信貸員,成為日后中國首富背后的女人,得到了絕大多數女人永遠都不可想象的財富;但若干年后,她也將苦守家宅十多年,在爾虞我詐的險惡商海中獨力支撐一家超大公司,獨自一個人帶大兩個小孩,承受了絕大多數女人永遠都不可想象的苦楚。
1993年,除了認識了杜鵑以外,黃光裕還認識了另一個對他事業和家庭都非常重要的人——張志銘。
張志銘是北京人,比黃光裕小1歲,長得跟當時流行的香港電影明星一樣帥氣。
他學習成績一般,畢業于一所中專,在木器廠工作幾年后,又當起了出租車司機,后被黃光裕招進國美,當他的專職司機。
當了專職司機的張志銘,迎來了命運的重要轉折。
一是他有了大量時間和黃光裕接觸,讓老板能充分領略到他的踏實和能干;二是他認識了黃光裕的妹妹黃燕虹,倆人很快開始談戀愛。
黃光裕認識到張志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就不讓他開車了,把他調到門店基層去干活,然后一步步把他升到高層職位。
圖:黃光裕重要助手、妹夫張志銘1996年,黃光裕27歲,和哥哥分家做房地產時一樣大的年紀,“馬太福音”的種子也在他心里開枝散葉。
黃光裕覺得,做零售太苦太累,還是像哥哥那樣來錢快。
于是也成立了“國美地產”(后更名為“鵬潤地產”),開始運作他的第一個地產項目:鵬潤家園。
為了潛心做好房地產項目,黃光裕把張志銘推到前臺,負責管理國美電器的業務,自己主要精力都放在房地產上面。
在張志銘和黃燕虹結婚后,黃光裕干脆讓張志銘擔任了國美電器的總經理。
當時的市場號稱“三張”(國美張志銘、蘇寧張近東、三聯張繼升),人們只知國美有張志銘,不知有黃光裕。
退居幕后的黃光裕,比哥哥更進一步。
他提出“商者無域,相融共生”的理念,認為從商不要給自己設限,只要能賺到錢,能和現有產業互補的行業,都可以做。
在這種理念下,他除了做房地產以外,也開始學習金融運作,并且在1996年認識了兩個重要的幫手:張玉棟、詹培忠。
張玉棟是北大法律系高材生,曾就職于外經貿部下屬的長城律師事務所,后來下海成立思峰律師事務所,在政商兩界有非同尋常的關系,對資本運作非常嫻熟。
黃光與他過從甚密,每隔兩周就要見面或者電話聊一次。
詹培忠是出生于潮州的香港投資人,特別擅長于在股市買殼賣殼,人稱“金牌殼王”。
黃光裕1996年專程赴香港拜訪他。
日后,黃光裕將借張玉棟的腦袋和詹培忠的手,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5在黃光裕投身于房地產并且開始研究資本運作時,張志銘帶領下的國美電器開始高歌猛進。
1996年,國美一改過往只銷售進口電器的做法,也開始兼售合資和國產電器,并逐漸過渡到后者為主,成為很多中國電器生產廠家最重要的銷售渠道。
到1999年,國美已經成為北京市場上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單一城市的市場已經無法滿足這只快速增長的怪獸的雄心,它開始向外地進軍。
由于國美長期奉行低價戰略,其走到哪個城市,就在哪個城市引起震動。
消費者翹首以盼,蜂擁而來,國美在各地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但是對于電器廠家而言,國美的低價卻是建立在對他們壓價的基礎上。
而且國美價格低,別的商家也賣不起高價,對生產商來說,價格戰把利潤越壓越低,打得苦不堪言。
2000年中,國內九家彩電生產廠家召開了“彩電峰會”,試圖形成價格同盟,抵制降價。
當時彩電是國美最主要的銷售品類,受到彩電聯盟的聯合抵制,對國美是巨大打擊。
如果彩電聯盟不允許國美低價賣貨,那國美的全國擴張之路就沒法走下去;如果彩電聯盟聯合不向國美供貨,國美就可能面臨生死存亡的境地。
但國美的做法是:寸土不讓。
其一邊向外界高調宣揚“國美彩電不降價”,一邊策反彩電聯盟的成員。
很快,彩電聯盟中的熊貓彩電偷偷反水,在其他彩電不降價的情況下,直接跳水式降價,引起了瘋狂采購,一下子從瀕臨倒閉的狀態滿血復活。
其他廠家也坐不住了,紛紛降價,加上國家有關部門的介入,彩電聯盟土崩瓦解,國美電器名聲大振。
那一年的上海,國美新開六家門店,其中三家店大門都被瘋狂的消費者擠壞。
經此一役,國美電器成為全國著名的家電連鎖店。
而國美的品牌宣傳部門和運營部門也趁熱打鐵,把每進入一家城市和每開一家新店,都炒作成當地的大新聞,提前一個月進行各種輿論狂轟濫炸,吊足了當地消費者的胃口。
每次開張,火爆的人群甚至都會引來警察維持秩序,以至于后來國美認為,沒能把警察招來的開張就是失敗的開張。
但是,對于各城市原來的電器商場而言,國美的到來就是一場災難,總會引來他們的價格劇降、銷量大跌。
所以國美每到一個城市,都會引起當地商場的激烈抵制。
其中尤以沈陽攻防戰最為典型。
2001年8月,國美強勢殺入沈陽市場。
開業當天的凌晨,門口就已經排起了千人隊伍。
開業后,商場里比春運的火車站還要擠,交錢的隊伍從一樓蜿蜒到了二樓,全天銷售額達到驚人的420萬。
當時占有沈陽家電市場80%份額的四大國營商場坐不住了,他們聯合起來發起了一場“國美阻擊戰”。
其攻勢異常猛烈:一是自己大降價爭搶客戶;二是強迫廠家不得向國美派貨和派促銷員;三是禁止當地媒體對國美做正面報道,凡是涉及國美的新聞必須是負面的;四是派人到國美的商場搗亂。
當時的情況嚴重到什么程度呢?廠家想進入國美賣貨,得喬裝打扮才能進去;而顧客在商場,會受到不明身份人員恐嚇:“敢在這買東西,小心挨揍!”。
國美的銷售額由420萬劇降到幾十萬。
其一方面向有關部門舉報,一方面邀請重要媒體的記者到沈陽明察暗訪。
由于情況緊急,記者甚至連入東北的厚衣服都來不及收拾,是國美臨時在商場采購了羽絨服送去的。
在有關部門、新聞媒體和當地消費者的三方壓力之下,反國美聯盟終于支撐不下去,只好放棄抵抗,任由國美發展。
結果,一年之內,國美在沈陽連開四家店,市場份額占到了1/3。
到2004年,國美在全國60多個城市開了200多家店,銷售額達到239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器連鎖企業。
6國美電器突飛猛進的發展,還只是黃光裕事業成就的一部分而已。
在房地產行業,除了西二環的鵬潤家園以外,黃光裕還開發了朝陽北路的國美第一城,并把鵬潤大廈的另一半也從哥哥那里買下來。
后來進入全國房地產百強之列。
更厲害的是投資領域。
2000-2004年,他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最終借殼上市成功,一舉成為胡潤榜中國首富。
黃光裕對資本市場的興趣始于90年代中期,張玉棟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事實上,張玉棟下海早期,一直都是在鵬潤大廈辦公,兩人過從甚密。
通過張玉棟,黃光裕了解了資本市場的諸多造富奧秘,只是一直沒有等到好的出手機會。
90年代后期,他在A股市場考察了諸多公司,但是都不滿意。
進入新世紀,他開始在港股尋找殼資源。
從2000年開始,黃光裕通過詹培忠,悄悄注資了港交所一只“仙股”——“京華自動化”,成為第二大股東。
這次入股,他沒有花一分錢,只是以鵬潤大廈的三間辦公室,作價2568萬港元進入。
2002年2月,黃光裕花費了1.35億港元,占有了京華自動化85.6%的股份,成為絕對大股東,并接連釋放系列利好消息,把公司股價拉高了4倍。
由于黃光裕占股超過3/4,觸發港交所的“無條件收購”規則,后來又賣掉部分股權,套現7650萬港元現金,把持股比例降為74.5%。
2002年4月,京華自動化花費1.2億港元現金和0.75億港元股票,收購了黃光裕控制的一家百慕大公司,該公司的主要資產是黃光裕在北京朝陽區的一處物業。
經過兩次操作,黃光裕共計拿出了1.35億港元現金,但是套現了7650萬,又得到1.2億現金的購置款。
等于錢從左手倒到右手,得到了一個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干干凈凈的上市殼公司,還從資本市場白賺6150萬港幣。
2002年7月,黃光裕把鵬潤地產的部分資產裝入京華自動化,并將其更名為“中國鵬潤”。
其第一次資本操作到此完成。
而這,僅僅是開始。
2004年,國美在全國攻城略地之際,公司股權被重組,其中18家子公司、94家門店,被裝入“國美電器”(另有“北京國美”和37家門店沒有裝進來),黃光裕擁有“國美電器”35%的股權,另外65%由一家名為“鵬潤億福”的公司占有。
而鵬潤億福實際上也是黃光裕完全控制的公司。
當年6月,中國鵬潤宣布以85億港元的價格(主要是代價股份和可轉換票據),通過海外BVI公司操作,買下鵬潤億福全部股權,也就是說,“國美電器”65%的股權,被裝進了上市公司的殼里。
其后,中國鵬潤改名為“國美電器”,黃光裕完成了借殼上市的最后一步。
盡管黃光裕玩的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戲,但是由于國美電器的門店仍在不斷擴張,業務蒸蒸日上,所以公司股價不僅沒有跌,反而不斷上漲。
而黃光裕通過幾次配售,順利套現了40億港元。
加上上市公司股份,其個人總資產達到了105億元之巨,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
這一年,黃光裕35歲。
72005年,國美的業務繼續高歌猛進,黃光裕的資產也水漲船高,達到140億元,繼續蟬聯中國第一。
他哥哥黃俊欽也以55億元資產排名第13。
不過,黃光裕認為他哥哥比他更有錢,只不過是因為公司不上市,所以外界不知道而已。
有人說,黃光裕是花錢買排名,黃光裕對此嗤之以鼻,他哈哈一笑,說道:"我煩死胡潤了,還給他錢?他的這個榜是個'通緝令',誰上誰倒霉!"果然,2006年,這份倒霉輪到了黃氏兄弟身上。
這年10月底,《財經》雜志發表了一篇重磅文章,標題赫然是《黃俊欽、黃光裕受查》。
據該文報道,由于原北京中行行長、中國銀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曾在該行辦過巨額貸款的黃氏兄弟也被納入調查范圍,至少有13億元的問題貸款在鵬潤和新恒基之間密切流動,最終流向境外,形跡可疑。
黃俊欽的“新恒基系”全部資產被查封,黃光裕本人及旗下公司也被納入摸查名單。
文章在網絡廣為流傳,引起輿論劇震。
而國美和鵬潤第二天發表緊急聲明,否認黃光裕被查。
但有關部門還是把黃光裕請進去,調查了一段時間。
這也是黃光裕第一次沒能逃脫抓捕。
其后,不知道是因為黃氏兄弟確實沒被查出問題,還是背后有其他運作的原因,黃光裕很快被釋放,調查不了了之。
不同于哥哥的“三進宮”,黃光裕是第一次切身感受無產階級專政鐵拳的滋味,內心受到了巨大震動。
此后,他一方面改變了此前的強悍作風,開始講究“和諧”,企圖和媒體、合作廠商、競爭對手等營造良好的關系。
另一方面,開始想方設法尋找保護傘,先后搭上了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相懷珠等一批官員。
有驚無險地過關后,黃光裕繼續指揮著國美電器在全國各地瘋狂擴張。
到2008年,國美已經把除了蘇寧以外的中國市場其他電器連鎖巨頭永樂、三聯、大中都收入囊中,成為當之無愧的霸主。
其全年銷售達到驚人的1200億元,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這年奧運會,黃光裕和母親都成為奧運火炬手;而10月公布的胡潤2008年度富豪榜,黃光裕再次以450億元身家,名列榜首。
在39歲這年,黃光裕把家族帶到榮耀的巔峰,個人也達到了事業的巔峰。
圖:曾嬋貞母子傳遞奧運火炬而就在奧運會過去3個月、登頂富豪榜40天之后,黃光裕突然被警察抓走。
2008年11月18日晚,眾多媒體記者都收到一條匿名爆料短信,聲稱黃光裕被抓,其妻杜鵑潛逃。
接下來幾天,消息在網上迅速發酵,引起了公眾熱議。
9天后,有關部門正式公布了“黃光裕因涉嫌經濟案件接受警方調查”的消息。
在公布消息的前兩天,他哥哥黃俊欽也已經被帶走。
這次被抓,伏線正是2006年那次被查。
2006年為了過關,黃光裕千方百計找了一批人保駕護航,但2008年,隨著這些人陸續倒臺,黃光裕的眾多涉嫌違法事件也浮出水面。
經過一年半時間的審理,2008年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宣布了判決結果。
根據判決書認定,黃光裕犯有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
其中:非法經營罪主要涉及到繞開外匯管制,通過地下錢莊向香港轉移8億人民幣現金,用于償還賭債。
內幕交易罪主要涉及在其控制的“中關村”上市公司進行資產置換、股權重組等重大事項時,用自己控制的他人賬號進行內幕交易,或者向其他人員提前泄露信息,供其牟利。
單位行賄罪主要涉及向公安、國稅等部門人員的巨額行賄。
三罪并罰之下,黃光裕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億元,沒收個人部分財產人民幣二億元。
其妻子杜鵑(出逃后被抓回)也因內幕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億元。
在后來不公開審理的二審中,黃光裕維持原判,杜鵑被改判為緩刑三年,當庭釋放。
在另案中,他哥哥黃俊欽因內幕交易、偷越邊境、單位行賄三項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半,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萬元。
關于黃光裕及其家人的入獄,還有很多其他各種猜測,從商戰到政治的因素都有,但大多沒有證據證實,只能當做坊間傳聞。
至于有沒有其他的內幕,那就不是外人可以知道的了。
8黃光裕入獄后,國美此前良好的發展勢頭戛然而止。
公司內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權力爭奪。
剛開始由原永樂電器的董事長陳曉擔任了國美的董事局主席,但后來杜鵑聯合原大中電器董事長張大中和黃光裕的妹妹黃燕虹,并在外部投資人貝恩資本和戰略設計人麥肯錫等的支持下,奪回了控制權。
據說,在爭奪控制權的過程中,黃光裕全程在獄中遙控。
而另一方面,市場的劇烈變化,也讓失去了主心骨的國美措手不及。
隨著電商企業異軍突起,京東成了電器連鎖企業的主要對手,后來淘寶和天貓在電器銷售方面也迅速崛起,互聯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購買電器的主要渠道。
而移動互聯網興起后,未能及時轉型的國美更是遠遠落后。
國美的競爭對手蘇寧,則仍然保持飛速發展的態勢,并積極擁抱電商和移動互聯網。
2019年,蘇寧易購實現營業收入2692億,而國美零售的營業收入還不到600億。
與互聯網上成長起來的京東相比,國美更是只有其1/10——京東2019年營收是5769億元。
在中國電器零售行業格局上,京東和騰訊是戰略同盟關系,蘇寧和阿里是戰略同盟關系,只有國美孤零零地無依無靠。
最近的消息是,拼多多以兩億美元入股國美。
雖然這筆錢對于這么大體量的企業而言,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但其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
這表明國美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如果能和電商新貴拼多多深度合作,國美或許還能再翻身。
目前,黃光裕和家庭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以16億美元的財產排名全球第1613名。
但對于他這樣的人而言,還有多少隱形財產沒有露出來,誰知道呢?9黃光裕出身于赤貧之家,從小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備受生活之苦。
但是16歲輟學從商以來,快速崛起,直至在中國民營企業家中登頂首富之位,其經歷不可謂不傳奇。
但是,他們卻總是游走在法律的邊緣,甚至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以至于兩次三番進去,最終搞得一關十幾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他和哥哥身上那種要想盡一切辦法,用最快的速度賺最多錢的強烈意愿,可能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
這種意愿既來自于潮汕地區悠久的從商傳統,也來自父母兩邊家族的遺傳,更來自于虔信天主教的母親不斷的灌輸。
這既是他們能夠攀上財富之巔的關鍵原因,也是讓他們受盡磨難的關鍵原因。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從1985年第一次走出家門做生意開始,兄弟二人屢次被抓,卻依然不改其心,不墜其志,依然挺立在富豪榜單。
這也是中國現代經商歷史上極其罕見的案例。
不可否認,他們兄弟的起家,充滿著這一代企業家無可避免的原罪。
這一點可以說是時代的悲哀,也許怪不到他們身上。
但后來公司做大以后種種灰色甚至黑色的操作,大部分卻可以歸因于他們希望走捷徑、“要搞就搞大的”的性格。
屢次被抓,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和他同時崛起的企業家里面:同樣也做過零售和地產的王石,后來專營地產,順利退休;同樣做家電零售的張近東,專心致志搞家電,平安地成就了蘇寧帝國。
可惜的是,這些人的耐心和專注,黃光裕學不會,可能也不屑于學。
他在公海賭錢,一輸就是幾億元,并不是偶然。
實際上他做公司的很多路數,和賭博很相似。
只不過,他是在跟有關部門以及自己的命運賭博。
贏了,走上人生巔峰;輸了,把自己也賠進去。
他曾經贏過,也曾經輸過。
贏得很風光,也輸得很慘。
但是,對一個賭徒而言,只要不下牌桌,他就永遠都會認為自己還有翻盤的機會。
也許,對黃光裕而言,12年的獄中生活,只不過是暫時的蟄伏而已。
價值百億的鵬潤大廈還是他的;年營收近600億的國美公司還是他的;苦苦支撐12年的杜鵑還是他的……從每次他出獄的傳聞引起的市場和輿論反應來看,市場依然對他懷有很大的期待。
今天中午《北京商報》公布他已出獄消息后,國美系公司股價就馬上狂漲。
重回自由,黃光裕隨時有可能再上“牌桌”。
贏了,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輸了,繼續領受他的罪與罰。
不管如何,他都會再戰江湖,掀起新的波瀾。
下一篇:馬云:想做家優秀企業,所有員工可能都得是女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管年薪:雙匯老板20億,劉強東賈躍亭1美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