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最近,抖音海外版TikTok在印度遭遇臨時下架風波,張一鳴的出海計劃遇到了成長的煩惱。
與此同時,TMD小巨頭的全球化進程再次引發關注。
早在2016年11月底,張一鳴參加央視的《對話》節目時表示,今日頭條正在進行D輪融資,公司估值近百億美元。
節目的話題之一是——今日頭條如何對戰BAT。
黃崢作為節目嘉賓坐在臺下,那時拼多多剛完成B輪融資,尚未嶄露頭角。
他給出的答案是:更加激進的做全球化。
他建議張一鳴將公司布局到全球,然后反過來用全球的資源集中打中國市場。
兩年后,字節跳動估值超過750億美元,成為騰訊和百度最大的潛在對手;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市值一度逼近京東,成為阿里最大的敵人。
張一鳴首次對外披露字節跳動全球化的戰略細節張一鳴在2018年將“全球化”作為年度關鍵詞,提出三年內海外用戶要超過50%。
此前,字節跳動花費10億美元,收購北美音樂短視頻社交產品Musical.ly,創造了頭條史上最大收購記錄。
程維則帶領滴滴,通過和全球出行巨頭Uber的生死一戰,奠定了在中國共享出行領域的江湖地位。
解決燃眉之急后,滴滴幾乎投資了Uber在全球的所有對手。
王興將國際化視為一場長期戰役,并在2018年開始了美團點評的全球化探索,印度最大的外賣平臺Swiggy和印度尼西亞最大的生活服務平臺Go-Jek都被美團收入囊中。
對于TMD而言,全球化是一場戰役,燃財經(ID:rancaijing)將從市場、資本、人才三方面分析三家小巨頭在這場戰役中的布局。
滴滴防御、頭條進攻、美團耐心第一個在全球范圍內打響這場戰役的是滴滴。
2014年到2015年,滴滴打了一場Uber狙擊戰。
戰役的核心目的是將Uber擋在國門之外,就如歷史上的百度狙擊Google,以及淘寶打擊eBay。
Uber在2014年3月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和滴滴宣戰開火。
就如程維所形容的,Uber就像一只巨大的八爪魚,它的頭在美國,但它的觸角卻可以伸向四面八方。
滴滴成為Uber在全球眾多戰場中的一個對手。
這帶來一個問題:在中國市場,滴滴打擊不到Uber的主干,Uber卻可以輕易威脅到滴滴的生存。
對于滴滴而言,這是一場防御戰。
滴滴全球戰略地圖 來源 / DT財經程維用狙擊戰術解決了燃眉之急。
滴滴在和Uber焦灼激戰的同時,投資了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中東的Careem、歐洲的Taxify,幾乎投資了Uber在全球的所有對手。
這些原本彼此割裂的全球市場,被滴滴整合成一支反Uber盟軍,每個平臺守住一塊戰場,消耗Uber的資源。
依靠這套全球化打法,滴滴贏得了中國市場。
程維在日后承認,滴滴最早的國際化是為了中國的生存。
相比之下,字節跳動的全球布局則顯得更為主動。
字節跳動的全球化布局正式開始于2015年,張一鳴在2016年互聯網大會期間曾表示,他創辦今日頭條的第一年,就把國際化當成一個重要的方向。
張一鳴試圖復制今日頭條在中國市場的成功。
今日頭條海外版Topbuzz和Topvideo在2016年上線,火山小視頻海外版Hypstar和抖音海外版Tiktok在2017年上線。
與此同時,今日頭條將中國市場的盈余,大量投入海外項目進行商業布局。
字節跳動的國際化布局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開始,字節跳動在海外至少收購或投資了5家公司,且金額均在千萬美元以上。
在它的投資名單里,有印度新聞應用Dailyhunt、印尼新聞資訊應用BABE、美國短視頻應用Flipagram、全球移動新聞運營商News republic、音樂短視頻應用Musical.ly。
其中,對Musical.ly的收購金額達到10億美元。
張一鳴解釋進行海外布局的原因時說:中國的互聯網人口,只占全球互聯網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不在全球配置資源,追求規模化效應的產品,“五分之一”無法跟“五分之四”競爭,所以出海是必然。
TMD的三位創始人中,王興最少提國際化,但他最早開始把美國的商業模式復制到中國。
2003年,王興中斷在美國的博士學業,拉著大學好友王慧文一同回國創業。
無論是2005年仿照Facebook創立的校內網,還是有著“中國版推特”之稱的飯否網,模式均來自美國互聯網行業已有的公司。
2010年3月,王興拷貝Groupon團購模式創立美團,并將其發展成一家上市公司。
在2016年由駱軼航主持的烏鎮TMD閉門會議上,王興表示國際化一定要做,但不能操之過急,得用十年的眼光去看。
2017年4月,他在“新經濟100人”峰會上再次提到,未來五年到三十年,有三大方向特別激動人心:上天、入地、全球化。
進入2018年,美團終于迎來全球化探索元年,開始頻頻出手,圍繞衣食住行投資了印度最大的外賣平臺Swiggy和印度尼西亞最大生活服務平臺Go-Jek。
繞不開的國際資本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一市場、單一國度的競爭,放在更高的維度來看,這是一場全球范圍內的實力大比拼。
國際資本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11年7月,王興接受阿里領投的5000萬美元B輪融資,這被視為站隊阿里的標志。
2013年4月,騰訊參與滴滴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程維正式站隊騰訊。
BAT巨頭資本的身影若隱若現,但實際上,同時投資TMD三家的機構并非BAT任何一家,而是一家俄羅斯的基金DST。
這是一家典型的外資基金,由俄羅斯人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在2005年創辦。
2013年,還處于創業早期的張一鳴,在尋求B輪融資時并不順利,DST給了他1000萬美元。
DST投資滴滴是在2014年,在滴滴的D輪融資中,DST和騰訊、淡馬錫是共同的領投方。
美團和大眾點評在2016年合并后,DST參與了美團點評33億美元的E輪融資。
選擇國際資本,是TMD之類的新興獨角獸在融資時達成的共識。
對于TMD而言,國際資本帶來的不僅是資金,還有戰略眼光和執行力。
滴滴早期天使投資人王剛曾透露,滴滴D輪融資拿到DST一億美金后,DST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尤里·米爾納來到滴滴,說了三句話:“第一、Uber要滅了你們;第二、如果要活命,只有一個辦法,和快的合并;第三、合并后我可以再給你們十億美金。
”日后事件的發展印證了DST的判斷。
滴滴和快的在2015年合并,然后在2016年合并Uber,滴滴打贏了中國市場共享出行的決勝一戰。
滴滴融資歷程 整理 / 燃財經從A輪開始,張一鳴就開始引入國際資本。
SIG投資A輪,DST投資B輪,隨后幾輪融資分別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軟銀愿景基金主導。
對比TMD的投資方可以發現,在這三家公司背后出現頻率最高、至少投資兩家的基金有DST、軟銀、紅杉、泛大西洋投資、淡馬錫、騰訊。
除了騰訊,全都是國際頂級外資基金。
另外,這三家公司歷次大額融資的幣種,都是美元。
投靠國際資本,快速國際化,才能夠在全球市場占據立足之地。
正如張一鳴所說,我們沒有生而國際化,但我們在積極的國際化。
搶占國際人才這場全球化戰役中,在國際化人才布局方面,字節跳動和滴滴已經走在了美團前面。
張一鳴在2016年參加央視《對話》時,節目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面孔——柳甄。
柳甄是柳傳志侄女,有很強的國際化背景。
她曾在美國硅谷做過10年律師,曾任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
當時她剛從Uber離職,加盟今日頭條任職高級副總裁。
柳甄的加入,被業內視為張一鳴加速推進新融資和國際業務的信號。
在柳甄加入前,今日頭條正在大力布局東南亞市場,投資了Dailyhunt和BABE。
柳甄加入兩個月后,今日頭條即敲定了近10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提升至110億美元。
第二年,海外版抖音和火山小視頻正式上線。
在此之前,今日頭條已經啟動全球化團隊,第一次聘用外籍員工。
2018年3月,有消息稱,今日頭條已經在海外發布了500個商務類職位,地區涉及東亞、東南亞、南亞、歐洲、北美、拉美等地。
相比聘用外籍團隊,一個更省事的方法是直接收購出海的中國公司。
張一鳴在選擇合作或收購對象時,傾向于那些在海外占據一定市場份額的中國企業。
以Musical.ly為例,這款曾在美國AppStore排名第一的音樂短視頻應用,其所屬公司的總部卻位于上海,是一家典型的出海企業。
另外,字節跳動在2017年收購的法國資訊應用News Republic,是獵豹移動旗下子公司,傅盛在出售News Republic的同時,也在出海業務上尋求和張一鳴的合作。
滴滴的全球化戰局則和柳青的加入緊密相關,巧合的是,柳甄是柳青的堂妹。
柳青在2014年7月加入滴滴任COO,后升任滴滴總裁。
在加入滴滴前,她是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
多年的投行背景,讓柳青成為國際資本運作的高手。
她加入后主導了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合并、蘋果10億美元投資滴滴以及收購Uber中國。
在2017年1月的跨年演講中,程維表示下一個階段滴滴的國際化,會有精銳部隊成立滴滴遠征軍,去到巴西、日韓、歐洲。
滴滴的國際化業務部在2017年2月由程維和柳青宣布成立,全球業務的第一站定在巴西。
為了打開巴西市場,滴滴任命了巴西團隊的負責人,并在2017年1月投資了巴西打車軟件99Taxi。
當時滴滴向巴西外派的是負責投融資、并購業務的戰略副總裁朱景士,他曾擔任高盛亞太區執行董事,和柳青一樣是國際投行背景。
順風車事件后,滴滴在“關停并轉”和裁員的同時,國際業務卻并未受波及,安全和國際化成為重點發力方向。
在今年4月的智利創新及投資峰會上,柳青透露,滴滴拉美團隊擁有約1200名員工,服務用戶超過2000萬。
海外正在成為滴滴越來越重要的一塊市場。
反觀美團,擔任高管的王慧文、穆榮均、陳亮等人大多是追隨王興十幾年的同學或校友,從外界引入海外背景高管的規劃尚不明顯。
但是,王興本人曾在美國接受過高等教育。
和程維、張一鳴相比,他最早接觸到美國硅谷的創業圈子,也最早將美國的商業模式復制到中國。
正如他所說,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將是一場長期戰役。
因此,美團也顯示出了足夠的耐心。
對于TMD而言,走出去,擁抱變化和挑戰,將是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的重要方向。
如果他們能做好BAT不曾做好的事情,就有機會成為新的巨頭。
下一篇:馬斯克靠發射火箭轟動了全世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陸奇舉刀,百度第三次重組內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