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果一個人被大家想念,說明已經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太久。
偶然也不偶然,很多人開始以“人民的名義”想念周鴻祎,想念周鴻祎給互聯網帶來的炮火硝煙。
這種情形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如果不是他閃現在王思聰的朋友圈與一只狗發生糾葛,可能你都想不到,他已經沉寂了這么久。
1中國互聯網風云人物史,周鴻祎的故事值得重寫一筆。
他做過職業經理人,供職方正時,短短的三年間從普通程序員做到事業部總經理。
然后出來創業,創辦的3721公司被雅虎收購后,周鴻祎就任雅虎中國總裁,18個月后抽身而退。
之后,周鴻祎成為一名投資人,先后投了包括迅雷、Discuz!、酷狗等多個知名的互聯網產品。
在這期間,他創辦了奇虎360,并出任董事長。
這個項目讓他重新回到創業的狀態,他把免費的商業模式運用到極致,而360安全衛士的免費策略也幾乎顛覆了傳統互聯網安全的概念。
隨著奇虎360的成長,這家公司和周鴻祎的一些激進動作招來諸多非議。
它們先后和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搜狗等幾乎所有國內最頂尖的互聯網公司“干仗”,樹敵無數。
有人評價說,周鴻祎是個幾近瘋狂的理想主義者。
他的好戰被人冠以“紅衣大炮”、“紅衣教主”的江湖稱號。
除了名稱諧音,還因為他在任何公開場合都穿著一件紅色的POLO衫,這已經成為他的個人標志。
這些戰爭中,最具標志性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3Q大戰。
周鴻祎幾乎就是靠著與騰訊的鏖戰,把360公司帶到美股的敲鐘現場。
他以小搏大,讓人驚訝于韌勁的同時也讓投資人看到了這家公司的發展潛力。
現在回過頭去看,3Q大戰一方面讓周鴻祎和他的奇虎360封神,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另一方面也打“好”了騰訊。
在一場“艱難的決定”之后迫使馬化騰改變策略,由封閉走向開放,從此一騎絕塵奔向今天的3萬多億市值。
毫不夸張的說,這場戰爭幾乎改變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和格局。
22014年,奇虎360高歌猛進的勢頭突然戛然而止。
從那一年開始,到2017年的這三年,是周鴻祎難熬的三年。
那一年,沒有資料能證明周鴻祎是在學習張朝陽,在公司發展的巔峰時期選擇了閉關。
當然,可以肯定他不是抑郁,事業也遠未達到獨孤求敗的高度,他只是對公司的發展“半點滿意的感覺都沒有”,想集中精力學習、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2013年奇虎360已經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績,在PC搜索市場,硬生生的從Google和百度嘴里挖出20%的市場份額;在互聯網安全服務領域是當仁不讓的老大,登陸美股兩年多,市值突破100億美金,成為僅次于BAT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但周鴻祎看得更遠,敏銳的嗅到危機,他感覺到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顛覆,而他自己又回到了“每天都在拼生存”的狀態。
周鴻祎閉關時間并不長,三個月后重新出山。
大概是閉關時產生了遁世的想法,這之后的三年,周鴻祎明顯低調了很多,不再那么高調、張揚,攻擊力也明顯弱了很多,給人偃旗息鼓的感覺。
但這三年里,周鴻祎和奇虎360并沒有閑著。
3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登陸紐交所。
上市首日股價即大漲134.5%,市值高達39.56億美元。
之后,它的市值一度突破100億美元。
2014年3月3日那天,創下120.79美元的收盤價成為360如今再也回不去的高峰。
360怎么了?它遭遇了和百度同樣的問題: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轉型很不成功。
PC時代的“安全衛士+瀏覽器+搜索”的三級火箭模式在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場景下收效甚微,“360手機衛士+手機瀏覽器”并未能復刻PC端的輝煌。
移動互聯網上的失利直接拉低了公司的股價,到2015年5月,這一狀況愈加明顯,360的市值縮水至64億美元,不到峰值時的一半。
在這個關口,周鴻祎把目光投向智能手機。
360需要一個硬件入口來承載公司的移動戰略,智能手機可以預裝相關產品從系統層面獲得用戶,以提升市場對其移動端轉型的信心。
2014年12月,周鴻祎先后兩次累計投資4.54億美元與酷派成立合資公司:奇酷,360占股49.5%,酷派占股50.5%。
但直到238天之后,奇酷才緩緩推出三款機型,定價從1199元到3599元不等,這在瞬息萬變的智能手機市場是大忌。
更讓周鴻祎吐血的是,樂視突然跳出截胡,出資21.8億元成為酷派第二大股東。
于是,360、酷派、樂視上演了一出悲戚的三角戀,360是最苦情的角色,周鴻祎相當于掏了更多的錢買回一位“干爹”。
最后,酷派完全歸在樂視旗下,他又花了另一筆錢回購了奇酷。
一怒之下,他在朋友圈扔了句“誰在我背后捅刀子,試圖screw我,我的原則是一定要fuck回去。
”奇酷手機的結局自然慘淡,雖然有周鴻祎賣力站臺,但年銷量不足200萬臺。
最終更名360手機,年出貨量也不過500萬臺。
在國產智能手機如此慘烈的競爭態勢之下,周鴻祎的智能手機入口夢也只能是點到即止了。
4智能手機是360謀求轉型的一步棋,它的另外一個嘗試則是花椒直播。
移動直播的大火似乎讓周鴻祎看到移動端圈用戶的新路徑。
于是,在多次內測之后,2015年 6月,花椒直播上線。
這仍然是一款周鴻祎說了算的產品,符合他一貫的風格:先做產品,邊做邊從體驗中找突破點。
正因為如此,上線至今,花椒直播的產品定位至少發生了三次轉變,在做新聞還是秀場之間徘徊。
周鴻祎本意是拒絕秀場模式,因為他需要一款在移動端具備強用戶粘度的產品,而秀場的工具屬性太重。
但在王思聰投資的17 大火的影響下,他還是選擇做秀場。
現在花椒的定位是中國最大的具有強明星屬性的移動社交直播平臺。
但花椒直播的處境略顯尷尬,在移動端直播產品中,第一梯隊算不上,第二梯隊又不安全。
花椒已經很久沒有對外公布平臺數據了,最新的數據來自易觀,2017年1月月活躍用戶數為1045.41萬,比上月凈增236.32萬。
但對平臺數據,網友卻質疑其真實性,認為有機器在注水。
在競爭和監管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花椒的未來前景堪憂。
5花椒直播或許只是一個插曲。
在這兩年里,奇虎360把幾乎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只能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上。
這家公司開始由“軟”變“硬”,自2014年以來陸續推出了包括智能手機、兒童智能手表、智能攝像機、安全路由器等一系列硬件產品,還投資了數家新硬件公司。
上個月底,360又發布了三款智能硬件——新版360安全路由、安全夜燈、安全鎖鑰匙。
與此同時,他還在人工智能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布局,無論是技術的應用還是人才的引進,我們都能看出周鴻祎已經做好了新的準備,他把全線硬件產品朝人工智能方向做,試圖把360打造成一個集“硬件+軟件+互聯網核心應用”為一體的人工智能公司。
為謀求這一轉型的成功實施,也是對投資者看低的回擊,周鴻祎作了一個瘋狂的決定:360私有化,2016年7月15日完成從美股退市。
他花了一年多時間,抵押了一切,舉債兩百多億,從富翁變成了“負翁”,最后如愿私有化,計劃回歸A股。
在他看來,360的核心是安全,回歸國內是“國家的期望”,私有化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
6但是2017年的中國互聯網以及今非昔比,連百度都有掉隊的危險,騰訊和阿里的萬億市值還在一路高歌。
手機江湖一片血雨腥風,智能硬件深陷各種泥沼,直播大戰勁頭已過,而國內的股市也還不夠“健康”。
周鴻祎的360顯得有些風雨飄搖,但在網友的一片呼喊中,他又回來了。
他的一封《致想念我的人民》公開信再次讓大家亢奮。
他還是那樣口無遮攔,對于“人民的懷念”,周鴻祎說“大家也不是想念我,是想念講真話的人,是想念挑戰者,也是想念互聯網的炮火聲”。
這三年,真的難熬,難熬到勝于他風風火火挑事兒開戰的前半生。
下一篇:馬云分享接班人經驗:運用合理方式讓團隊選出領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訪郎永淳:離開《新聞聯播》后,這大半年我在干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