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4月21日,聯想2016年誓師大會當天也是ZUK Z2Pro正式發布的日期。
自去年8月ZUK第一款產品推出后,時隔8個月第二款產品終于問世。
在萬人誓師的舞臺,ZUK CEO常程顯然有些激動,每一句話都仿佛要高八度說話。
常程激動并非沒有緣由,臺下坐著聯想MBG的老大陳旭東以及聯想集團的掌門人楊元慶。
這兩位大佬均是為ZUK Z2Pro而來。
“太子”ZUK下放記遙想8個月前,常程一個人完成了ZUK的首演。
彼時獨立于聯想之外的ZUK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都很陌生,外界好奇為什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會如此受到關注。
而這正是聯想想要看到的效果。
為了達到“去聯想化”,ZUK甚至要求媒體在文章中隱去有關聯想的任何詞匯,而就在發布后不久,ZUK也將自己的官方域名從FM365更改為zuk。
熟悉的朋友應該知道聯想當年的FM365戰略,那是一個依托PC意圖染指互聯網的宏偉藍圖,而最后的失敗也是聯想現在最深的一塊傷疤。
或許冥冥之中,ZUK就是FM365的精神傳承。
ZUK Z2Pro發布會的最后,楊元慶上臺為這款產品定下基調。
他連用了兩個“重要決定”來肯定ZUK的成功,“去年讓ZUK獨立運作是一個重要的決定,而今年讓ZUK回歸卻是更重要的決定。
”回想8個月前的“去聯想化”再到今天的“回歸聯想”,ZUK似乎完成了一個下放歷練的艱苦過程,如今“回朝”已是“太子”之位。
不過,陳旭東并未把ZUK完全收編,ZUK在機制上沒有變化,仍然是創業團隊非常靈活的機制,未與整個原來的體系混在一起。
聯想舊將與聯想舊將的對決與ZUK Z2Pro相比,樂2MAX并沒有得到賈躍亭太多的青睞,夾雜在汽車、電視、VR中間,這款樂視年度旗艦手機的出場時間遠沒有ZUK Z2Pro長。
但并不妨礙它成為會后外界議論的對象,緣由自然是它的價格,2499元。
“樂視做手機不靠硬件賺錢,靠后期樂視生態的服務獲取利益。
”“低于量產成本定價”是賈躍亭為樂視手機定下的基調,樂2MAX也因此成為截至目前最便宜的旗艦手機。
與ZUK Z2Pro的出場方式類似,樂2MAX也是在萬人矚目的發布會上被公布。
樂視年度新品發布會于4月20日在樂視體育生態中心開幕,恰巧是聯想誓師大會的前一天。
過去一年,樂視手機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質變。
樂視手機在市場上獲得不錯的口碑和業績,同時也增強了樂視繼續深耕移動業務的決心。
但樂視的問題在于,靠迅速搭建的班子領導移動業務,同時良好的市場反饋也給予了這支團隊信心,可在產品實力上,樂視還只是一個新人。
所以去年,樂視入股酷派,成單一最大股東,算是一定程度上夯實了產品基礎。
不過,在領導班子里,一些藏于水下的問題遲早會公開化。
現在負責樂視移動業務的掌門人是馮幸,出身于聯想,擅長銷售。
負責手機研發和供應鏈管理的是梁軍,同樣來自聯想,以產品見長。
但同一塊業務,馮幸和梁軍卻是兩個不同部門的領路人,梁軍為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COO,而馮幸則是樂視移動總裁。
坊間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聞,樂視仍在接洽酷派希望全資收購后者,而圈定的新掌舵者卻不是馮幸。
今年2月,樂視集團高管調整中,馮幸被任命為運營商事業部總裁,負責運營商事業部總體戰略規劃/落實、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向賈躍亭匯報。
雖然樂視移動總裁一職未變,但顯然馮幸的重心被限定在運營商范疇,這與他之前在聯想的工作類似。
常程與馮幸昔日都受過劉軍的提攜,當年劉軍牽頭組織MIDH高管的名單中,常程負責產品馮幸負責銷售,受聯想移動業務下滑馮幸出走,而常程則被派去ZUK,“幸運”的留下。
如今這兩人陰差陽錯的站在了對立面,ZUK與樂視成了對手。
手撕樂視,聯想急了?ZUK Z2 Pro的發布會上,陳旭東在公開定價后,表示出對樂視的暗諷:“如果按照樂視的算法,ZUK Z2 Pro應該賣2899元,但我們只賣2699元。
”聯想表示,ZUK Z2 Pro賣2699元實際上也不虧損,那為什么同樣的算法,賣得更貴的樂視卻說是虧損,究竟誰的說法有貓膩?陳旭東說,“這里面肯定有人說了假話,至于誰說假話我們就不評論。
”陳旭東的一紙言論將樂視推向了謊言的一端,但在探討樂視的定價是否真的有問題之前,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為何一向不與人為敵的聯想卻口風突變,開始手撕競品了呢?1. 聯想移動羸弱已久,需要ZUK這款明星產品造勢聯想高調宣布ZUK回歸,其背后隱匿的是聯想自身手機業務下滑的不爭事實。
陳旭東上任后對產品線進行了大幅削減,確定了MOTO、樂檬雙品牌策略,而據騰訊科技報道,收編ZUK其實是因為MOTO和樂檬今年新產品數量有限,而ZUK今年計劃有三款產品,所以聯想移動業務要有改觀,就必須將ZUK收回。
而如果按照市場表現劃分,ZUK應該是目前聯想三大產品線中最成功的一個。
MOTO在高端市場的表現一直沒有起色,樂檬在低端市場也只是剛邁開了第一步,反而夾在中間一直獨立的ZUK備受好評,ZUK的回歸是聯想自身缺乏明星產品的弱勢表現。
2. 借勢營銷,聯想終于學會了互聯網模式與樂視的發布會僅隔一天,也許是巧合,但巧合就需要利用。
聯想已經跌出“中華酷聯”,與華為比力不從心、與小米比,小米的狀態似乎還不如樂視,恰好樂視又有類似的產品,不借樂視的勢又能借誰的呢?3. 樂視的成本價銷售模式戳痛了聯想這是一個很寬泛的議題,因為樂視不僅戳痛了聯想,它戳痛了所有的傳統硬件廠商。
傳統硬件廠商的利潤僅來自于硬件層面,而樂視卻甘愿賠本銷售硬件而卻可以從軟件和內容獲利,周鴻祎也曾有過這樣的表態,硬件未來真的有可能免費。
但以聯想為代表的傳統硬件企業卻無法學習這個模式,基因不同。
實際上,不光是樂視,小米、魅族都在不同程度上轉變手機盈利模式,應用商店、主題商店、手機游戲都可以作為利潤來源,甚至小米在一些低端機上都已經開始推行系統廣告。
4. 聯想與樂視,其實是當下兩種不同企業文化的對壘聯想是典型的傳統硬件廠商,以規模取勝,而獲得收益僅限于硬件規模之上攤開的利潤。
樂視則是典型的互聯網公司,在對待硬件的態度上雖然也是規模為王,但在后續的收益上卻能依靠內容賺錢(我們暫且認可樂視的會員模式)。
聯想的弊端在于擁有普遍的大公司病,缺乏狼性,不善于營銷,對待產品更傾向于閉門造車。
此前聯想也有過類似的觀點,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
ZUK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而樂視則是純粹的互聯網企業,敢說敢做營銷為王。
善于利用互聯網盤活內容業務,硬件不過是一個漂亮的盒子,軟件和內容才是核心。
下一篇:首富輪流坐考驗誰的意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趙本山公司盈利模式的致命缺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