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美國銀行家薩特雅吉特·達斯近期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專欄文章稱,“中日兩國有著一樣的發展模式,與過去的日本一樣,中國的增長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外界普遍對中國的成就越來越感到驚嘆,但如果中國無法完成必要的經濟轉型,其驚人成功最終歸于猛然失敗是完全可能的。
” 達斯的觀點,又觸發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是否會重蹈日本覆轍”的熱議。
有專家認為,“盡管中國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目前正處于轉型的陣痛期。
不過相信中央近期出臺的改革紅利、制度紅利、城鎮化紅利等都將驅動未來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
中國絕不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轍。
”另外有學者認為,鑒于中日兩國的增長模式出奇相似,拿現在的中國經濟與90年代初的日本慘痛教訓相比,還是值得決策層借鑒的。
日本學者池田信夫在《失去的二十年》一書中,曾深刻分析,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口是日本的主要經濟拉動引擎,經常項目盈余不斷擴大,而美國的赤字迅猛上升,世界經濟一片欣欣向榮,全球的過度儲蓄都被美國照單全收。
當時日本經濟結構也呈現畸型狀態,一邊是以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對GDP貢獻率逐年提升,外貿出口對日本GDP的貢獻率高達23%,另一邊是日本儲備率的居高不下,以及消費率始終50%左右。
這無疑給日本經濟“失去二十年”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而中國經濟當前又何償不是如此呢?近幾年外貿出口對中國GDP的貢獻率超過了25%,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地方政府投資)對GDP的貢獻已經超過50%,而消費率卻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若剃除政府部門的三公經費開支,僅是民間消費對GDP的貢獻一直徘徊在35%左右。
更讓人關注的是,中國的儲蓄率高達52%,位列世界第一。
我國高儲蓄率,不僅會激發銀行業的放貸激情,助推M2的規模,而且還會遏制消費率的增長,使得我國經濟結構愈加畸型,調整起來更為艱難。
筆者認為,中國政府錯過了好幾次避免重蹈日本經濟覆轍的契機。
早在2004年,決策層就喊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經濟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但是時至今日,經濟結構轉型始終步履為艱,即便是去年第四季度經濟稍有回暖,那也是靠政府投資和房地產復蘇來拉動。
一旦舊的經濟增長方式停歇下來,中國經濟立即就會出現快速滑坡的跡像。
最為可怕的是,一旦中國經濟重踏日本當年的覆轍,可能情況遠比失落“二十年”還要糟糕。
首先,日本經濟危機暴發之前,日本國民已經富起來了,且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健全,所以不會由經濟危機轉化為社會危機。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池田內閣為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到1970年該計劃完成之時,日本的國民已經很富足了。
而中國的收入倍增計劃才剛剛提出。
在社會保障方面,日本政府規定醫院不得盈利,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18.6%。
日本的醫療保健系統覆蓋所有國民,日本的所有醫院必須是非贏利性質的。
日本縣市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住房,如果申請福利房的人多,為體現公平,則用抽簽的方式分配。
而在當前的中國教育、住房、醫療這三座大山壓得民眾喘不過氣來,所以面對經濟的長期衰退,日本民眾能保持平和的心態,而中國就不見得有這么好運了。
再者,從表面上看,當年的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迄今沒有走出通縮困境。
實際上,日本是資本輸出國,其早已將產業轉移到國外,所以日本經濟實力并不完全都在國內。
據統計,日本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只占GNP(國民生產總值)的40%。
在全球各國的海外資產中,日本占到了一半左右。
2011年時,日本發生了福島核泄漏事故,就有大量的海外資金回流日本本土,以重建日本經濟和基礎設施。
可見日本經濟并不是我們想像的那么差。
而中國經濟只有內生性增長,而無外源,若步入了“衰退二十年”那情況遠比日本當年要糟糕得多。
最后,中國的金融業所面臨的沖擊遠比當年日本要大。
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了30多年,還沒有經歷過像樣的調整周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金融業也沒有經歷過更多“勵練”。
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僅達到了房價收入比的9倍,也造成了很多日本大銀行倒閉。
而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已經達到了房價收入比的30倍以上。
所以房地產泡沫一旦破裂,將會給金融業造成的沖擊是無法想像的。
另一方面,除了房地產泡沫之外,由于過度的依賴于投資拉動經濟,這些年中國地方政府債臺問題,以及與房地產息息相關的影子銀行的問題都將浮出水面。
惠譽負面評級展望反映了對中國債務規模和高速增長的銀行貸款,特別是房地產貸款激增的擔憂,這些信貸嚴重缺乏信息公開透明度。
惠譽駐倫敦的分析師理查·德福克斯預言,由于創紀錄的信貸擴張和資產價格飆升,2013年年內中國爆發銀行業危機的幾率高達60%。
如今,中國經濟不僅要面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問題,還要同時面對各大金融風險集中暴發的險境。
現在看來,由于多年積累的金融風險陡增,加上臨時抱佛腳的經濟轉型,使中國經濟重蹈日本覆轍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更讓人擔憂的是,一旦中國經濟重走當年日本經濟的老路,那絕不是衰退二十年這么簡單。
首先,中國民眾尚處于小康階段,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如果發生經濟危機及可能引爆社會危機。
再者,日本國內經濟雖然衰退了二十年,但是人家還可以靠海外投資收入來彌補,我們中國人靠啥?最后,當年日本暴發經濟危機,其金融業只是受到資產泡沫破裂的沖擊。
中國則不同,除了房地產泡沫外,還有影子銀行、地方平臺債務,新近還冒出了制造業不良貸款率的上升。
所以中國經濟重蹈日本覆轍的后果不堪設想!
下一篇:中俄簽天然氣合作協議 2018年開始供氣累計30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二代企業家結盟:我們不是膿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