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辭舊迎新之際,央行大招一個接一個。
條碼支付規范剛發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交存比例又調整了。
近日人民銀行下發文件,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逐漸提高至50%左右。
備付金通俗來講就是在網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由客戶支付的貨款,在客戶收到貨并且做出確認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賬上的資金。
雖然備付金的所有權屬于支付機構客戶,但是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在銀行,由銀行向支付機構支付利息,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機構借此躺著賺了不少錢。
根據規定,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后,將不再產生利息,支付機構無疑將會失去一大塊蛋糕。
支付機構備付金將由20%調整到50% 據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報道,2018年1月仍執行現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才將集中交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該制度自2017年初建立以來實施進展順利,市場各方對集中交存比例逐步上調已有預期。
今年1月,央行發布《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稱,自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
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央行目標為最終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按照這份文件規定,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后,將不再產生利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之所以要進行備付金集中存管,是因為此前各家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
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風險: 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
例如,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
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
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
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
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267家支付機構吸收客戶備付金合計超過4600億元。
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開立賬戶達70個。
支付機構躺著賺錢越來越難 經濟觀察網報道,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支付機構副總裁表示,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的利息收益是支付機構舍不得放棄的蛋糕,因此,支付機構推動集中存管的動力很弱。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淀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
這意味著,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沉淀量越高,銀行給予的利息就越高。
”上述支付機構人士表示,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二線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50億,也就是說一家二線支付機構一年在銀行獲得備付金利息就達到1億以上,遠比外界估算的要高。
更不要說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巨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通過客戶備付金賺利息,對支付機構來說,相當于無風險套利,只要吸納客戶備付金,就可以躺著賺利差,這個利差空間甚至比許多銀行產品的利差空間還高。
中金固收團隊認為,提高備付金交存比例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的蛋糕被切掉了一塊,影響中間機構的收入,因為“許多支付機構通過擴大客戶備付金規模賺取利息收入”,中間沉淀的資金本來第三方支付機構是可以用,進而取得收益,這樣做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收益有比較大的影響。
同時,備付金交存比例提高后支付機構存放在銀行的資金更大比例不可以用,相當于央行回收流動性。
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稱,從當前央行賬戶中的非金融存款來看,備付金大約在5000億左右,提高10%的繳存比例大約會讓銀行損失500億的流動性,如果考慮繳存比例上升后,銀行繳準基數的下滑,銀行流動性耗損會更少,對資金面的擾動不大。
人民銀行表示,將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對沖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調整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
下一篇:手機支付風靡中國 美國爭議5年內信用卡是否被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真有錢,支付寶紅包突然變大?你還不知道就晚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