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7年共享經濟領域的兩大投資熱點,一個是共享單車,另一個就是共享充電寶了。
然而,與共享單車相似,共享充電寶也在近期遭遇“寒冬”。
(相關閱讀:【圖解】2017年共享單車死亡名單)烯牛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放電科技、pp充電和樂電等3家公司正式宣布關閉。
美團點評也在11月宣布關停共享充電寶試點項目,這個項目從對外公布到停止運營,僅經歷了短短3個月。
另外,有至少4家公司從下半年開始陷入負面纏身的困境。
以Hi電為例,這家成立已滿2年的公司曾在今年4月和5月宣布獲得天使輪和A輪融資,兩輪融資總額超過1億元。
9月份,公司內部員工爆料稱,Hi電已經展開“變相裁員”,比如降低員工薪資,或未經同意就將員工調崗至偏遠地區。
關于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前景,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思聰和聚美優品CEO陳歐還有一場著名的”吃翔“賭局。
2017年5月4日,街電科技獲得聚美優品陳歐3億元投資,占股比例約為60%,陳歐出任董事長。
次日,王思聰發朋友圈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隨后,陳歐在微博上高調回應該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希望不要因為你(王思聰)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
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場賭局,王思聰要贏了?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共享充電寶概念曾在2017年上半年“紅透半邊天”,有人將其稱為“下一個共享單車”。
今年4月至5月,共享充電寶行業曾創下40天融資12億元的記錄,其中多位投資人都曾參與過共享單車的融資。
趁著資本和輿論的熱潮,今年有至少14家共享充電寶公司成立,幾乎是前兩年該行業成立公司數量的總和。
不過,共享充電寶究竟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享充電寶的使用情況總體比較樂觀,在其統計的五個場景中,共享充電寶的使用率都在60%以上,車站是共享充電寶使用率最高的場景,每個充電寶日均使用2次,使用率達到100%。
然而,一些媒體報道給出了與上述數據截然相反的結論。
騰訊創業在今年5月發表的《共享充電寶系列報道之三:實地調查,有多少人真的使用了共享充電?》一文中指出,經過在北京長達25小時的9次實地蹲點考查,發現其選取的6個不同場景共租出共享充電寶5次,總收入21元。
《南方都市報》在10月發表的《40元成本100元押金共享充電寶使用率達40%才能回本?》一文中指出,柜機式充電寶街電目前已經進入了全國70多座城市,共投放了30多萬臺設備,近140萬個充電寶,日訂單量達到22萬單。
這意味著使用率僅在15.7%。
除此之外,共享充電寶還需面對來自快速充電、無線充電等技術的沖擊。
近日,怪獸充電發布了共享充電業內首款無線充電產品,計劃于2018年第一季度正式投入使用。
共享充電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下一篇:雙十一前快遞公司齊漲價背后的真相:入不敷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曾經的自行車基地,如今企業紛紛倒閉,不敢接共享單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