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編者按: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進擊波財經。
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最終決定我們人生的只是幾個抉擇時刻,而這幾個時刻的出現并不確定,它有宏觀大勢的影響,亦有個人累積到一定時刻的爆發,更有不可描述的際遇。
過去的十年,抓住互聯網、房地產和金融三者之一,基本上不會過得太差。
那么下一個十年呢?對于剛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對于老當益壯還有夢想的中年人,對于過去因為種種原由與自我飛躍失之交臂的人,難道沒有機會了嗎?我相信如果延續過去的道路,或許答案是消極的。
但是如果我們撥開云霧,真正的答案是樂觀的。
下一個十年,呼之欲出。
但它顯得非常撲朔迷離,顯得陰晴不定。
上一個十年,多少青年曾摩拳擦掌等待著自己長大,等待著屬于自己的時代,但他們在上陣的時候,便氣餒了,人是不能泄氣的,一旦氣泄了,人便沒有了精氣神。
下一個十年,依然是浩浩蕩蕩的,偉大前程,依然是轟轟烈烈的。
他依然延續著世世代代的道,卻披上了新的十年的法與術。
我們要抓住不變的,盡快跟上變了的。
什么是不變的?不變的是篤信原意是指忠實地信仰(某宗教),語出《南史·傅縡傳》:“ 縡篤信佛教,從興皇寺慧朗法師受《三論》,盡通其學。
”與企業家、真的創業者(不是投機者)接觸越多,我便發現他們身上都有自己的篤信,以及偏執。
那種篤信和偏執將伴隨他們的生命走向終點,將他們引領少有人走的路,將他們帶上高山之巔,即使高處不勝寒。
若沒有這些篤信,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依然能發財,能過得體面,但他們終將泯然于眾人中。
無論他們是信奉“讓生意更簡單”還是“讓每個人都住得起舒適的酒店”,亦或是“讓中國茶葉發揚光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終將因一個足夠長久的目標而將自己的企業鍛造出金剛不壞之身。
六年前,一個創業者融了很大一筆錢,一直想拉我入伙,但是我總覺得他身上缺點什么,他組的高管團隊不能說不豪華,但好像大家都只是湊在一起僅此而已。
后來,他的業務但凡行業有所波動,就不斷轉型,最終一事無成。
真正的篤信是押上身家性命,去干一件事情。
有趣的是,或許你最初的時候,確實不是100%相信,仍有一點賭博的成分,但最終因為你的投入,你會徹底相信。
所以,這一群在外人看來,或許就是神經病,但又如何呢?我們又不是活給外人看的。
你一定要去篤信一件事,你的成功只需要一件事足矣。
那件事最終會讓你比不停地切換跑道強很多。
不變的是理性喧囂的“創投時代”已經畫上了句號。
萬物守恒,這些年的浮夸都需要人來買單。
買單的是那些沒有核心技能的混子,買單的是那些投機者,買單的是貪婪卻失去理智的VC。
其實,我覺得這個十年會更好,是因為我們都經歷過了那種酒精上頭的沖動乃至斷片,我們也經歷了喝了假酒醒來后的惡心和頭痛,我們才能夠克制住自己,在誘惑出現的時刻,說一句“我吃了頭孢,不能喝酒”。
即使被扣上沒有格局的帽子,我依然認為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去追求短期千百萬倍回報是沒有一點點意義的。
賺一個億有很多種路線,一種是暴富,還有一種是穩定復合增長。
綜合來看,一家企業,一年流水1000萬,年復合增長20%。
第十四年就會到達1.699億。
如果每年有不菲的利潤,那么存款可能在第七第八年就到一個億了。
如果能夠復合增長30-40%,那就更快了,實際上非常快了,但老是指望直接從0到1億,那基本上是沒有戲的。
創業公司融資一個億很厲害嗎?看怎么比較了,有的實體企業一年利潤都幾十個億,最可怕的是人家連續幾十年這樣了。
所以回歸理性很重要,所謂理智,就是尊重概率。
不變還有回歸價值永遠記住,一個企業和一個人生存的根本是在社會分工中你有價值,同時不可替代性越高就越有價值。
舉個例子,今天絕大多數的互聯網創業,都停留在西方已開發的技術上的商業應用,這是為什么最后大家都活不下的主要原因,因為沒有門檻,那么套路就是大家都去融資,都燒錢,最后整個行業都玩完。
我認識一個老哥,擁有獨家秘籍種植和生產頂級奢侈品用的一種特殊竹子,主要秘訣是他知道在什么樣的泥土里,在什么時間點種和加工,以及各種技法。
他作為GUCCI的供應商已經30年,幾任采購總監想換人都發現無人可換。
中國有很多優質的實體企業,他們沒有什么性感的故事,沒有什么噱頭,但他們都在社會的分工中起到了價值。
所以我們應該仔細思考的并不是怎么撈錢,第一步應該是怎么創造價值。
只要你有價值,你就能確定一個收費方式,那么商業模式就會出現,但我們確實也看到了很多有用戶但收不到錢的情況。
究其原因是:你提供的增值服務不是“剛需”,是偽需求。
舉例,我昨天在和朋友觀見創始人汪潔探討餐飲市場to B的服務這事,你給他們做宣傳、做設計、做營銷這些其實都是有價值的,但是在絕大多數餐飲老板心目中,這事不值得花很多錢,但如果你能幫他們搞定加盟商,這事他愿意分你很多錢。
所以同一撥人,換個角度去提供價值,賺錢的難度就下降了。
你除了免費或者便宜,沒有別的壁壘。
如果你做的業務看似很大,用戶數量也很多,但純粹是因為你們家便宜或者免費,那么你是無法提價的,同時你也會永遠陷入無數小對手的局部價格戰的挑戰中,對于他來說,一單減10元,最多1萬單,但對你來說,即使一單減1元,單量是100萬單,你就會被無限拖死。
記住,并不是因為用你的人多,你就有價值,也可能是因為不想花錢用更有價值的。
篤信、理智和價值,以上三點是我認為未來十年,我們必須堅守的,是一百年也不會改變的,此處省略勤奮努力這些基礎要求了。
那什么是變的?第一點,高度關注價值鏈的變化任何一個產業的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會隨著國際形勢和社會需求等等復雜因素的變化而不斷得變化,所以風水輪流轉的事情是經常會發生的。
舉個例子,服裝產業里,過去有一個很成功的模式,就是雇傭很多人去日韓抄襲,美其名曰買手,然后人家商場里剛出街,就買回來打板生產,然后低價傾銷,但這個模式的前提大條件是中國和國外的溝通有時差,微觀條件是海外品牌還沒有進入中國。
如果他直接進入中國,自主設計價格也貴不到哪去的時候,直接就涼了。
今年,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利潤高度向渠道側集中,而這個渠道不是傳統渠道,是網紅渠道。
李佳琦一分鐘賣幾百萬的化妝品,使得整個行業都瘋狂了,但明年呢?是不是會向設計側轉移?長遠來看,設計力足夠強一定能獲得溢價,但在中國渠道側始終不可逾越,但渠道側要警惕自己是不是被別的渠道顛覆。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原材料,過去十年,中國的羊絨衫銷量每年都在增長,以至于好的羊絨價格激增,因為羊不夠,目前頭部企業已經都在鄂爾多斯自己養羊了。
價值鏈的變化,每年都在發生。
在內容產業里,過去一年里很明顯得向內容生產環節轉移,體現的是更多品牌愿意為優質內容支付比以前更高的溢價,體現的是內容已經成為核心漲粉驅動力之一。
做長久的生意,一定要抓住每一個階段的變化進行產業布局,一定要有全局觀。
第二點,高度重視新技術帶來的革命上周我在小罐茶黃山工廠,看到了或許是茶葉行業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全自動的灌裝廠,機械臂準確度和效率極高,感覺非常震撼。
過去我們都有一道洗茶的流程,因為人工和露天包裝太多了,所以茶葉基本有灰。
但運用全新的技術,這個工序以后只是茶藝擺設了。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國,中國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掌握了這門技術,但是中國人習慣性停留在無法量化的手工技術上,只有以科學化的思維,工業化的生產,實現標準化的產品,最終實現品牌化的可能,未來的十年或許中國茶有機會真正再次走向世界。
另外,基于垂直行業的人工智能,或許在十年內會到達質變的臨界點。
目前大量的人工客服面臨淘汰,大量新聞稿件已經由人工智能撰寫,這對于社會變革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點,高度關注每一波社會情緒和審美的切換上周我和好朋友討論快消、時尚和輕奢行業,我說這些品類的天敵和機遇都是物極必反和喜新厭舊,這給了新品牌最好的機會也意味著老品牌每3-5年就會老去。
Coach的巔峰時刻是地鐵里一節車廂里出現了五六個Coach包,他的衰敗時刻亦是此刻,接班人Michael Kors亦未走出這個循環,就連Gucci在換首席設計師之前都一度嚴重下滑。
故而,我的歪理是我們要暗中觀察,社會審美是不是到達一個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徹底到來之前,布局好你的產業。
同時,社會情緒也是如此,長期浮夸,必然引發反思。
長期消沉,必然引發追逐亢奮。
我們的消費主張,品牌理念必然需要圍繞此進行。
第四點,高度關注海外市場中國母體市場雖然競爭非常激烈,但得益于一致性的核心文化與語言以及穩定的國 家 局勢,是有利于快速復制的。
但走出海外,一個非洲,分成54個國家,一個歐洲,分成44個國家,一個東南亞都有9個國家,還出現多民族、多宗教等等復雜的情況。
這是很多中國企業走出的第一道檻。
韓國、日本企業和中國企業有一個巨大的區別,那就是他們的本土市場都很小,稍微做做就到頭了,所以他們從開始就非常注重海外市場,但我們國家國內市場巨大,故而今天真的搞懂全球市場的人并不多。
我們一直說老外不懂中國,但反過來,我們也不那么懂海外。
隨著國內市場的存量到達瓶頸,勢必需要在一帶一路上深度耕耘。
事實上,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的瓶頸不是聰明才智,不是勤奮努力,而是價值觀,我們的企業不能用中式的思想去經營海外事業。
過去走出去更多的是低價傾銷,而未來走出去一定是品牌。
第五點,高度關注過去被忽視的市場,比如下沉市場自從《藏在縣城的萬億生意》一文火遍全網,我又深入考察了很多縣城鄉鎮,但寫得越深,關注度其實是快速下降的,這透露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大多數精英內心依然是排斥這些小地方的,他們心中依然有他們的偏見和傲慢。
問一個問題“縣城的銷售大王往往是什么樣的人”?答“呆呆的人,因為他們具有鄉土氣,他們更能讓同類接受和信任”。
對下沉市場的研究,如果停留在紙面和演講臺上,那么你們公司是不太可能做好這個生意的。
注意,我這個小標題是被忽視的市場,比如下沉市場。
意思是除了下沉市場還有更多被忽視的市場,各種垂直市場正在形成,都值得大家去深挖。
結語 生命的奇特在于,你需要的不是一萬個機會,你需要的是精準的抓住一個,命運就會向你展現出另一番姿色。
此刻我的眼前是江河湖海,此刻我的心中是星空萬里。
我依然深信每一個人都是一顆行星,你的璀璨終將被一個意中人看到,而你這顆星星要做的便是,抓住宇宙的脈搏,讓自己走上一個正確的軌道。
下一篇:5G時代商業模式的創新,是重要的早期投資機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商業模式畫布,創業者的制勝法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