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我是個杭州城郊農民的兒子,家里也沒啥背景,也沒啥錢,我們那出名的就是古鎮的名字-留下,和還算西湖龍井的茶葉。
可惜偶們村離鎮上都很遠嘛,小時候絕對童年,幼兒園不上,培訓班沒有,游泳上樹偷蕃薯樣樣擅長(估計偶們是最后一批,偶84年的)1990年-2002年分別在村小、鎮小、鎮初中、鎮高中上學,一筆帶過。
制度說的是18歲那年,知道不讀好書就沒有出路,所以感覺那一年自己在拼命讀書啊,現在看是個誤區,不過也特別感謝這個誤區,18歲成年,18歲開始努力,起碼讓自己特別能吃得起苦啊。
2002年高考很郁悶,三本線,但是三本很貴,要16000一學年(比較出名的是浙大寧波理工、寧波萬里,當時被稱為貴族學校),當時家里蓋房子錢緊張(當時還沒租房子,也沒土地開發這檔子事情,更沒啥小和山高教區,現在想想當初造房子還是很明智的)。
于是報了當年的第四批嘉興學院國際貿易專科,很倒霉因為那年這專業太熱,又是跨檔來的,也不知道實際是啥原因居然沒錄到。
沒的讀了,實在沒辦法,跑去了東陽的一個職院-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只因為那里便宜,畢業承諾包分配工作,那就去吧。
到那第一年,咱這分數絕對的高分啊,分了個算是最好的班上,學的是工民建施工專業(因為有補貼)第一年一天上9節課那是小問題啊,讀書都不要命了,自己不甘心,一定要升本,往上讀啊。
當年就拿獎學金哦,還是團委的副書記,那是多大的學生干部哦。
第二年,不行了,看明白了,畢業分配看來就是招生的幌子,升本貌似意義也不是很大了,大學擴招啊,本科生都多得要死了,讀書徹底就不是出路了啊。
不能再這樣死讀書了啊。
于是第二年開始轉型了。
2003年,拉開轉型的大幕哦,從傻小子的名詞里解脫出來。
大一的暑假,在東陽振興路上擺地攤,賣的啥,音像產品是幌子,主要賣光盤,義烏去批來的,一個同學的舅舅干這個的,當時可以論斤算,賣出去就是十元三張,呵呵。
賺了點小錢。
開學了,地攤沒舍得放下,白天上學課少(幸虧大一賺足了學分),晚上地攤。
期間還兼職了復讀機、學習機的市場推廣,地方是金華地區。
干的辛苦嘛,2個月才1000塊,地攤倒是一個月能賺個800塊,當時家里一個月給600生活費,600+800+500=1900哦,小日子蠻不錯哦(包子是5毛一個啊)。
期間遇到了很好的學姐,晚上有時候還會給我送點夜宵啥的,懷念那半夜里送來的炒飯啊,這次我的初戀啊,真美好啊。
到現在我結婚了,我都覺得她是我最好的生活伴侶啊(不能讓老婆聽到)。
大三,實習了,因為是民辦學校,采用2+1教學的,最后一年可以一整年實習,也可以實習半年。
我的職業生涯算開始了吧。
從學校回到杭州,黃龍體育場還沒全部完工了,自己去找的,找了個浙江一建的工地,實習300一個月,工地在天目山路玉古路口,現代國際大廈。
干基礎啊,辛苦,天天在基坑下面泥堆里測水平啊,這個日子是干得真苦啊。
(勵志創業 。
lztxw。
com)2個月過去后,要求加工資了,被駁回,為什么別的同學實習都是600以上,我就是300?當時不知道啥編制不編制的,覺得我干得辛苦,我不該比同學少,項目經理也勸了,道理也講了,反正一頭蠻牛,不給600就走。
真的走了,第2個工地,廣廈綠州芳草園,當時也是干基礎,一個月能給600實習,又是廣廈一建的,算是娘家人吧,那個苦啊,現在想想那時候勁頭真好,錢多點就干,啥苦不苦的。
干了半個月,同學推薦廣廈道路橋梁公司,項目在蘇州,能給1500,頭也不回,不是說下有蘇杭,蘇在前嘛,走吧。
到了蘇州,發現是蘇州的常熟,為全運會造個體育場,問我會不會放樣?我說會,其實不怎么會,全站儀是高級玩意,學校不給碰的啊。
當時就跟著2個東北的師傅干,我還記得一個叫王恩慶,一個叫謝峰,實誠人啊,好人,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真的,那時候墨斗線彈得手都僵硬了啊。
就是這樣干了一年,還是干基礎,那一年真苦啊,咬著牙干的啊。
不過在工地的工棚里(藍白的彩板房,比較有名的是雅致彩板房,行內應該都知道)啥都想過了,也算是想明白了。
這一年,比讀15年書想得還透徹啊。
下一篇:長腿姐妹花電商創業月入50萬 開豪車送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講述的開發商創業故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