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原本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宋樞觀卻仍在創業的道路上摸索前進著。
用他對自己的定位來說:“我的目標是當個小小的職業經理人。
”走進上海白云三和感光材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辦公室,窗明幾凈的屋子里站著一位神采奕奕的男子,他就是宋樞觀。
今年已73歲高齡的宋樞觀完全不顯老態,反而給人一種非常有活力的親和感。
原本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宋樞觀卻仍在創業的道路上摸索前進著。
用他對自己的定位來說:“我的目標是當個小小的職業經理人,為社會創財富、為員工謀福利。
” “高級打工”變身“創業老板”說起自己的創業經歷,宋樞觀顯得頗為認真,一筆一劃地列出一個個年份、事件,然后一條條地挨個向記者介紹。
原來,宋樞觀在退休前先后做過浦東新區六團灣鎮工業大隊長、綜合廠廠長等職務,因而對鄉鎮企業的創辦都有所了解。
后來,宋樞觀到了當時還是中外合資企業的白云三和擔任中方代表。
然而,因為諸多經營管理的問題,前期投入50萬美元的這家小型合資企業不久便陷入了困境,虧損達500多萬元人民幣。
面對難關,董事會決定由宋樞觀承擔轉虧為盈的任務,靠著他多年的經驗和認真的態度,不久白云三和便基本走出了困境,完成了扭虧為盈的初期目標。
“不過也只是有所好轉而已,還說不上什么建樹。
“宋樞觀回憶說,當時雖已到了退休年紀,但從小力求完美的他卻擔心企業沒法一口氣走上正軌。
在這樣的情形下,宋樞觀最終留在了公司,并收購了25%的公司股份,“從高級打工變身股東老板啦。
”宋樞觀笑著說道。
自此之后,宋樞觀便正式踏上了他退休后繼續創業之路。
從2000年開始,白云三和在宋樞觀的悉心運作下逐漸好轉,而隨著與外方合資期限到期,經與外方的多次協商,到2007年,宋樞觀通過數次股權轉讓,最后將公司外方的股份完全買了下來。
就這樣,宋樞觀朝著自己退休后當“職業經理人”的目標一步步邁進著。
夕陽行業的朝陽企業完全接手公司之后,宋樞觀慢慢對公司的定位、發展方向作了更深入的思考。
“實話實說,普通醫用膠片這個行業已經是夕陽產業了。
”宋樞觀頗為認真地看著記者說。
“我也曾對公司的前途有過猶豫。
”原來,白云三和長期以來生產和加工的傳統X光醫用膠片在數碼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下已經逐漸淡出諸多領域,國內的需求量也大幅萎縮。
資金的高投入、生產技術的高要求、產品積壓過期帶來的高風險,再加上較低的利潤,構成了白云三和所在的醫用膠片行業名副其實的“三高一低”。
于是,許多人都勸宋樞觀要“看清未來形勢”、轉產經營別的領域。
然而,宋樞觀認識到,自己的公司缺乏核心技術,公司職工的學歷水平相對不高,轉產的難度很大。
同時,普通膠片的廉價及特性,在未來市場當中仍會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抓住這片市場。
思前想后,宋樞觀還是決定繼續堅持,把公司的發展目標定為“做夕陽行業中最好的朝陽企業”。
那么該如何達成這一目標呢?宋樞觀抓住了兩大方向:一方面,他認為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中南美洲乃至非洲等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醫療器械包括醫用膠片方面仍比較落后,相比國內市場而言,這些國家有著更大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互聯網的發展也讓他認識到了網絡的力量,開設網站、網上銷售也成了白云三和新的主營業務。
經過努力,公司開始了以外銷為主的“戰略轉移”。
“原本設想四六開的,結果現在80%以上的業務都是出口。
”宋樞觀自己也很自豪地說:“國內其他同行產品都大幅縮水,到了一年只有幾十萬平方米(普通醫用X光膠片)的銷售規模,我們公司現在卻能做到500多萬平方米。
”也許是力求完美的個性再次發揮了作用,在同行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白云三和公司卻一枝獨秀地發展起來,銷售額從3000萬元左右發展到今年的1.5億元以上,儼然已是國內的領頭羊。
2011年,白云三和還榮獲了上海中小企業品牌產品的稱號。
不忘艱苦歲月談到這一路從默默無聞走到行業領先,宋樞觀強調說,這全是自己和企業員工對經營理念、做人做事原則的堅持所致。
“堅持實體經濟、堅持自主銷售自主經營、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宋樞觀一邊給記者看公司的簡報,一邊反復說,要本分、要堅持原則。
原來,宋樞觀自己也是金工出身,做過10年高級技工、3年電工,對于生產線上要遵循的規范一清二楚。
膠片的生產要求十分高,溫度、濕度、燈光、切割誤差等方面都有嚴格的標準。
但宋樞觀在這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在機器配置、人員技術培訓、生產規范上都極為嚴苛。
對此,宋樞觀頗為豪氣地說:“只有做人和做產品都讓人信得過,才會有今天的成就。
”也正是這樣,不少同行中熟識宋樞觀的人都愿意與他交朋友做生意。
對于白云三和的員工們來說,他們也不想“放走”這樣一位懂技術、愛員工、對企業負責的老總,而宋樞觀更是時刻不忘退休以前的苦日子,不忘一同奮斗的企業員工。
近年來,隨著工資的不斷上漲,廠里的職工都紛紛買上了私家車,還同時享受公司的補貼。
“公司的企業文化就是:員工是企業的主人,優秀員工更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宋樞觀一邊笑著說,一邊也顯得頗為欣慰,“這個小小的職業經理人的目標,我自己感覺這些年下來,也算基本合格,繼續努力吧!” “是時候休息了”而談到未來的規劃,宋樞觀笑著搖搖頭說:“最近我也老在想,我又不是缺錢花,是時候休息了吧!”雖說身子骨還算健朗、家人也都還能理解,但宋樞觀很羨慕跟自己同歲的人都這里跑跑那里玩玩,“這樣悠閑的生活總也是向往的嘛”!今年夏天,宋樞觀就受了一次小“打擊”。
高溫天持續很久,原本打算邀請老友一起見面聚一聚,宋樞觀卻從電話里聽到了老友兒子的聲音:“我老爸最近在青島避暑度假呢,您可找不著他。
”這一下,讓在創業路上頗有成就感的宋樞觀也不由感嘆,還是逍遙點好啊!回想這么多年來的創業路,自己也確實是沒能好好休息、好好陪著家里人。
于是,雖然對公司仍有些不舍,宋樞觀還是開始思考自己“遲來的”退休計劃。
“我估計最多再做個三五年吧!”宋樞觀笑了笑,又顯得有些雄心勃勃地說,“到時候就保留一點股份,掛個閑職?” 記者點評:對于宋樞觀來說,退休后的創業之路雖說不上“白手起家”,但也絕非輕松之事。
把處于行業衰退、剛剛轉虧為盈的一家鄉鎮小廠帶上了全國領先的道路,可以說跟他本人的性格、退休前的經歷都是分不開的。
同時,多年技術和生產上的經驗、圈內的人脈和口碑也都是宋樞觀的成功要素。
當然,旺盛的精力和雄心更是每一個退休后創業之人的寫照。
下一篇:“大象”安全套:小米員工離職創業讓自己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李書福120元開始創業路,給創業者的2大建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