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從1998年進入互聯網,王秀娟參與并見證了ChinaRen、空中網和人人網3家紅極一時的互聯網創業公司的起步和終局,2008年底,王秀娟從人人網離職,創辦了“大街網”。
大街網已經擁有5000多萬C端用戶,服務140多萬家公司,年營收超過1億。
王秀娟是金融學背景出身,于1998年進入互聯網,起初王秀娟在ChinaRen負責市場方面的工作,雖然產品做的不錯,但公司由于缺乏盈利模式,賣給了搜狐。
后來,王秀娟又加入人人網。
借勢社交的風口,人人網發展勢頭正盛,但王秀娟卻開始對業務陷入更冷靜地思考。
她發現雖然參與創業的公司每次都能趕上風口,但是她覺得這并不是長期的模式,也沒有給用戶帶來長期的實用價值。
此外,見證了那么多創業公司的成長,王秀娟開始有了創辦一家自己獨立掌控的公司的想法。
恰好當時人人網也開始采取一些增加用戶黏性的手段,并選了電商、招聘、旅游等幾大用戶實用場景做嘗試,王秀娟主要負責招聘版塊。
但是人人網的娛樂基因與這些實用價值場景有著天然的排斥,產品之間的嫁接并不合理,加之人人網也不鼓勵獨立平臺的創新,于是王秀娟決定自己單獨創業。
2008年底,王秀娟從人人網辭職創辦了大街網。
對于招聘行業來說,在2008年-2011年的很長一段時間,仍屬于傳統招聘方式的上升期,互聯網模式很難侵占傳統的市場。
當時大街網當時僅有8個人,也主要做一些前期的數據模式搭建工作。
從2011年開始,大街網開始真正運作,并決定從學生市場切入,但在這一階段王秀娟卻把重心放在了社交上,招聘只是一個二級模塊,倒是吸引了不少大學生用戶。
從2014年開始,大街網才開始把主場景轉移到招聘上,把社交做為手段,并從PC端轉移戰場到移動互聯網端。
這個時候起,王秀娟才開始真正考慮如何將互聯網思維與傳統的招聘業務形態進行結合。
王秀娟發現,雖然運用了互聯網的手段,但是招聘的本質并沒有發生變化,依舊是“撮合”。
互聯網招聘也依舊是典型的雙邊交易市場,只是撮合的是人這一特殊的商品。
針對這一痛點,大街網的做法是,通過創建用戶的大數據信息倉庫,把每個用戶的所有數據做切片,根據用戶的行為軌跡,猜測用戶的求職意向,并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像電商或內容推送一樣,做到個性化推薦,從而提高職位雙方的在線撮合效率,降低企業90%的人工和時間成本。
相信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是企業成功的重要條件,適合市場才是好的創業。
下一篇:創業做項目還是要看別人家的孩子——24歲女生,4年掙了170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淘寶女店主2年4皇冠 年銷售額超200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