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今天(11月14日),小米將發布其電視機機頂盒(小米盒子),并正式宣布收購多看科技。
雷軍在小米手機手發布時候,反復強調“小米手機不會通過硬件賺錢,以后會靠應用和服務掙錢”的商業模式,直至2012年6月周鴻祎戳破了雷軍的謊言。
但在互聯網電視上,能做到不靠硬件掙錢,而靠應用和服務掙錢嗎?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
在回答這個話題之間,我們先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力量在做所謂的“互聯網電視”。
互聯網電視三流派目前做互聯網電視的有三個流派:第一個流派是電視機廠商所推動的智能電視、云電視,他們選擇整合一些視頻網站資源,為客戶宣揚電視的智能概念;第二個流派是電信運營商與百事通公司(上海文廣)聯合運營的IPTV,以電視節目為主,并整合電影,游戲、音樂等,為用戶提供互動、可支付的電視節目;第三個流派就是互聯網公司如樂視網、小米,優朋普樂、終端廠家等發布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有些廠家已經精耕細作了好多年。
目前來看,掙到錢的比較低調,如芯片廠商、電視機廠家和百事通公司,沒掙到錢的聲音最大,要獲取關注力。
百事通公司不一定說產品做的很成功,但掙錢很成功,按用戶數和月租向電信運營商收取運營費和增值業務分成費用,引起廣電體系內部的各方勢力纏斗不休。
我們可通過公開消息略知一二:•2012年6月,廣電總局下發43號文<廣電總局關于IPTV集成播控平臺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牌照收歸中央電視臺持有,IPTV集成播控分平臺牌照由省級電視臺申請。
百視通為備份主平臺,與央視合組新公司。
•據央視網9月初透露,央視網計劃在百視通涉嫌侵權的50多個地市發起上千起版權維權訴訟,起訴百視通及當地電信運營商在當地IPTV業務中,侵害央視電視節目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10月18日上午消息,百視通昨日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百視通1-9月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4.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85%。
我翻譯一下,這三個新聞的意思,就是鑒于百事通(上海文廣)經過6年試點耕耘,已經從IPTV中掙到錢,CCTV和各地電視臺很不爽,廣電總局平衡之下將IPTV的運營牌照由百事通公司轉為CCTV和各省級電視臺,但由于百事通陽奉陰違,體制內協商不成,CCTV就跑到各地打官司,又拉又打。
神仙打架我們不用管,但我們不妨研究一下神仙為什么還要打架。
我用四個核心的運營指標和數據來分析一下互聯網電視的各種玩法和前景。
開機率:盡量提升“開機率”是個奇怪的概念。
手機、電腦、電視是沒有開機率的說法的,因為買來就是要用的。
但互聯網電視作為一項服務,你確認你每天會把電視信號從屏幕右側面手動“切換”為“視頻信號-2”這個選項(或者換一個機頂盒接上電源并聯網)找電影來看,想看電視節目時又切換回電視信號?這樣的話,你受得了,你家人未必受得了。
遙控器的掌控權是分散在老人和小孩手中的,毫無疑問有線電視節目占優。
唯一能夠讓普通電視觀眾取消傳統有限電視線路,轉而觀看互聯網電視的方法,就是等到有一天讓該服務支持越來越廣泛的電視節目。
所謂的開機率,我們定義為每月使用一次以上的用戶比例。
開機率的高低,就決定了這個流派的商業模式,靠硬件掙錢還是靠應用和服務掙錢。
電視機廠家所所推動的智能電視機,其聯網點播電影的開機率低于10%,這個流派的互聯網電視還只是包裝為硬件銷售的亮點,內容運營比較弱。
商業邏輯是靠硬件賺錢而非靠應用和服務賺錢,如果有人能把這些廠家的內容運營整合在一家公司手中,注入電視節目資源,會是一個龐大的資源。
電信運營商與百事通(上海文廣)合作的IPTV,開機率在60%-70%之間。
但為什么做不到90%呢,原因之一在于上海文廣所提供的電視頻道受到限制,比如央視的3、5、6、8臺、鳳凰衛視、本地電視臺,不能在IPTV上落地,他們之間官司正打得歡樂!大家看看,即使廣電內部勢力出面整合資源,用戶尚不能完全將IPTV作為電視的默認打開選項,取消傳統有線電視包月服務,這就是難度所在!當然,不開機也有其他原因。
互聯網服務體驗需要連貫性和一站式,開機率能做到多高,要看取代有線電視節目的程度,好的體驗是要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電視節目、電影點播、游戲等一攬子服務。
如果開機率很低,就要做到硬件就能掙錢,走發燒友模式,比如游戲機、藍光。
純機頂盒這個流派,開機率數據不詳。
到今天,蘋果自嘲APPLE TV還只是一個玩具,最現實的原因莫過于電視節目、電影的整合難度遠大于音樂的整合,喬布斯為此做過很艱辛的努力,蘋果新電視可租賃的節目只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和福克斯(Fox)等兩大網絡的電視節目。
據說,小米機頂盒支持蘋果的AirPlay協議,可以把iPhone、iPad等iOS設備的的屏幕內容同步顯示在在電視上,可能會側重于多屏互動和游戲功能,參考微軟Xbox360、Kinect的思路。
用戶月租費:應為零可以這么來理解,由于存在一張廣電網絡需要建設和維護,廣電機構收取20元/月不等的有線電視月租費,用于支付傳輸成本,模式上合情合理,價格高低另說。
以后的互聯網電視,基于電信運營商的寬帶網絡,收取月租費有道理嗎?我認為沒有道理,模式上也很不科學。
以前金山瑞星殺毒產品收10元/月,如果360殺毒收5快,這能為用戶創造多大的價值?奇虎360能這么快速成長起來嗎?月租費即使要收,這部分費用也應該歸屬電信運營商。
由于廣電很強勢,鑒于不可避免的行業性自保意識,一定不會放棄任何收錢的機會,即使互聯網電視模式,亦會收月租費,這是與互聯網方式的沖突所在。
按照互聯網的方式,最好是對基礎的電視節目免費,某些少量優質頻道單獨訂閱收費,將用戶的使用門檻降為零。
好的電視臺電視節目會對互聯網電視持中立態度,因為互聯網電視并不影響“節目+廣告”的商業模式,弱小的電視臺失去了地方保護,會予以堅決反對。
新的價值體系建立之后,用戶受益,社會資源節省,但整體削弱廣電體系的利益和權力,指望廣電體系內部來發動這場變革,希望不大。
單個的電視廠家顯然也沒有能力整合龐大的內容資源,最終還是需要互聯網公司與體制內的力量結盟,來改變這一切,而最適合掀起這場變革的互聯網公司,莫過于百度和奇虎360這對冤家,一個在內容聚合上有優勢,一個做產品有優勢。
寫到這里,讀者肯定會產生一個疑問,如果不收月租費,用什么來盈利?增值業務的收入能填充月租費的收入么?請看接下來的分析。
下一篇:淘寶聯盟“封殺”返利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手機維修暴利調查:壞零件換整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