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小米夢想是星辰大海四五年來,小米一路狂奔,屢創歷史。
而今天,小米的拐點終于來了,比人們期望的來得晚得多,但是還是來了!小米和雷軍的后拐點時代,究竟會發生什么驚天動地的情況?正如我們看到小米前所未有的崛起一樣,后拐點的歷程也可能是我們前所未有的。
看到有報道說:“根據零售監測數據,2015年3月華為手機以13.57%的高份額占有率,成為3月份中國市場銷量第一。
4月,華為手機(華為品牌+榮耀品牌)以13.6%,再次蟬聯中國市場銷量第一,連續兩個月在國內超越小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是小米的米粉節,而5月份華為P8的發布,再次火熱,一機難求。
6月份華為榮耀的新品又將發布,這個勢頭繼續下去,兩者差距逐漸拉大。
”我在朋友圈寫道:“當專注不再是小米的代名詞。
教科書般經典的成功案例也可能一不小心走向另一章節:從極度專注的成功典型,到四面出擊的天女散花,小米最近一年的任性看來正在付出代價。
所謂生態這張極具誘惑的大餅,依然是掩飾內心不安全感的幻影。
最近小米的打架明顯套路亂了。
亂拳能打死師傅,但可能打不死徒弟。
小米回歸專注其實依然空間巨大,可以馳騁多年。
期待看到小米繼續勢如破竹的勁頭!”上述數據只是一家之言,更多的權威數據還沒有看到。
但是,數據只是一個表征而已。
更核心的還在于小米本身,尤其是雷軍本身。
或者說,數據只是一個結果,自身原因才是根本。
剛好,不經意間看到雷軍最近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的內容,讀完遠比數字本身更讓我觸動。
雷軍說:小米的牌都擺到桌面上了,布局已經完成。
按雷軍描述,小米手里有下面這些牌:小米手機、小米電視、智能家居三大硬件業務;MIUI操作系統,云服務、大數據,游戲中心,小米金融四大互聯網應用;互聯網內容生態、智能硬件生態兩大生態系統建設;小米網與國際拓展則對接客戶端。
沒有講透的是云服務和大數據;沒有擺上桌面的還有一塊芯片業務。
即使芯片設計業務沒有擺上桌面,但圈內人都知道。
雷軍說,未來五年基本是按這個布局發展。
雷軍的規劃是:如果每個方向都成了,那么小米科技就成了。
雷軍說,小米夢想是“星辰大海”。
很多人解讀“星辰大海”與雷軍的解讀不盡相同:雷軍的解釋是,用互聯網思維升級中國制造為中國智造,小米科技通過投資、產業資源導入、商業智慧輸出等方式助力這一升級再造的轉型完成。
小米成為一家1000億美元的公司,或者3000億美元、5000億美元的公司是個小夢想,對于雷軍來說,實現這個夢想,是個大夢想。
手機的突破與成長的拐點聆聽雷軍的遠大理想,讓我這位當年大學的詩社社長恍然回到了過去。
過去幾年以極度專注而著稱,而成功的小米。
如今已經布局一個無所不能的宏大生態,已經瞄準遠遠超越一家公司所能完成的時代偉業。
從單點突破到漫無邊際,注定了小米的拐點的確就在眼前。
可以說,小米的拐點,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拐點。
面對越來越慘烈的赤膊大戰。
簡單的悲觀不可取。
以此來斷言小米從此就開始走下坡路,也是過于主觀。
美好的機會依然在眼前,而且非常簡單明了:1、一個是蘋果三星占據的暴利市場;2、一個是中國之外依然有新興活力的全球市場。
兩者相輔相成,可以雙輪驅動。
總之,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還是樂視、360等,所有想活著到未來的企業,都需要緊緊牢記兩個基本準則:咬定蘋果與三星必須始終把蘋果和三星當作主要,甚至唯一的對手。
以蘋果和三星的品質為基準,以1/2甚至1/3的價格展露鋒芒,加上中國市場特有的亮點(比如雙卡雙待、發燒的附件和圍繞中國用戶的特色應用等)。
這就是大家近期存在的理由,奮斗的理由!打土豪分田地,萬無一失的事業,中國市場起碼還有2-3年可以盡情馳騁。
國外市場更是會有5-8年時間。
真正屬于海闊天空,依然有著很好的吃香喝辣的利潤空間。
但是,如果把國內廠商當作對手,牽制精力,那么它的苦難日子當下就已經開始,而且,再也不可能有豁然開朗的時刻。
因為,這個格局注定了缺乏閃轉騰挪的基本空間。
注定了只能越來越殘酷的利潤擠壓趨勢。
過去小米能夠崛起,也是消費者以三星蘋果為基準,滿足了用戶對更卓越性價比的需求,甚至虛榮。
而今天,如果小米開始與國內廠商廝打起來,那么,打掉的不但是自己未來的成長空間,也可能打掉自己原有的市場空間。
樂視的賈躍亭也將蘋果作為目標,不過我們還要看看他的產品究竟有多少獨特的亮點。
拭目以待。
這方面,華為無疑是最佳的榜樣。
忘掉生態!生態只在想象中存在一款產品和一個帝國,專注與生態,一念之間,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因為一個只是單點,一個就是無邊無際的世界。
一個可以把有限的資源和力量投入到一個點上,一個是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無限的世界中。
一個是匯聚身心和能量的聚焦點,一個是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洞。
命運與結局毫無疑問。
將生態當作市場口號,是可以的,自己能把持好就行。
最危險的,是千萬不要自己把自己忽悠了。
面對生態這個美麗無比的理念,中國企業沒吃過豬肉,只見過豬跑。
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智能手機是一個全球化的市場,而且基于智能手機的生態系統究竟是什么樣子的,目前還處于初期,還在演變之中,遠沒有呈現輪廓。
在一定程度上講,生態是一個自成體系的樂園。
真正有機會構建生態的,起碼需要有十億級用戶的殺手級應用。
目前來說,最有機會的前兩名當然是蘋果和谷歌,這兩家公司掌控操作系統與應用商店,雙管齊下,但是它們的生態系統依然是很不確定、不牢固的。
就是他們自己都不敢妄稱生態。
還有就是微信,當微信成為手機的絕對主導性應用,事實上就形成了生態的雛形。
但是,迄今,馬化騰也沒敢貿然殺入操作系統和手機終端等更關鍵的領域。
10億級的硬件終端勉強算半個吧。
三星和蘋果有著最大的硬件群體,但是三星依然沒有任何生態的能力。
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不要說硬件數量上還差一個數量級,最重要的操作系統和應用商店更毫無進展。
這種情況下,真想構建生態系統如同大躍進一般,完全是自我膨脹,走向毀滅。
小米目前所謂的生態系統,最多就是一個精致點的自家小花園。
樂視所謂的內容生態系統,本質上也還是娛樂上的一些獨到亮點。
所以,大家與其不切實際地追求大而無當的生態,不如扎扎實實做好自己可以稱為“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特色亮點。
亮點大了,就成了殺手級應用。
亮點多了,才有做夢的機會。
先學會走路,再去跑步,兄弟們切切!所謂生態,本質上就是一種帝王情結。
天下之大,唯我坐莊。
熙熙攘攘,皆為我用!生態當然是好東西,就像誰不期望自己壟斷市場,誰不喜歡成為皇上。
但是,生態不是搭積木,不可能靠一個公司謀劃布局出來,更不是靠一己之力構建起來。
生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成演變的結果,而不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奮斗目標。
也就是說,生態是可遇不可求的。
看看最近業界打的幾場架,就能知道,這樣的境界也能成為生態?2014年11月份,我去蘋果總部,整個過程我極度不喜歡,無處不在彌漫著病態的封閉文化。
但是,還是有一點給我沖擊力巨大。
那就是蘋果在介紹公司時候,有張表列出各大高科技巨頭的研發投入比例,蘋果自己最引為驕傲的居然是自己是所有高科技巨頭中,研發投入比例最低。
蘋果認為,他們無論是電腦、手機還是即將發布的智能手表,都是基于一套系統,一個體系。
所以,與微軟等有著很多系統和無數項目的公司相比,蘋果的研發最專注、最高效!我們中國多少公司都在炫耀,覺得研發投入比例越高越好。
而蘋果卻反其道而行之。
實在讓人開了眼界。
這背后,其實依然是獨特的專注精神。
作為一個企業,應該清楚自己能力的邊界。
任何宏大的目標,都是對有限資源的自我消耗。
都是一個可怕的自我耗散過程。
雷軍創辦小米的前幾年,只敢想象打造一個百億美元的公司,結果一下子就到了500億美元。
如今,連7000多億美元的蘋果都已經不放在眼里。
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怪我人小膽小吧。
“星辰大海”那是什么?怪我眼界狹隘吧。
中國智能手機廠商,今天的華為開始顯山露水,幾乎已經一騎絕塵。
華為經過幾年歷練,打開了起碼3-5年的成長通道。
既可以享受豐厚的利潤,有可以從容布局全球市場。
但是,迄今,華為沒有四處開花,也沒有大喊生態。
節制和低調,敬畏任何宏大的誘惑,是任何成功企業的關鍵。
看來,小米和雷軍,當下最需要的不是鮮花和光環,而是當頭棒喝。
無論是市場的挫敗,還是高人的指點。
小米和雷軍開始深陷宏大的夢想,沒有巨大的外力讓其驚醒、清醒和警醒,很難自己走出來。
是拐點也是機遇總之,拐點對于小米不見得是壞事,目前雷軍要做的四件事情就是:回歸專注,別讓大而無當的“生態系統”理念把自己給誤導了。
停止四處開花的多元化,依然聚焦智能手機硬件。
3年之內,抵制各種誘惑,繼續專注把一款接一款的智能手機做到更加極致,更加貼近用戶。
小米過去成功來自于專注,接下來依然只能靠專注。
除非有一天能夠獲得壟斷性的市場主導力,才可以開始任性地擴展。
而今天的小米,前有多只碩大的攔路虎,后有成群餓虎,遠沒有到兵分多路的時刻。
不與國內企業糾纏,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領袖的風范。
繼續圍繞蘋果和三星就行更有針對性的攻打。
無論是性價比,還是安全,還是特色應用,形成組合式連環拳,不到這兩者的份額打出前五,就決不罷休。
減少應酬,減少上鏡那些虛浮的熱鬧終將是慢性的癌細胞,侵蝕企業也侵蝕自己。
尤其是當下政府煽風點火的各種活動。
享受了太多鮮花與掌聲的雷軍不能被迷戀這些,而應該遠離。
把這些機會都慷慨地讓給別人。
只要跟客戶與合作伙伴有關的,可以參加。
與客戶無關的,就一概回絕。
回歸公司管理,回歸產品本身,回歸用戶的互動。
專注管理工作拐點之后的管理,蜜月期的結束,欣快癥的消退。
真正的大問題還是內部的管理。
過去,以速度換時間,高速成長可以掩蓋太多的問題,而今,諸多積累的內部管理問題將比外部對手更難以招架。
當然,目前看來,小米和雷軍還沒有真正看到拐點的危險。
看看最近小米、樂視與360等各自的打架,明顯是章法亂了!與構建生態更是南轅北轍。
對于企業來說,拐點不是最可怕,也是非常可怕的敵人。
一旦負循環全面啟動,那么,處理不當,一蹶不振是高概率事件,萬劫不復也是可能的。
但是,小米的情況遠不必如此悲觀。
當然,前提是必須有卓越的智慧,有無比堅韌的定力。
過去的輝煌已經無法繼續護衛未來的增長,更難以保證曾經的江湖地位。
希望后拐點時代,放下“星辰大海”,放下生態夢想。
回歸初心,再現一個煥然一新的小米和雷軍!這不但是出于朋友之間的美好期望,更是對中國高科技進一步興盛,和中國全球崛起的期盼!作者注:這是一篇杭州出差途中倉促而成的隨筆,發布后又刪了。
內心的糾結可想而知。
畢竟,對于將近20年的老朋友來說,這篇文章是有刺激性,甚至有殺傷力的。
但是,一夜之后,我還是決定重新放出來。
尤其是我看到雷軍的“星辰大海”之說,更覺得此時不說點什么,不僅僅是失察,更是逃避。
其中的用意,只能任其理解了。
我能做到的,只是毫無私心也毫無私利。
內心坦蕩,寫出我對小米真切的思考和對雷軍真切的擔憂!當然,最終證明,千古一言的“杞人憂天”也是我的寫照,我會非常樂意。
下一篇:李彥宏稱3年內百度投資200億砸O2O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大運營商10月起手機單月流量不清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