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臺灣SEO(搜尋引擎最佳化)的科技公司“阿物國際”創辦人林思吾近日在 Facebook 發表文章表示,許多企業前輩感嘆臺灣年輕人是追求小確幸的“小綿羊”,而中國大陸年輕人則是企圖改變世界的“狼”,但據他觀察,“臺灣是人,中國是狼”,他在文末反問,“人跟狼怎么放在一起比狼性?”阿里巴巴創辦人馬云日前在臺灣宣布成立新臺幣 100 億元創業基金,據媒體報導,由馬云領軍的一筆私募基金去年曾在臺灣找尋投資標的,其中就包括幫企業網站沖高搜尋曝光率的林思吾,但他卻對送上門來的至少 300 萬美元,說“不”。
根據臺灣《商業周刊》報導,畢業于臺灣南華大學哲學系的林思吾,出身不是名校,更不是理工科系背景,卻花了 13 年的時間,以破解搜尋引擎游戲規則為本業。
Google 對外只公布 30 項規則,但他卻破解出另外 170 項。
過程中不斷有人勸他轉行,直到連百度和馬云找上門談投資,才證明他堅持的事,是有價值的。
林思吾近日在 Facebook 撰文標題為“中國年輕人是狼,臺灣是小綿羊?你可能想錯了”的文章后,立刻在 Facebook 等社交網絡上引起不少回響。
過去這幾年來,在中國大陸創業圈與企業界,最流行的一個字眼,莫過于“狼性” 這個字了。
這個字眼,起源于 2004 年出版的一本書叫《狼圖騰》,之后在中國企業界廣為流傳。
說到中國大陸企業文化基因當中,最推崇“狼性文化”的,就屬華為了。
華為總裁任正非早期的管理理念中略帶“血腥”,他認為做企業就需要狼的精神。
因為狼有讓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的意識。
這種兇悍的企業文化,使得華為不僅在中國大陸贏得成功,甚至在國際化初期也一度令跨國巨頭寢食難安。
如今華為已經是世界第二大通訊設備制造商和世界 500 強企業,甚至還被推崇為中國企業文化的典范。
百度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2012 年 11 月也曾經在百度內部網上發了一封以《改變,從你我開始》的公開信,吹響了百度文化變革的號角。
李彥宏在郵件中大聲疾呼,要求公司內部“鼓勵狼性、淘汰小資”,并倡導 willing to disrupt ourselves(愿意改變自己),這番言論迅速引發了輿論熱議。
李彥宏一方面鼓勵員工多一點狼性,需要有敏銳的嗅覺,需要有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需要群體奮斗,另一方建議員工要淘汰小資,如果員工想找一個穩定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混日子,請現在就離開百度。
到底什么是狼性呢?這指的是狼有一股“野、殘、貪、暴、冷” 的勁兒。
而在企業里的狼性,指的是:狼性文化,是指將狼野性、殘暴、貪婪、暴虐的特質,變通成為一種拚博的精神運用到事業之中。
坊間常談的狼性,簡單來說,就是鼓勵創業家與職場工作者,要為了成功,不擇手段。
不管手段是否粗暴,是否道德,只要為了成功與生存,就得不要命的拚搏下去。
所謂的狼性,就是要狠,要沖,要霸氣。
而狼性這個字眼,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強大以及新創企業的興盛,也逐步地變成臺灣這邊的一個流行語匯。
“臺灣是人,中國是狼”,林思吾這樣觀察。
他說,非洲草原的狼使盡手段只為了要獵殺獵物填飽肚子;常聽到驚嘆中國大陸年輕人的狼性,殊不知驅動狼性背后往往是”貪婪”,對成功的貪婪,對成名的貪婪,“選擇不擇手段不問是非達到目的,稱作貪婪”。
“反觀被稱為小綿羊的臺灣年輕世代在忙什么?街頭抗議?占領臺灣立法機構“立法院”?社會企業?返鄉種田?”林思吾說,這些在企業大老眼里看起來沒什么“錢”途,甚至在只是“胡鬧”的舉動,實際上“臺灣年輕世代正付出寶貴青春,企圖改變一個地方”。
臺灣青春校園愛情電影《我的少女時代》。
他以非洲草原為例,草原的大環境出了根本的失衡,所以著手改變草原生態系,試著讓的資源分配的更平均,讓生長在這片草原上的動物能夠擁有一個更好更公平的環境,“這是人會做的事情”。
“而狼,就是想填飽自己跟他同伙的肚子罷了”。
林思吾說,環境壞了沒獵物了,換個環境再找獵物就好,所以有太多中國有錢人都有雙重國籍,甚至直接變成外國人。
中國大陸的年輕世代想要成就自己,變成下一個馬云或 BAT。
對于臺灣年輕人希望改變社會,林思吾認為,“是的,他們當然沒狼性,因為他們是人”。
他說,這篇文章一點都不是在批判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他們是大陸人又不是臺灣人,他只是借用對外國人的觀察來反映臺灣的迷思。
況且,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也不見得想被臺灣大老稱作狼呀。
“人跟狼怎么放在一起比狼性?為何不比人性?”他在文末寫下這段句子。
不過,臺灣科技博客《 Miula 觀點》也表示了另外的看法,他認為說真的,狼性文化并不是一無可取之處。
狼群狩獵中間的對于目標的專注,不輕易放棄,團隊合作,都是很值得創業家學習的特 質。
但對目標專注與不輕易放棄這兩件事,被擴大解釋變成“貪婪”跟“野蠻”就完全變了調了。
其實,許多臺灣人來到中國大陸,都會被這個華麗的城市,快速流動的資訊,豐富的人脈資源等,內心有所誘惑或是心懷遠大夢想,多少都會受到一時的“狼性”震撼。
但是身為“北漂”的你,在忙碌之余,是否也能靜下心來想一想,什么樣的工作狀態與人生價值,才是你的最終選擇呢?回歸到青年創業的初衷,成功的企業要有創新力,而能夠創新的企業來自于敢于與眾不同、勇于創新以及堅持夢想的人。
除了狼性?人性?之間的討論思辯之外,另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發現市場的趨勢,解決人們的痛點,確認經營的方向,企業與團隊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根據林思吾這篇文章所要表示的想法,你應該能感受到兩岸青年對于社會的價值觀念,所產生出來的差距了嗎?也許,這才是兩岸相互在看待彼此文化與情感之時,一直以來顯現的最大落差吧。
下一篇:融資如泡妞,撩妹達人教你5招“泡”上投資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2015誰是12星座里的投資之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