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者們,一定要盡早開始準備融資,雖然過程或許很困難,但千萬不要放棄。
也千萬不要害怕說自己要錢,投資者知道你想要錢,而且他們的工作就是掏錢投資。
所以,只要機會合適,那就坦白地說自己想要籌錢。
18歲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第一場融資活動。
當時,我、我的兄弟Scott Ferreira和我們的朋友Shiv Prakash聯手創建了一家初創企業,并且成功通過一條推文拿到了來自Richard Branson、Jerry Murdock和Alex Welch的120萬美元投資。
在我看來,融資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合適的時機、充分的準備和絕佳的運氣。
在這一想法的指導之下,我又成功為自己創建的另一家公司Forge籌到了260萬美元的資金。
下面,我把融資過程簡單分為四個部分來介紹,希望能夠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當然了,不管分為幾個部分,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那就是,你和你的團隊需要在開始融資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工作。
或許在你看來,融資不是什么難事。
但其實并非如此,這一過程耗費的時間,往往比你想象的要長很多。
第一部分:進行必要的規劃 第一步:搞清楚融資活動的目標 在開始融資之前,你要搞清楚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究竟為什么你要融資?很顯然,既不是因為市場上的其他公司都在融資,所以你也跟著融資;也不是因為你想要超額完成融資目標,從而贏得大家的稱贊和羨慕。
融資的真正原因,應該要與公司的產品服務和業務目標有關。
剛開始時,你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支持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你又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拓展市場范圍或者增加產品功能,以便為自己贏得更多競爭優勢。
第二步:明確融資資金的覆蓋時間 一般來說,你要為公司在接下來一年到一年半中的業務發展,籌集所需資金。
為什么呢?就像公司創始人一樣,投資人也肩負有所謂的受托責任。
所以說,如果某位投資人一下子給了你五年所需的發展資金,那他肯定是腦袋犯傻。
試想一下,作為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如果你無法拿出具體的未來發展規劃,在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時間里,對拿到的資金進行合理部署,那投資人還不如把那些錢放到其他地方獲取更多收益呢。
接著,在明確融資目標,以及接下來一年到一年半的發展規劃之后,你就應該坐下來仔細思考了。
如果想要順利實現融資目標,那么每個星期、每個月和每個季度,公司都應該做些什么,并且達到什么樣的發展狀態。
另外,想要順利實現融資目標,公司都得配備哪些條件,比如說軟件工程師和廣告預算等。
所有的這些,都應該詳細地列出來。
認真把這個時間軸列出來,并且對每個月的具體事項進行規劃,著實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家企業。
就算到最后,你發現這些規劃都是錯誤的,那也同樣能夠起到幫助作用。
假設現在你是第一次創業,那過早做決定,是非常容易犯的錯誤,比如說過早雇用一位銷售人員。
這時候,如果你能夠參考自己列出來的發展時間表,那就會發現,其實你的產品離真正走向市場,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是完全用不到銷售人員的。
說白了,在還沒有實體產品出來之前,就雇用銷售人員,給他們發工資,那純屬浪費。
第三步:制定預算方案 到了這一步,你已經明確了自己的融資目的,規劃好了業務發展的時間線,知道了要需要哪些資源。
那么,接下來應該做的就是,搞清楚在未來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中,還需要哪些額外資源的幫助,你才能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比如說軟件程序、員工數量和辦公空間,并且為這些資源分配相應的預算資金。
在制定預算方案的過程中,我建議大家一個月一個月地來。
比如說,7月份是否要再雇用一位工程師?如果要的話,那就增加10萬美元的預算。
再比如說,8月份是否要進行辦公室擴建,為大家提供寬敞的辦公空間?如果要的話,那就增加3000美元的預算。
再者,是否要為新招進來的工程師配備筆記本電腦?如果要的話,那就增加15000美元的預算。
整個工作團隊要用的紙、筆、打印機,還夠不夠用?如果不夠的話,那就增加300美元的預算。
另外,是否要一個月帶團隊成員出去聚餐一次?如果要的話,那就增加600美元的預算。
具體的事項還有很多,但以下幾個方面是重點: 1。
工資(包括全職員工、兼職員工和承包商); 2。
辦公室租金和保險(如果你有屬于自己的辦公空間,那需要增加的預算包括:警報系統、無線網絡、辦公桌椅、公司電話、電燈廁紙和保潔打掃等。
); 3。
員工保險(包括醫療健康保險、牙科保險、人壽保險和傷殘保險等); 4。
設備(包括筆記本電腦和鼠標等); 5。
法律支出(比如融資活動所需文件的法律準備工作等); 6。
額外支出(401K養老保險、團隊聚餐和團隊活動等); 7。
稅務支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支出); 8。
銷售支出(如果是B2B企業的話,那包括客戶關系管理、客戶的出行、食宿和娛樂等方面的支出); 9。
營銷支出(利用谷歌、Facebook、Instagram以及自由職業者進行廣告宣傳的支出). 第二部分:融資活動的核心內容 第一步:下載下圖所示的投資人表格 當然了,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客戶關系管理方法來完成這一過程。
但是,對于一家資金并不是很充裕的初創企業來說,表格還是一個比較方便和實用的工具。
第二步:充分利用Crunchbase,對表中的每一位投資者進行詳細調查 具體說來,需要調查的事項包括以下幾點: 1。
在此之前,他們是否投資過你所在的行業和領域(比如說人力資源科技和金融科技)? 2。
如果投資過,都投資了哪些公司,投資規模如何? 3。
在這些投資交易當中,有沒有與你存在競爭關系的?如果有的話,那就直接不要考慮了。
因為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兩家存在競爭關系的公司,是會出現利益沖突的。
4。
這些投資者所在的公司,是否有合伙人對你所在的行業和領域感興趣?一般來說,每家風險投資公司的網站上,都會有一個“團隊成員”頁面。
你可以從這個頁面上,來找到適合聯系的人。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家教育科技公司,那肯定不能找一個對比特幣感興趣的投資者。
在找到合適聯系的合伙人之后,你需要把他們的名字都一一記下來,并且鮮明標注出來,提醒自己及時聯系他們。
第三步:根據調查結果,將篩選出來的投資者歸為三類 首先,第一類是你非常感興趣,夢寐以求想要合作的投資者。
比如說,那些你所在行業領域的大牛人物,那些靠自己的力量創業并且將公司發展得有聲有色的人。
其次,第二類是你比較感興趣,希望能夠合作的投資者。
比如說,那些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你發展公司的人。
最后,第三類是興趣不高,但可以合作的投資者。
雖然他們自身能力不算太強,但也能夠對你公司的業務發展起到幫助作用。
注意:你可以也應該在每次會面之后,對這些投資者的興趣級別進行靈活調整。
比如說,在與某些投資者見面之前,你將他們歸為了第一類。
但是見面了之后,發現他們最多只能歸為第二類。
同樣地,在與某些投資者見面之前,你只將他們歸為了第三類。
但是見面了之后,驚喜地發現他們能夠歸為第一類。
說到底,如果能有身處同一行業中的成功創業家幫助你的公司發展,那肯定是再好不過了。
第四步:歸類結束之后,首先聯系第二類投資者 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在成功引起第一類投資者的興趣之前,說服第二類投資者的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小。
你可以通過領英看看是否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中間人,讓他替你向風險投資人或者天使投資人進行引薦,幫你和你的公司做一個簡單介紹。
如果對方對你感興趣的話,雙方就可以約定一個具體的會面時間。
雖然這樣做有點曲折,可能會浪費不少時間,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通過比較熟稔的中間人來引薦,要比你自己硬生生直接找上門,效果更好。
第五步:剛開始的幾個星期,最好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第二類投資者身上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掌握大家針對你和你的公司提出的問題。
隨后,你需要根據他們的這些問題反饋,把融資演講稿當中沒有意義的內容刪掉,盡量得到他們的認可。
這將會幫助你在聯系第一類投資者之前,累積足夠的經驗和信心。
另外,你還要盡量控制融資活動的次數和頻率。
畢竟當你全身心投入融資活動的時候,公司的業務是有可能耽擱下來的。
注意:就算某位投資者對你和你的公司再感興趣,不經過幾次的會面和深入了解,他是不會輕易做出口頭投資承諾的。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你提前與這些人熟悉起來。
只有這樣,后面真正向他們進行融資介紹時,才會比較容易。
如果你想要尋求融資的對象是機構基金,那最好能夠在合伙人會議(公司所有合伙人都在場的那種)上進行演講介紹。
第六步:重復采用上述步驟來聯系第一類投資者 在這一過程中,你應該是非常希望能夠與他們合作的,所以很有可能要就相關條款進行談判,以便順利引起他們的興趣,拿到他們的投資。
第七步:最后再考慮第三類投資者 如果你順利從第一類和第二類投資者手中拿到投資之后,還是需要更多資金支持,那可以重復采用上述步驟來聯系第三類投資者。
第三部分:融資活動結束之后進行總結分析 大多數情況下,各家公司都會直接跳過這個部分。
但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為事后總結能夠很好地幫助你看到,有哪些地方你做得比較好,而有哪些地方你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具體說來,需要總結的方面包括: 1。
融資活動持續了多長時間?是幾天?還是幾個星期?又或是幾個月? 2。
在融資過程中,你共計聯系了多少位投資者? 3。
遭到了多少投資者的拒絕?拒絕的原因是什么?(這將能夠有效幫你降低未來可能遇到的風險。
) 4。
有多少投資者真的掏錢投資了?答應投資的理由又是什么? 5。
對你和你的公司,投資者都有哪些問題?(這將能夠有效幫你寫出內容和思路更加清晰的融資演講稿) 第四部分:為下次融資做好準備 第一步:對投資者表格進行更新 在一次融資活動結束之后,你需要在表格當中將掏錢投資的投資者標注出來,并且在旁邊一欄中添加他們的郵箱地址。
第二步:對上述三類投資者進行重新歸類 如果你真的對某位投資者非常感興趣,但是上一次融資活動沒能如愿與他合作,那可以專門把他標注出來,以便下次融資時優先聯系他們,看他們是否愿意投資。
最后總結三點: 第一,一定要盡早開始準備融資。
如果公司銀行賬戶上的余額只夠支撐半年的發展,那你應該已經在融資了。
就算是那些經驗非常豐富的創業家,融資一輪也都需要至少三個月的時間,正常情況下半年的時間,還有更久的要一年的時間。
當然了,具體需要多長時間,得看融資規模、外在市場和公司情況。
但不管怎么說,融資千萬不能拖不能等。
第二,雖然過程或許很困難,但千萬不要放棄。
我曾經在一次融資時,聯系了153位投資者。
而且其中還有不少,是重復聯系的。
如果我聯系了20位或者是50位投資者就放棄了,那就不會有現在的Forge了。
第三,千萬不要害怕說自己要錢,投資者知道你想要錢,而且他們的工作就是掏錢投資。
所以,只要機會合適,那就坦白地說自己想要籌錢。
下一篇:第一次創業?擦亮眼睛,遠離這11種坑爹的投資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好給你算筆賬 拿風投的錢真的便宜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