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健身房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環境:參差林立的像刑具一樣的器械、各種各樣的慘叫和呻吟、濃度很高的二氧化碳...但我還能樂此不疲的過來的一個原因就是,可以看到那么多身材 健碩或苗條的俊男美女,并能和他們搭訕,實在是惡劣環境下一件很美好的事。
節后我在健身房里看到兩個外國小伙子,帥得可以讓長腿歐巴都自慚形穢,和他們攀談,知道是來自巴西和波蘭的男模。
他們呆過北上廣,然后來到廈門,覺得這個一個不錯的城市 ,自然環境好,適合創業。
雖然我為這兩個漢語還不會說不會聽的小伙子在國內的創業前景感到一絲憂慮,但同時又為國際友人對我們這兒的創業信心感到欣慰。
平常跟廈大的留學生瞎扯的時候,每當談到工作,我發現他們越來越多的談到的是以后如何在這里創立事業,而非找工作或者考公務員(如果他們能考的話)。
當我問他們為什么會想在這里創業時,大多數人的回答是中國的經濟很有活力,然后是這兒的環境很好(老外估計從小習慣了空氣優美鳥語花香的生活環境,走過了京滬廣之后, 突然來到福建,就心有戚戚然了)。
自然環境好,這居然也成為了創業城市首選。
互聯網創業城市的選擇,以前有一個說法,創業要去北上廣,那里資源多、人才多、機會多。
我覺得還應該加上一點,愛忽悠的媒體也 多,要不然怎么我們看到的都是年輕的創業先鋒快速融資、輕易吸引風投、轟轟烈烈宣布退休的燦爛消息,搞得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都懷疑互聯網創業是個穩賺不賠的行業哩!一線大城市有著資源虹吸效應,在信息不均等的年代,確實是提供了很多其他城市無法提供的機會,但是互聯網,乃至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正在迅速地瓦解信息不均等的態勢。
地域優勢已經不再像從前那么至關重要。
而且所謂的資源多、人才多、機會多,也是相對而言,你沒有實力整合、沒有辦法結盟、沒有能力把握,對你而言,都是零!城市環境只是一個催化劑,要想成功,并不是擠進一線城市就似乎勝券在握。
隨著互聯網把個人和企業調度資源的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以往那種在一線城市才能享受到的個人生活便利和企業運營便利,已經極大的淡化。
如今的你,即使身處三四級城市,你可以隨時面 對海量的信息和資源,你在網上購物,只是點點鼠標的簡單動作,但是你已經調度了產品生產商、電子商務網站、物流體系等一系列環節為你服務,你不需要為了買一雙 Timberland而跑去美國,點幾下鼠標,然后就坐在家里等著收貨即可。
互聯網創業企業也是一樣,你不需要為了開發程序而專門跑去北京、廣州,只因為那邊似乎云集了全國不錯的程序員、每個月有無數的互聯網講座論壇、在星巴克喝杯咖啡不小心說漏了嘴就會有風投過來搭訕......此時,創業企業更需要的是一個適度的創業氛圍:生活環境優美適合耐心做事、沒有太多浮躁的成功故事、有一定的人才聚集效應、有不錯的學府提 供人才后備支持。
瞧瞧,這樣一看,除了北上廣深,有好幾個城市都非常適合這種初期小而美的創業選擇。
如此看來,把生活環境優美列為創業城市重要選擇項之一,就顯得確實合理靠譜了。
除了互聯網擊破信息和地域壁壘,以及良好的生活環境便于安心做事之外,還有一點因素,讓二三線城市形成了獨有的創業競爭優勢:地域商業氣質的天然匯聚。
比如閩南,服裝和鞋類是傳統生產強項,于是全國知名的此類電商企業云集于此;江浙是小商品集散地,并有著阿里巴巴的示范效應,向來是中小規模電子商務創業企業的首選;珠三角,有電子器件世界工廠為依托,一直是致力于軟硬結合的互聯網創業者們的偏愛之地。
傳統的房地產業有句老話:“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傳統行業,要看住人流、客流、資金流,就要搶到好地段,因為只有占據一個城市最繁華的中心,它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影響輻射到 最大的范圍,但也僅止于這個城市內而已。
移動互聯網卻不一樣,地段對于創業者而言,并不十分重要,在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到達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你的任何一個客戶,即時提供你的產品或服務,只要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你本身就是最佳地段!再往后的發展,我們很可能會看到無數的新興移動互聯創業企業在具備以上特質的二三線城市凸顯,他們提供的服務針對更加細分的市場,輻射的范圍卻遠遠超出其所在的城市,并極有可能成為該細分市場的全國冠軍企業,就好像在廈門的XX(為避嫌廣告,隱去名稱)。
哦,差點忘了,最后還有一點,要有一個非常“懶”并愿意做甩手掌柜的政府,當你只有在需要了解行業政策的時候你才會想起他的存在。
所以,移動互聯的創業小伙伴,在興沖沖地投奔一線大城市創業之前,不妨先安靜地看看天氣預報,找一個沒有霧霾、環境優美而且創業氛圍還不錯的城市吧。
下一篇:人社部稱大學生創業率僅1% 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香港人為什么不愛互聯網創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