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微信2018年數據出來后,吉米估算了下,自己的微信年齡竟有五六年了。
而在島臺灣人中微信年齡擁有這個數字的,并不是多數。
“啊之前就是和來臺交換的大陸生瞎聊用,現在女朋友是廣東的,就一直用著啊。
”LINE是臺灣地區年輕人使用的即時溝通主流APP,而前期溝通采訪時,除了授課忙碌外,吉米的微信卻總是秒回,這一點讓我們好奇。
吉米是臺中一家少幼兒足球學校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當地一家足球俱樂部的發起人之一。
當問起學校規模和大致情況時,吉米告訴我們:“教練團有10人,很多是兼職的大學生,但都有教練證。
學生年齡從2.5歲到22歲都有。
因為臺灣足球的硬體設備不夠,我們幾個人就籌了200萬新臺幣(約44萬人民幣)在臺中的南屯區建了一個球場。
”包含兼職大學生共10個教練、一間用于室內上課的鐵皮屋、一個價值200萬新臺幣的場外球場,吉米的創業故事就這么開始了。
吉米還告訴我們,類似的“微創業”是身邊在臺創業的主流模式。
1.從電影幕后到足球先生 今年剛好30歲的吉米,和所有的臺灣人一樣出生年份有兩個:一是公元紀年的1989年,二是民國紀年法的78年。
遵循當地兵役制度,26歲的吉米從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的電影專業畢業后就去了附近某個海島上服役。
2014年服役后,吉米在一家影視公司干著電影剪輯后期工作的同時,兼著與幾個熱愛足球的小伙伴,創立了一家足球俱樂部。
以此延續大學期間的生活方式——電影和足球依舊是他的生活重心。
“大學期間在一個球會做兼職教練,就是教小孩子踢足球。
但是,一堂課一個小時才400新臺幣(約88元人民幣),實際上一小時一堂課,在市場上大約是1500新臺幣(約330人民幣),而我們所負責的事是差不多的,其中大部分都讓球會抽走了。
”吉米離開電影行業,全職教小朋友踢球,收入和薪資并不是主要原因。
據臺灣當地媒體三立新聞網報道,原本從事會計的衛政男,因為興趣投入足球教學,一開始除了“只有小貓三兩只”外,還有大半年的“黑暗期”。
“黑暗期”中,衛政男一個月的收入大概在1萬多新臺幣(約2200元人民幣)。
(衛政男放棄會計共工作投入教學,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和衛政男一樣,促使吉米全職加入幼少兒足球教練行業的原因,便是興趣和喜好。
“我的第一夢想職業是職業足球教練,離開電影行業就是為了專心教球。
”而從電影后期跨越到組建足球俱樂部和少兒足球學校,帶給吉米的改變,似乎只停留在曬得如同奧巴馬的膚色和發炎不斷的嗓子、膝蓋上。
“我現在固定的是帶一個過小校隊。
早上7:50到8:30有一堂課,下午4點到6點也有一堂課。
因為之前俱樂部打球賽獲得了一些成績,所以和一個國小有合作,讓我帶他們的校隊。
”除了帶國小的校隊,白天中間空余的時間他還會再帶一個2.5歲到6歲的幼幼班,晚上也會接一些課后的班,很多時候到家都是晚上10點之后了。
說到這里,吉米還拿出手機熟練地打開了微信運動,“有點累,扣掉手機沒在身上,從早跑到晚,估計每天都走15000-20000步。
前陣子膝蓋也發炎了,站著就會痛。
”他還告訴我們,和學校合作的項目收費會比較少,一小時只有600元新臺幣(約132元)。
促使他愿意繼續堅持的原因很簡單, “做工作,一是熱情,二是成就感,先有熱情,后才能有成就感,而熱情直接決定這是不是你想做的事。
哪份工作都不容易,都會辛苦。
”這個理由竟然有些雞湯的味道。
2.臺灣“留守”青年 1992年出生的孟哲,在朝陽科技大學就讀企業管理專業,大學期間就開始各處打工,2015年畢業后從事過多種工作,如物業管理、豪華飯店式管理、鞋業銷售、場地出租規劃,孟哲的工作經驗大多集中在服務業。
除了是相互不識的大學校友關系外,孟哲和吉米還有一個共通的特點——父輩都曾有外派經歷。
吉米幼時,爸爸就被外派到日本,全家在那生活了數年,而孟哲的爸爸則加入了“西進”的大部隊,常年駐扎在大陸。
“相對臺灣,大陸就是在西邊,所以我們管去大陸的人叫‘西進者’,而這兩年‘西進’的人越來越多了。
”吉米告訴我們。
近幾年,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和兩岸三地政策的逐步放寬,創業者“西進”大陸創業、臺企在大陸設廠、大陸企業高薪挖臺籍人才,成為一個大趨勢。
普遍來看,外派員工的薪資待遇均高于臺灣當地員工。
(臺灣招聘平臺indeed截圖)據臺灣當地104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曾主動應征離島外派工作或想被外派的工作求職者,2016年全年超過13萬人,其中想到同文同種的大陸工作者為最多,想要向南到東協各國工作者居次。
(數據來源,臺灣主計總處)據當地媒體《天下雜志》節目曾做了一期專題報道,其中發布了一組數據,臺灣2300萬人中,近一成人員被外派,島內留下了眾多缺少或父親,或母親、或妻子、或丈夫的“留守家庭”和“留守兒童”。
時過境遷,當年的“留守兒童”已經成長為青年,而他們依舊在尋求突破,甚至不自覺間又走上了父輩來時的路。
廣西師范大學桂臺合作研究中心與臺灣 4所大學不同層級學生中開展“臺灣青年赴大陸就業創業意愿及影響因素”問卷調查,調查數據顯示:愿意來大陸創業的人數占總樣本的29%,不愿意的占19.8%,51.2%的人持觀望態度,其中有意愿赴大陸創業的青年多來自臺灣北部地區。
兼職打工、正式工作多年的孟哲,總結了自己選擇工作的原則:“哈哈,干什么工作都不輕松啊,累點沒關系啊反正存到錢最重要。
” 實際上,近幾年受臺灣經濟大環境影響“存到錢”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BBC中文網中,臺灣媒體人曾撰文表示,臺灣薪資待遇不如北京、起薪低于其他地區、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距也正在拉大、最低月薪"重新回到17年前水平"。
2017年年底,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最新的統計報告,報告指出:臺灣的全體工作人口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月薪低于3萬元新臺幣(6667元人民幣)。
根據中國智聯招聘公布的報告,中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資是7599元人民幣(約34195元新臺幣),香港是大學畢業起薪14800港元(約54760元新臺幣)。
實際上,工作存錢并不是孟哲的追求和夢想。
看著身邊不少去澳洲打工旅游的朋友接連回臺灣后,孟哲也萌生了這個想法。
“今年年底去澳洲,預計去一到兩年,去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體驗下不一樣的國外生活狀態。
”據了解,在臺灣擁有穩定工作財力證明,且31歲以下的人,都可申請去往部分國家打工旅游。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年齡階段做出這個選擇有些匪夷所思——畢竟已經工作數年,且打工旅行并不能為以后找工作或簡歷增添什么實質性、臺階式的跨越,耗費職場上升空間最大的一兩年投入其中,似乎“性價比”不太高。
當我們試探著問出“從澳洲打工旅行回來,會有去什么改變么?”后,孟哲理所當然地告訴我們——世界觀會不一樣吧。
《天下雜志》在做臺灣創業不易的相關選題時,列出了來自臺灣人力銀行的一組數據,并總結了一個“很臺媒”的標語——青貧族夢想脫貧。
數據統計,70%臺灣人渴望創業,創業理由中,想增加收入占69.5%、工時自由占52.5%、興趣和嗜好占39.7%。
(臺灣媒體《天下雜志》視頻截圖)當地媒體據該統計分析表示:臺灣青年人中的創業潮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長年低薪、高工時,創業成了“避風港”而已。
創業也好,外派尋求高工資也好,在臺灣經濟萎靡的大背景下,安心留在臺灣的年輕一代,似乎越來越少。
3.“你可能不是獨角獸” 與大陸風風火火的“雙創”氛圍相比,臺灣地區對待創業似乎選擇了一條相對“穩健”的路。
“我身邊的創業項目,大多數算是‘微創業’吧。
”在被問及身邊創業氛圍和模式時,吉米告訴我們身邊不少創業者都從事文創或品牌行業,“這類創業,你看投入比較少,比如一家奶茶店開業,幫他們包裝一下弄點文藝的元素什么的。
”2018年年中,臺灣地區首次針對全島范圍內創新生態圈進行調查的報告公布,這份報告由臺灣經濟研究院、臺灣青年創業總會、臺灣中小企業總會以及行政新創基地共同調查完成。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受調者創業項目行業占比分別為:批發零售業15%、資訊及通訊傳播業11%、制造業11%、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11%,電子商務9%、平臺服務9%、其他服務業8%.......(數據及圖表來源2018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從上述數據中能發現,臺灣地區的創業項目基本集中在餐飲、零售及各行的服務業中。
而大陸熱火朝天的科技、互聯網、電商等創業領域,在臺灣創業項目的占比中并不高。
2018年上半年,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經濟平臺執行長唐永紅教授在《臺灣研究集刊》中發表了一篇關于臺灣地區第三陳燁勞動力吸納能力的研究。
數據顯示,2017年臺灣地區第一產業就業比重4.90%,第二產業就業比重35.79%,第三產業就業比重59.30%,是吸納勞動力的主力。
從1981年至2017年的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在臺灣地區的產值結構、就業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另外,唐永紅教授的該研究中還細化了臺灣地區第三產業中具體的行業的就業占比,如批發零售業17.05、運輸倉儲業4.04%、住宿餐飲業6.6%、信息通訊傳播業2.05等等。
(臺灣地區第三產業內部的產值占比、就業占比等數據表部分)而這些數據,與《2018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中創業產業分布數據相吻合。
從這些占比較重的行業中能看到,To B模式較少,大多集中在針對C端的模式,而這些模式一般都擁有分散不集中、規模化困難等特點。
另外,根據《2018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顯示,在317個有效樣本中,僅有178個創業者已經登記成立公司。
(數據及圖表來源2018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根據臺經院Findit平臺統計,2015-2017三年間獲投的創業項目數量下降,2015年85件,2017年僅77件。
從該圖表中能看到三年內,在獲投數量減少的同時,獲投金額和估值在顯著提高。
(數據來源:臺經院)甚至在報告中出現這樣的描述——雖案件數下降,但時整體獲投之金額卻亮麗成長。
而這樣的數據,對大陸的那些正在風口和資本中翻涌的企業來說,也就那樣吧。
實際上,這也不能怨臺灣地區的創業者或投資人。
以臺灣僅有的2300萬人口基礎來看,如臺灣創業者想要效仿大陸或美國輒數千萬的估值游戲,用戶流量將成為最大的限制。
好好考量如何為你的幾百萬用戶服務,如何進行私募基金或許更適合臺灣的創業。
臺灣當地媒體《數位時代》曾發文表示,創投和傳統私募基金最大的差別在于創投不會像私募基金一樣等你慢慢經營、拓展店面、每年業務成長10%,搞個私募二十年永續經營。
創投的模式在于投資高風險與高報酬率的新創產業,一旦商業模式奏效便可以在算時間內快速擴張,投資報酬率是上看至少十倍、二十倍。
從這點來看,其實很多臺灣的新創公司是不太可能走大陸那些科技創業企業的爆紅模式,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反而需要回歸私募基金的思考方式。
作者直言,對臺灣地區的創業者來說,大陸新創沖到上千萬用戶都還在虧大錢的故事,主角不肯能會是你。
當保守務實成為媒體、社會對創業者的叮囑后,不少臺灣創業者選擇“西進”同文同種的大陸。
4.創始人也得撿狗大便 2017年,吉米在臺中買了房,開始了每個月還房貸的日子。
就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在為球場發愁時,幾個合伙人也并沒有考慮引入投資,二是直接從各自的口袋或家人處籌錢建了這個球場。
“臺灣的硬體設備不夠,球場數也不夠,一些學校的球場也不會對外開放,之前這種時候我們會去公園的草地教球。
不過會被檢舉啊,畢竟公園有很多人都要用,所以我們幾個才一起籌錢造了自己的球場。
”在解釋為何要建球場時,吉米這么告訴我們。
“對了,你知道我們沒有球場,偷偷在公園教球時,每天你猜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吉米神秘兮兮地問道,“哈哈,第一件事,是去公園的草地里撿狗大便!”對吉米來說,不如意的事不止是在公園教球時撿狗大便、被人投訴檢舉,還有每天不定時就會發生的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障礙。
“干!家長真的太機車了!”說到家長問題時,吉米竟然在一句話中連爆了兩個臺式粗口,“比如有個上國小一年級的小女孩,來參加訓練,但是你知道么,她的阿嬤(奶奶)跑過來說太曬了,直接把孩子帶回了家!還有些孩子運動的時候,摔一下、擦破皮是很正常,他們也一直在念。
啊受不了……”在溝通中能發現,對于這些遇到的問題,吉米的心態還是比較樂觀積極,“就是因為喜歡才做的,不過想做的事情中,一定會遇到不喜歡做的事情。
”確實,從0到1后的創業者,在成立了創業團隊、注冊了公司、開始了日常運營之后,還是需要面對許多問題。
《2018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創業家們認為自己面臨最大的挑戰分別為資金的可取得性(33%)、市場景氣(20%)以及人才招募(16%)。
除去市場大環境等不可控因素,資金和人才招募,是新創企業最大的挑戰。
(數據及圖表來源2018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其中,募資、引資是臺灣新創企業最關注的議題。
調查顯示,近7成創業者第一筆創業資金大部分來自自有資金、親友借款與行業貸款等渠道。
實際上,就算是肯拼的創業者,在臺灣的存活率也并不高。
臺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在臺灣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九成;能撐過前五年的創業家,只有1%,也就是陣亡率達到了99%,比美國、新加坡等地還要恐怖。
確實,無論是臺灣地區的創業者,“西進”的創業者也好,還是大陸本土的創業者,對大部分的創業者來說,創業這件事落到每天處理的細節上時并不是一件風光的事——道路漫漫,不如意事常八九。
又要還房貸,還有建球場的投入,這樣的經濟狀況卻沒有成為吉米的問題,“投入的款還沒有賺回來,但是只要把手上的事做好就不會焦慮啊。
” 5.愛拼才會贏和小確幸 1988年,由陳百潭作曲填詞、葉啟田演唱的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收錄在同名專輯中正式發行。
唱片甫一發出,立刻走紅,唱遍了臺灣的大街小巷,更唱遍了大陸的大江南北。
“打拼”成了社會用語,激勵人們向上的奮斗精神,慢慢的在大陸、東南亞甚至連美國等華人圈中流行開來,成了臺灣創造經濟成就的精神口號。
專輯發行前,葉啟田與陳百潭探討這首歌該如何演唱時,就有預感:日后一定會流傳開,因為他一看到詞就倍受鼓勵,尤其是它的激勵精神,有催人向上的意境。
實際上,《愛拼才會贏》大范圍的迅速走紅,并不是偶然。
就臺灣當時的背景來看,社會剛剛開放,就是所謂的“解嚴”,人們都有在事業上奮斗一翻的想法,所以在開放初期與人們的心態吻合。
上個世紀90年代,大陸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整個社會蓬勃發展,人們對前途雖然迷茫但充滿希望,到處充滿積極向上的奮進和打拼的熱情,這首歌也是當時人們生活心態的真實寫照。
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曾經首先輸出“打拼”口號的臺灣,變成了如今的“小確幸”。
近幾年,由著名作家村上村樹提出,主張“微小而確實的幸福”的小確幸,成為臺灣人的標簽之一。
問吉米,對“小確幸”怎么理解的。
“平凡中年的幸福吧,就像一件很久沒穿的衣服,有一天拿出來穿,掏了掏口袋,突然發現100塊錢。
就是這種感覺吧。
”說完這些后,吉米又掏出手機,“小確幸一詞的意思是心中隱約期待的小事剛剛好發生在你身上時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與滿足,出自村上春樹的隨筆……”照著手機屏幕,將標準答案讀了一遍后,吉米笑著說,“你看,我和說的差不多。
”2017年10月5日,臺灣最高研究機構“中研院”在臺北發表研究報告《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該報告中指出:當前臺灣經濟面臨巨大挑戰,經濟增長率減速過快,近10年平均增長率已降至3.82%;名義居民所得也相對較低,薪資年增長率驟降只剩下1%,讓800萬勞工對經濟增長完全無感。
臺“中研院”院士、經濟學家王平在記者會上表示,臺灣經濟面臨法規僵化、環保評估難過關和兩岸關系不穩等三大問題。
他擔心,未來十年臺灣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基本含義指:鮮有中等收入的經濟體成功地躋身為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往往陷入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人力成本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制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
從臺灣近幾年經濟發展萎靡、最低月薪“重新回到17年前的水平”等狀況來看,確實有些許“中等收入陷阱”的跡象。
就像《愛拼才會贏》火遍大江南北,有其特殊的經濟背景一樣,現在所追求的“小確幸”也是大背景下的產物。
聊天的最后我們問吉米,是否會來大陸創業時,他告訴我們:“啊我女朋友在廣東有去過幾次,不過具體還沒想過,先把現在手上的踏踏實實做好了再說吧。
”小確幸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愛拼才會贏,或許并不矛盾。
下一篇:傳北京創新產業投資公司將建首只基金:規模超百億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雙創”為什么要升級?該如何升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