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每一個投資機構都有一張自己的“創業黑名單”,上面寫著絕不會再投的創業者的名字。
每一個投資機構投資的標準不一樣,對黑名單的標準也就不一樣。
所以,當險峰長青的李黎,在小飯桌的創業大會上,當著臺下幾百名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面,問經緯中國的張穎,能否交換各自的創業者黑名單時,張穎說,不。
因為“這種東西是個人的思考,有可能完全不對。
”這些思考,大抵是和道德相關的,比如數據造假,或者融資時臨時放別人的鴿子。
金沙江的朱嘯虎提到,曾經有創業者拿到了金沙江的投資意向書,去找另外一個基金要融資,然后又跑過來希望金沙江把估值提高一倍。
最后兩家投資機構都沒投他。
投資機構心里有一個小黑本,創業者心里也有一筆賬。
投資機構不分享“黑名單”,多半是出于道德的考慮,自己認為是不道德、不該再投的,別人看來也許是能接受的。
畢竟花花世界,各花入各眼。
但是,把“黑名單”公布出來,則無異于把創業者逼上絕路——以后,他可能再也拿不到融資了。
創業者心里的帳,我用百度谷歌了一下,幾乎沒有什么公開的報道。
也許,在創業者心里,忌憚投資機構的淫威。
但創業者最痛恨的應該就是那些簽了協議,卻遲遲不肯打款的機構,以及動輒逼宮創始人了。
在創業這件事上,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公認自己是不如創業者的。
要是我做得比創業者還NB,我干嘛不自己去創業,投什么資。
藍馳陳維廣跟我說過,一個成功的投資回報是不如一個成功的創業的,“一等人創業,二等人投資”。
如何不栽在投資機構的手里,有個著名創業者,也就不提名字了,免得他被股東罵,說,每次和某著名投資機構簽TS(Term Sheet 風險投資協議)前,都會要求對方先繳納一大筆保證金。
因為,在雙方有了意向后還沒簽TS前,創業者一般再和其他投資機構接觸是有違道德的,而投資機構最后不投的幾率也很大。
而打款這件事,卻是和市場風向相關的。
2014-2015年,資本狂歡的時候,投資機構往往在協議還沒有簽TS的時候就先把錢打到了創業者的賬上。
這樣的結果,就是投資機構賠了個七七八八,控訴遇到騙子創業者的不在少數。
到了資本寒冬,風向逆轉,現在見投資人沒有三個月的時間不可能拿到錢,而TS的毀約率在30%以上。
投資人從來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碳。
張穎會經常提,經緯時和創業者站在一起的。
但是他會強調,投資就是生意,生意就是在商言商。
那些正在苦苦掙扎,或者已經鎩羽而歸的創業者,心里想的往往是,如果我再拿到一筆錢,我就可以怎么樣。
但是,你見了那么多的投資人,卻都無動于衷。
而老股東們。
寧愿讓之前的資金拜拜泡湯的,也不肯出手相幫,為什么呢?他們已經算的清清楚楚,市場潛力,對手的能力,公司的能力,團隊的能力,他們都算過了。
基本上,給你錢,你也沒有贏的機會。
但公司現金流的困難,不等于沒有機會。
我采訪創業者(公司已經過了C輪甚至IPO的,仍然在快速發展的),總問他們一個問題,如何度過最困難的時刻——他們每個人都遇到過這樣的艱難時刻,在現金流快要斷裂的時候,他們沒有跟投資人吵架,而是忍痛員,控制先進流,創始團隊不再拿工資,想辦法賺錢。
2012年,北森因為之前對市場的樂觀估計盲目擴張,準備做大再融資,但銷售擴大了產品卻沒有賣好,一年虧了近2000萬,銀行貸款就1000多萬元。
北森創始人紀偉國見投資人,對方說,你這個狀況,沒有人會投你的。
紀偉國能怎么辦呢?急的直掉頭發,大規模裁員,調整業務想辦法賺錢,并且從銀行貸了一筆錢,1500元。
在最后的關鍵時刻,經緯和紅杉出手,又投了一輪。
他們這個時候出手,肯定不是出于道德仁義,而是看到了北森團隊的抗壓能力,和賺錢的潛力。
還是2012年,業務沒跟上融資不順利的趕集網,撤掉了所有的廣告,員工從1600裁到了900人。
楊浩涌說,當時賬上已經快沒錢了,連續三個月銷售額下降。
他跑遍全國去融資,沒有一家VC愿意投錢,只能不停收縮。
既然掙不來錢就控制成本、砍人、砍預算,開會的主要事情就是看看電話費打了多少,快遞費打了多少,能不能再便宜一點,復印費能不能再省一點。
人工加運營成本從2000萬元降到800萬元。
“錢不是最大的困難,錢總是有辦法解決的。
該裁員的時候,就要忍痛,下定決心去裁員。
裁員并不代表就會失敗,只要活下去,就有機會再長起來。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收縮,停掉廣告的決定。
陳維廣是楊浩涌的早期投資人,也是徐易容的投資人。
他覺得,遺憾的就是當時美麗說嗨購大規模投放沒達到預期的時候,沒有即使的把徐易容拉住。
但是,在他看來,徐易容依然是一個值得再投資的創業者,而不是在不投的小黑本上的。
空空狐創始人余小丹在資金接近斷裂的時候,看到了三個選擇:找老股東要錢,招新的投資人,借錢度過危機再裁員。
但是她沒有看到第四個,裁員控制支出。
其實,這條路,之前投資人給她指過:停掉市場投放。
但她不愿意。
業務沒做好固然是讓投資人的放棄空空狐的原因,但最重要的也許是他們的團隊。
一個一發不出工資就鬧離職的團隊,大概任何一個投資人也不敢投。
什么是好的團隊呢?好贊(Nice)創始人周首(我也有可能記錯了人),說他在轉型做nice之前不得不裁員的時候,團隊的員工紛紛表示愿意不拿工資留下來。
楊浩涌也說過,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幾個人就不拿工資,等到投資到賬的時候公司已經賺錢了。
一個能夠聚沙成塔,有凝聚力,能抗呀,千方百計能賺錢的團隊,永遠都不會出現在創業“黑名單”里吧。
《黑客與畫家》的作者、Airbnb的早期投資人、Y Combinator的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第一次接觸到Airbnb的時候,說“他們的點子糟糕透了”,但還是給了他們一筆2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因為三個創始人在創業最困難的時候通過制作的奧巴馬早餐麥圈賺錢維持——當時奧巴馬正好競選總統,他們把要幾美元的早餐麥圈改成奧巴馬早餐麥圈賣到40美元。
格雷厄姆覺得,有這種變通和毅力,他們的項目不會死。
人們說,創業者和投資人,就像是男女朋友。
恩愛,吵架,翻臉,都是常見的事。
有些人喜歡弄到人盡皆知,有些人選擇低調處理。
如果你找對象,你愿意選擇哪一種呢。
下一篇:所謂的自主創業 ,80%的都是扯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最適合創業省份排名出爐 東部沿海省區是大眾創業的第一集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