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和北京隨便找一個燒烤攤幾乎都能聽到有人在聊創業不一樣,身為六朝古都的南京卻被人稱為“互聯網創業沙漠”。
可南京在各種中國創新城市排名上都位居前列。
這種矛盾的現象讓從未去過南京的黑馬哥對這個城市產生了很大的好奇。
借著2015黑馬大賽南京城市賽的機會,黑馬哥通過兩天的實地走訪試圖找出這個矛盾現象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新一線城市”代表卻是互聯網創業沙漠?根據百度百科的資料顯示,南京在高校數量和人才資源及科研力量上,僅次于北京、上海,優于廣州、深圳。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優質高校,每年向南京輸出大量的人才。
同時,南京的一個優勢產業是軟件開發服務業。
華為、中興在南京設立了研發基地,僅這兩家的科研技術人才就近3萬左右。
在位于南京市雨花區的中國(南京)軟件谷里,規劃面積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著超過600家軟件企業,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2014年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1330億元。
近幾年,在多個雜志或機構評選出的中國創新城市排名中,南京基本都排在前五,屬于“新一線”城市的領頭羊。
但看過這么多對南京產業、人才和創新能力的資料之后,矛盾出現了。
這只經常出現在各類城市創新排行榜上的“領頭羊”,竟然被人稱為“互聯網創業沙漠”,比不上緊鄰的杭州,也比不過天府之國成都。
在向南京飛馳的高鐵上,黑馬哥望著窗外的夜空,一時難以解開這個困惑。
六朝古都滿是悠閑卻沒有阿里巴巴第二天一早,黑馬哥就迫不及待地向南京的同事發問,“為什么南京被稱為互聯網創業的沙漠?”同事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被這么一問,她沒有立即回答,只說“你去南京城里逛逛看。
”南京確實很舒服。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在南京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繁華和安逸隨著歲月深刻地積淀到南京752平方公里的土地和800萬南京人身上。
習慣了北京的擁堵和匆忙,南京街頭的行人不疾不徐,悠悠地或坐著或走著。
或在公園遛鳥、街邊下棋,或是一桌撲克圍上一桌人。
秦淮河夜色的柔美和玄武湖畔行走的人群在千年之后現世的南京,仍顯得悠閑、安穩。
黑馬哥在采訪了一圈創業者和政府官員之后,聽到了一個十分熟悉的公司名字——阿里巴巴。
因為杭州有阿里巴巴,在阿里的帶動下,杭州的創業氛圍近幾年特別好。
“為什么杭州能做好?阿里巴巴把人聚了,那邊出來的人現在都創業,投資人就過去了。
政府一看這個情況,支持力度也上來了,整個氛圍就起來了。
”南京本土創業者、戶外旅行應用驢江湖創始人丁二華這么理解杭州。
黑馬會南京分會會長史剛和丁二華的看法是一樣的,杭州有阿里巴巴這個帶頭大哥把創業氣氛搞起來了、資源也有、人才也不缺,所以杭州的創業就火了。
但細數南京的大公司,全國知名的、面向消費者的只有蘇寧和途牛兩家。
但蘇寧還是傳統的零售企業,并不是純粹的互聯網公司,向云商轉型也是這兩年才開始的事,在互聯網創業的帶動上并無太大作用。
途牛上市至今也才一年多時間,本身的體量還不足以帶動起整個南京的創業熱潮。
所以,一個城市的創業氛圍和大公司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而恰恰南京沒有阿里巴巴,沒有百度,也沒有騰訊。
但南京有華為、中興這兩家在全球通信產業領軍的企業研發基地,3萬多技術人才無疑為創業提供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儲備。
可在中興工作近十年后出來創業的丁二華認為,華為和中興實際上束縛了南京的創業大潮。
“中興華為實際是阻礙了南京的創業氛圍。
為什么?中興華為其實在南京積累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每個企業有一兩萬,但是本身的企業是傳統行業,相對又保守,分工又比較細,這些人集中在里面之后,其實待遇又不差,導致了出來又沒有勇氣,不出來慢慢就被消磨掉了。
”這實際上揭示了南京創業氛圍淡的另一個原因——產業狀況。
雖然僅軟件谷一地的企業產值一年就有1330億,技術人才15萬,但其本質上還是傳統的軟件服務業,面對的都是企業客戶,做的是拼技術實力和大客戶資源的事情,即2B的事情。
而現如今火熱的互聯網創業大軍里,大部分的創業項目都是面向C端用戶,即廣大消費者的。
在怎樣搞定消費者上面,華為、中興的高級技術人才們并沒有這個基因。
他們知道怎么為企業研發出一套牛逼的解決方案,卻很難搞清楚女性用戶和男性用戶在打開一個App時注意力會更集中在屏幕的哪個區域。
技術人才一畢業進入華為、中興工資就將近1萬,工作5年、10年后年薪在20萬左右,又處在南京這個文化特別古典、安逸的城市,可想而知就業相比于創業在南京人的心里優先級要更高。
而以上種種的作用,也使得天使投資人、風投在南京很少找到。
一個南京創業項目在面對資本時,經常要考慮的問題是,把公司從南京搬到北京吧。
創業沙漠上也開始出現綠洲要把公司從南京搬到北京的問題丁二華在找投資時也遇到過,但他不打算搬,并且堅定地表示要留在南京做驢江湖。
“我在北京去找錢,天使會說你搬北京來,我可以投。
我說好不容易在南京,我還想在南京豎立一個標桿,還有這種情結在里面。
南京其實還沒有一個大的互聯網企業,我們也想做起來,做起來其實有這種效應越來越多創業的人都來,你至少可以把南京的氛圍搞起來。
”丁二華說。
南京今年的創業氛圍相比以前確實好了。
根據黑馬哥的了解,南京政府以前設立的孵化器都在板橋等偏遠市郊地段,周邊資源很少,創業者不愿意去。
今年僅軟件谷一地,就有黑馬孵化器、黑馬全球路演中心、36氪等全國知名的創業服務機構進駐,地點位于軟件谷核心區。
只說黑馬哥的東家單位黑馬孵化器和黑馬全球路演中心這兩個場地,都是軟件谷政府方面無償提供的。
它們所在的地方也被命名為“江蘇創業大街”。
南京軟件谷科技人才局的一位官員在接受黑馬哥采訪時也說,“原來政府更多地扶持有門檻的科技型企業,都是在孵化器里面,達到一定的條件才扶持。
”現在政府也變得開放,在資金、政策和項目包裝宣傳上都在傾向于草根創業項目。
到今年年底,軟件谷一地的眾創空間數量將會有13家左右。
丁二華以前在中興的同事也越來越多地走出來創業,曾經可能束縛南京創業大潮的華為中興也慢慢成為一個重要的創業人才輸出基地。
僅從黑馬會南京分會來說,成立一周年,目前的黑馬創業者已經達到130多人的規模。
在黑馬大賽南京城市賽結束當晚的廣場創業火鍋趴上,上百位創業者圍坐在沸騰的火鍋桌前,興奮地聊著各自的創業經歷。
就像種種因素作用使得南京在過去幾年落后于杭州、成都的創業潮流一樣,如今南京漸漸火起來的創業氛圍也是由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促成。
在李克強總理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之后,南京政府的態度也開放了,進駐的如黑馬會、36氪等專業創業服務機構也很擅長點燃創業者心中的火焰。
人心有了,投資人也在慢慢跟上,漸漸地,南京創業的風潮就要吹起來了。
南京創業的成功率要高一些、穩一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仍然沒有被改變。
南京的優勢產業仍集中在傳統行業里,仍然沒有出來一個BAT量級的帶頭大哥引領南京的風向,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運營人才仍是南京創業者急缺的。
引用科技人才局官員的一句話:“現在南京在互聯網創業這塊還在積累的階段,很多行為還是跟著風口走,還沒有創造一個風口。
但是我們感覺成功率相對要高一些,穩一些。
”這就是黑馬哥在南京3天所感受到的這座“六朝古都”的創業特點——穩。
如果說南京錯過了過去3年中國互聯網創業的風起云涌、千軍萬馬,那在接下來的資本寒冬中,如丁二華這樣有十年技術經驗的前中興員工和黑馬會會長、買哪兒網創始人史剛這樣從成功的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的二次創業者,他們會用自己的積淀和優勢去走好這段可能掙扎卻也更看重實力而非PPT的新創業階段。
就像南京這座“金陵帝王州”給人的信任感一樣。
下一篇:深圳大眾創業氛圍漸濃 18個基地帶動1.4萬人次就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李克強:建立六百億元國家中小企業創業發展基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