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 胡涵Marvin 來源:壞雷達(ID:badradar) 1 許多媒體人圈子混久了,會產生一種奇怪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監督者會開始同情被監督者,以至于混淆是非,無法做出準確客觀的判斷。
換成此地術語,這就叫,媒體人倒在了公關話術的糖衣炮彈之下。
比如說,程苓峰突然發了一篇公號,以罕見的怒氣來人身攻擊《財經》的一篇報道。
理由是,說財經雜志是小丑。
有一些有點道理,比如說,說商業媒體不應該骨子里是“成敗論英雄”,連續挖墳對創業者不夠尊重,“虎落平陽被犬欺”等等,媒體要帶點人文色彩等等。
但這些觀點用錯了地方。
媒體的首要使命是挖掘真相,事實主義大過天。
哪怕說出來的事實讓人難堪,那也沒辦法。
更何況,ofo淪落至此,難道不是一個極為值得研究的商業案例?一個浪費了數十億美金牽扯數千員工和拖欠無數押金的公司,難道不應該有人對此負責嗎?媒體不去尋根究底,難道還要繼續鼓勵創業者飛蠅撲火? 2 過去幾年,創業者和創業公司都在媒體上獲得了巨大的輿論豁免權。
輿論熱衷看到挑戰風車應戰巨人的故事,在逆襲與顛覆的神話里,公眾會自動代入命運改變的憧憬,媒體也期盼著新生代顛覆舊體制。
而在一定意義上,這些是對的。
創業公司先天孱弱,面對體制和傳統勢力,很多時候,這是一場不平衡的戰爭。
站在弱者一邊,是一種輿論正義。
程苓峰的批評,也是站在這一視角之上,因為我們要鼓勵創新、鼓勵勇敢的失敗而不是猥瑣的守舊。
遺憾的是,這套體系又是建立在一廂情愿的價值觀想象之中。
因為這里的創業公司其實多半都沒有真正的價值觀,他們所信奉的,與淺薄庸俗的商業媒體所信奉的別無二致:一切以物質成功為最終標準。
一旦進入成王敗寇的標準里,大家的吃相,其實都不太好看。
3 戴威和ofo,其實是幾個年輕人先輸給了自己的幼稚、欲望,繼而又敗給了圍繞著野心和勢利撲上來的江湖潛規則。
ofo遭遇的挫折,是中國互聯網創業江湖所有丑惡面的集中爆發。
比如,過度依賴資本,而不是修內功。
有大量的創業者以為,只要敢撒錢,搞一只地推鐵軍就能再造一個新巨頭。
ofo在資本最充足的時候, 再比如,為了實現用戶增長,繼而吹高估值,一切都處于默許狀態,這也使得互聯網江湖里養成了無數潛規則和惡習。
比如,吃回扣,數據造假、刷單等等。
去年還有個案例,一個校園走出的洗衣服的創業公司,得意洋洋對媒體回憶,為了積攢早期用戶,幾個創始人半夜偷溜進高校的洗衣房剪人家電線。
他們一定以為,只要是為了創業,全天下的洗衣房都有義務為自己讓步。
還有過早形成權力斗爭。
因為可以肆意揮霍,不顧底線,因此,不少創業公司早早地就在分錢的事情上鬧得不可開交,反而忽略了核心業務的增長。
美團王慧文前幾天公開說,中國的新經濟公司除了阿里巴巴,其他的組織管理能力都不過關。
從ofo的情況來看,這個判斷基本上是準確的。
4 資本無節制的涌入、媒體營造的創業明星狂熱、和現實中的造富神話,使得中國的創業浪潮里,出現了一大批不合格的創業者。
之前給一家媒體寫過專欄,我說,創業媒體和創業導師應該反思自己過去幾年的過度吹捧,是否坑害了一批創業者,又讓一批不合格的創業者入局,最終讓全社會為此買單。
前幾天,泰合資本宋良靜在一個演講里也提到一點,說創業公司過去社會化的成本未來會變成企業自身的成本。
比如滴滴在有幸成為中國新經濟公司中第一家遭受如此長時間的檢查整頓的企業之后,這幾天就很老實,提出明年的業務關鍵詞是兩個,合規與安全。
這可以被視為一種社會成本意義上的補稅。
姑且不論補稅正當與否,但至少,滴滴為所有的后來者提了個醒,留給創業者的那層豁免權已經消失了。
馮大輝還跳出來痛罵那些要求退押金的ofo用戶,更是扯淡。
這幾年里,創業公司們挪占用戶押金、忽悠投資人、地方政府和散戶、騙用戶炒幣買p2p的事兒還少嗎? 更別說在一些行業,你原本以為創業者進來是要改變世界,結果他們拿著資本的錢跑進來攪混一攤水,轉身就跑留下一堆爛攤子。
事總要一件一件說,賬也會慢慢算。
一個不那么寬容的世界,即將到來了。
下一篇:創業在春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危機下的轉機,印度或遇創業新機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