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有一種聲音說:焦慮、躁狂,永遠停不下來,是創業者的宿命。
暢銷書作家付遙在小說《創業時代》的楔子中,寫著出自馬云的一段話:“創業就像上山打野豬,一槍打出去,野豬沒死沖了過來。
把槍一扔,往山上跑的,是職業經理人。
子彈打完了,把槍一扔,從腰上拔出柴刀和野豬拼命的,是創業者。
創業者逃無可逃,只能血拼。
”近日,改編自付遙同名小說、由華策影視出品制作的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劇《創業時代》正在熱播。
全劇取材于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歷程中驚心動魄的一些瞬間,描摹了一個風起云涌的眾創時代。
幾位視喬布斯為人生偶像的中國年輕創業者,在強敵環伺的戰局中堅守夢想、銳意革新,雖九死一生,卻百折不撓,創造著屬于他們的奇跡。
題材的稀缺性、內容的現實性、話題的聯想性,讓《創業時代》成為秋冬熒屏的焦點。
一個值得玩味的反差是,當一些觀眾認為這部劇從人設到劇情都稍顯“懸浮”,甚至沖著這一點就去豆瓣打出低分時——絕大多數的創業者以及他們的見證者卻給予了高度認可,表示每每總能被戳中痛點、淚點以及燃點,更禁不住淚流滿面,哭了,又笑了。
作為創業圈的一份子,他們很想借此告訴大家,這是一部被豆瓣嚴重低估的好劇。
真實的創業故事往往比這更狗血、更夸張,因為創業本就是件極其殘酷而復雜的事情。
這世界,終究是被少數像瘋子又是天才一般的人推動前行的,他們與眾不同,也注定成為不被大多數人理解的孤獨著的少數派……這不是一個人的創業故事而是一個時代的創業人生因為《創業時代》,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這樣一類人群——連續創業者。
百度百科給到他們的定義是:成功或失敗地操作過不止一個,是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創業項目或者商業模式的一批人。
據說,中關村創業一條街的廣告牌砸下來,砸到的人里面10個人有8個是投資人,還有2個是CEO,但這10個人都可能是連續創業者。
在這群人中,連續成功的當然是鳳毛麟角,更多的人則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倔強著爬起來。
哪怕被現實的高墻撞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也熄滅不了他們內心的火焰。
郭鑫年,這個富有野心的IT軟件工程師,無疑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個濃縮的符號。
一出場,就是個創業路上的loser形象,妻子和他離婚,公司破產,滿心歡喜帶著“動態密碼”的創意去找洛菲斯談投資,人家卻認為毫無價值。
沒關系,再來呀!然后,才有了魔晶——一個讓商界大佬們坐立不安的現象級產物。
為了這個心血煉就的“孩子”,盡管電腦被競爭對手打砸、差點被惡意車禍撞死、父親罵他是廢物點心、兄弟背叛、投資人幾度動搖、大佬們輪番商業絞殺……都弄不死他堅硬如磐石的信念。
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作者由是回憶起自己的三次創業經歷:第一次創業,兜里揣著幾百塊錢跑到外地找人談判,晚上住在40塊錢一晚靠火車鐵軌的房子,因為夢想整晚睡不著覺,后來事實證明彼時的夢想不過是個笑話;第二次創業,公司賬上只剩3000塊錢,召集員工開會的時候哭泣到失控,有些員工說不要工資也要繼續跟著干,可是,于心何忍賠上他們的當下與未來?如今為了心中的執念,還是選擇了更為艱難的創業路途,“其實,創業不可能只是一次、兩次,它更像一種狀態,像一種人生,叫創業人生。
”《創業時代》里,第一次交手失敗時,羅維問那藍,郭鑫年為什么會贏?那藍說:“他是屬王八的,咬住了就不撒口,連老天爺都拿他沒有辦法,這就是他為什么會贏。
”劇中郭鑫年的一句話,你可以理解為是喬布斯的中國信徒們對他的致敬,也可以看成是互聯網滾滾浪潮之下,一代年輕人們的時代宣言:“你說咱們這一生,真正擁有過的東西又有什么呢?我想起喬布斯的一句話,當時他被查出癌癥晚期,別人問他,你擔心你的生命已經很短暫了嗎?他說我不擔心,我已經知道了我人生的任務是什么,我就是要用科學技術,用我的智慧,用我的能力,在人類的文明史上,釘上一顆釘子!”是啊,即使前面白骨累累,依然有這些人在踏尸前行。
創業者的身上,閃爍著這個時代最迷人的光。
正是浮夸讓他們出眾郭鑫年有點兒軸、一根筋,是個堂吉訶德式的理工男,同時被一些觀眾詬病為“情商低”“自大狂”“不可理喻”,還有那么點“暴君”氣質。
他性格偏激,一言不合就拍桌子,即便面對好兄弟,也說罵就罵。
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喬布斯也是位集天使與魔鬼于一身的怪才。
據前蘋果Safiri瀏覽器開發負責人Francisco Tolmasky 稱,喬布斯就是一位脾氣暴躁的獨裁者。
馬斯克的性格也好不到哪兒去。
《財經》雜志評論——比起中國創業者們小心維護自己的形象,馬斯克是殘暴的、強大的、脆弱的,但也是真實的,他有著“瘋子”與“天才”兼具的硅谷氣質:“Don’t be nice, be real”。
亦有科學研究表明,這類氣質是創業群體的廣泛共性。
創業者比普通人情緒更不穩定,他們精力充沛、積極進取、富有創造性,但是這些優秀素質的反面,就是輕度狂躁癥。
John Gartner在著作中如此形容——他們就像邊境牧羊犬一樣不得不奔跑,如果你把它們關在家里,它們就會開始撕咬家具。
它們會發瘋,竄來竄去。
輕度狂躁的創業者們,需要忙碌起來、活躍起來。
永遠不甘,始終不滿,沒完沒了的可勁兒折騰。
他們叫囂著要把海水煮沸,要么征服星辰與大海,要么被巨浪拍死。
郭鑫年的雞血語錄,足以讓創業者們連續好多個夜晚都興奮到失眠——“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那才是最大的失敗!“我要上九天攬月,我要下五洋捉鱉!”“五分鐘決定不了的事,我從來不做,重要的事情,都是一分鐘決定的!”“我們是移動互聯網,寧可在臺風里放豬,我也不在鹽堿地里種莊稼,為什么?因為在臺風里,豬都能飛上天去!”郭鑫年還說:“我這個人,就是不懂得克制,知道我最煩哪一句話嗎?平平淡淡才是真。
羊也平平淡淡過一輩子,牛也平平淡淡過一輩子,到最后還不是被別人宰了,也沒看出什么真來。
”正是這種浮夸,讓他們出眾。
自稱從事互聯網行業已經十年的豆瓣網友“魚兒”頗能理解這種感覺:“天才很多都是瘋子,做互聯網的天才更是瘋子中的瘋子。
”當魔晶、狐郵、捷迅三家公司共同去爭取洛菲斯投資機會的時候,所有演員的表現將人們帶入了那個充滿欣喜、無助、驚訝、嫉妒、佩服、欣慰等各類情緒火花四濺的反應場域,那是三撥創業者內心集中噴薄的火山口。
“我看到郭鑫一秒鐘之前還像霜打的茄子一臉的沮喪,看到下載量后的情不自禁的流著淚水演唱《回到拉薩》;我看到高迪、盧卡等人喊著站立,高興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我看到羅維和金城失敗后的沮喪和不甘;我看到溫迪的驚訝和絕望……這段群戲,是我個人目前看到這部劇最好的一個情節”,“魚兒”說,這讓我想起之前一個朋友創業時候的事情,基本和這個如出一轍。
魔晶團隊得到風投后,幾乎所有人都瘋狂揮霍、顯擺,這個橋段被很多觀眾鄙視。
但是“魚兒”想說,“這個橋段反而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瘋子們做的,就是那些普通人想不到他們卻想到了、普通人不敢做他們卻敢做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不理解,只是因為我們不了解。
拋棄那些個人偏見,你或許可以發現世界的另一面。
在小人物的贊歌里找到自己和未來的樣子《創業時代》到底是怎樣的電視劇?在一些觀眾眼里,是存有bug脫離現實的偶像劇,或者充斥浮夸演技的大雷劇,很多人看了幾眼,找到可以嘲諷的地方就心滿意足地關掉,打個低分,罵完演技和劇本,就爽到了。
豆瓣網友“夢囈”卻覺得,無論是自己現實生活中所認識的創業者,還是過去就職過的創新型公司的Boss們,都能在這部劇里找到對應特征。
“夢囈”把這部劇看作是小人物的贊歌——一個和你我都有關聯的眾生像,“也許你是郭鑫年,帶著改變世界的夢想開拓耕耘;也許你是盧卡、楊陽洋,相信理想主義并愿意為之燃燒青春;也許你是那藍,公正、積極,不希望這個世界被舊秩序主宰;也許你是羅維,頂著壓力屈服現實,必須做出違心的事情……這些人物看似離我們很遠,細看其品質,都有生活中的影子。
”網友“七月”以《頭破血流的年代,奮不顧身的我們》為題,表達了對這部劇的強烈共鳴:“我們所選擇走下去的路只會越來越難,直到我們徹底掛掉的那一天。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要很正能量很堅定地說出那么一句:我們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要走什么路,成為怎樣的人。
成為郭鑫年這樣有激情、有夢想、玩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又不能走錯路的人,真的很難,可是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如果你也有夢,你也想要一個不凡的人生,你就別無他選。
”劇中盧卡的原型人物黃何表示非常喜歡《創業時代》這部作品,不僅是因為自己的這一段創業故事被記錄了下來,更因為這部作品想傳達的創業精神。
“創業為夢想者而生,人生也因創業而鮮活。
互聯網創業從來不是幾年前的事,當下仍在發生,每天都有無數有想法的年輕人,會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而成為一個創業者,不斷努力著。
”許多追劇的創業者們希望,更多人可以在這部劇中找到角色的共通之處,被感動到、被激勵到,可以看到自己和未來——不虛度人生,去熱血沸騰,朝著時代的光,去造。
下一篇:如果創業失敗,負債累累又該何去何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時代》不是免費時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