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徐小平老師曾開玩笑的說:創始人為什么說自己是連續創業者?因為前面都失敗了,所以就不得不連續創業!創業是“九死一生”甚至“百里挑一”的事,但真有一部分人,連續創業,連續成功,名副其實的人生贏家。
15年內,他曾參與創立過兩家公司,一個成功上市,一個以9100萬美元被并購,2013年,他開始第三次創業。
對比小鮮肉的90后創業者,作為70后的青壯年派創業者,客來樂創始人王偉冷靜、理性,節湊感極強。
產品如何一步步滲透市場、技術迭代下腳要踩在那些點,他心里隨時自帶“進度條”,不時拉出來刷一刷,看一看。
客來樂創始人王偉事實上,王偉有20多年產品設計及技術開發背景,從事過零售ERP、銀行系統、移動互聯網系統、運營商系統的軟硬件產品設計及開發。
客來樂是他第三次創業了,這是一家為實體零售企業提供客戶連接的數字化服務、營銷及管理系統的平臺。
目前,王偉已經將客來樂的平臺系統和產品,鋪進了近10萬個收銀臺(商家)。
2016年7月,客來樂完成B輪1.1億元人民幣融資。
支付、支付又是支付“剛創立客來樂那會兒,我們就從來沒覺得支付是個生意,支付僅僅是個入口,重要的是以支付為入口,實現的數據積累。
”王偉說。
線下實體零售業受到來自互聯網的沖擊,過去幾年,大家思考的是如何往線上走,現在則是要線上、線下聯動,而對于實體零售業而言,兩個關鍵詞:獲客、留存。
實體零售業的互聯網化,以2012年團購為起點,來簡單的劃分,大致可以分三個時期:第一,團購期——這一時期,線下實體零售業試圖從線上營銷獲客;第二,O2O風潮期——外賣起來了,實際是幫商家增加了新的銷售渠道;第三,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或者其他?究竟會是什么?王偉說:“將是基于大數據收集、分析及應用的精準營銷,為商家提供決策依據。
所以,支付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數據的入口,只有通過入口,才能完成數據的積累。
”過往刷卡的POS機就不能稱為入口,因為僅僅完成了計算,而沒有實現數據的收集、分析。
客來樂互聯網收銀臺,最重要的是實現了“智能聯動”,在不改變原有系統的情況下,將傳統收銀臺提升為互聯網收銀臺。
提供包括電子小票、手機支付等各種互聯網服務,讓實體店與消費者確實連接起來,完成了支付入口數據的后臺收集,為之后的多種互聯網營銷手段推廣,提供了數據支撐。
客來樂產品最早的1.0版本,功能可能更多的集中在支付,隨后隨著版本的不斷迭代,則逐漸建立起支付、數據、營銷、渠道等的閉環。
2013年客來樂創立時,微信還沒有開放支付接口鋪進商家,其實大規模的開始接入是在2014年9月,之后開始進入一個無現金社會。
“微信上做支付是特別好的一件事,那豈不是應該從線下做?”王偉說。
事實上,客來樂是最早和微信合作,實現線下支付入口接入的企業之一。
但微信已經鋪了200萬家商家,體量對比,客來樂的滲透率還很小,“也就是說市場還有極大的機會,但機會不會太多,3~5年,市場就會被瓜分的差不多。
”如何做到前三,或者市場滲透率更多?讓數據說話“手機支付不僅僅是支付,是鋪量,更是營銷、數據、會員,是形成整個閉環,所以我們最初做的時候就是有技術門檻的。
”王偉回答。
他覺得,支付不僅僅是支付,而是要和很多業務場景結合,“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將產品與支付場景中進行了植入。
”“手機支付給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各種接口開發機會,我們聯通收銀臺,所以可以接入各個收銀臺,收集所有用戶的數據,然后直觀的反映出商家的營銷結果、效果。
而客來樂的后臺數據收集后,可以就效果作出分析,提供營銷服務工具。
”以一次促銷為例,對什么店內哪些品類進行打折促銷?優惠門檻如何設置更有效吸引用戶購買?如何增加促銷參與度?王偉說,事實上,這些都可以通過對支付數據的分析得到。
通過支付數據,可以知道促銷品在購買所有物品中的占比,此外是提袋率(指代用戶產生購買行為),客單價和毛利率。
“這些只是整體的數據,我們可以根據購物籃(客戶購買的物品)數據進行分析,來確定不同品類的產品是否適合進行捆綁式營銷,從整體到單品,來確定一次促銷活動中零售的商品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營銷效果。
”事實上,線下實體店的互聯網化,不僅僅是指支付從線下變為線上。
“利用互聯網獲取消費數據,并通過數據,對消費者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幫助商家獲取更多消費行為消息,并借助于數據分析來進行相應的營銷工作,最終達到增加用戶黏度,吸引更多用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線下商家的互聯網化。
”目前,客來樂已經有近10萬臺的市場安裝量,前期版本是在完成產品的基本工具結構,隨著不斷迭代,產品最終的目的,是要幫助商家,成為了解用戶、留住用戶的、真正的營銷利器。
大致分三步走:第一步,作為支付工具,接入收銀臺,通過“秒付”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完成用戶數據的收集;第二步,基于支付數據收集、積淀,經過獨有算法,進行精準營銷,為商家決策提供智能依據。
第三步,實現未來智能商業標配的精準營銷。
互聯網技術促使更多人成為“剁手族”,但事實是,一個人通過線上完成購買的物品,在所有購買物品中的占比,目前不足20%,在未來,有不少分析認為,這一比例不會超過30%。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購買仍然是線下發生。
“1000萬家的線下商家實體店,這是個龐大的市場,誰能搶先完成線下實體店的數據收集、分析和應用落地,誰就能搶占先機。
”王偉說,線上流量越來越貴,更多開始反攻線下,對于我們來說,目前要做的,就是憑借技術門檻,加速產品進駐商家。
下一篇:“混世魔王”周正毅的前半生:從棚戶區地痞到“上海首富”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他花12億做了1個“假漢堡”,李嘉誠、比爾·蓋茨搶著投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