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日,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的【創業實驗室·獨角獸室】在京開啟首次實驗。
作為助陣導師,金沙江創投合伙人羅斌也出席這次實驗,并做了精彩分享。
羅斌總結了成功創業者的六大基因,即:狼性、戰略洞察力、團隊執行能力和反應能力、格局、會做人、自身能力+風口。
他認為,成功有一些共同規律,失敗的項目各種各樣,但好的創業者有一些共同基因。
金沙江創投曾投資滴滴、映客、餓了么、ofo共享單車、小紅書等明星項目,從中,羅斌得出的結論是,英雄不問出處,什么背景的創業者都有機會成功。
“投資要看本質,任何事情都不能片面。
”2016年創業黑馬正式推出創業實驗室——年輕一代創業者的創業孵化器。
邀請成功企業家或投資人開設實驗室,并篩選優秀的創業者入駐實驗室。
在這里,企業家和創業者將來一次轟轟烈烈的實驗,幫助創業者在企業家與投資人的肩膀上成長,和導師一起提煉、完善、梳理商業體系,讓一代創業家的創業思想在后來者中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創業者的陽光雨露。
目前,已開設周鴻祎極致產品實驗室,江南春品牌引爆實驗室,吳世春獨角獸成長實驗室等20多個實驗室。
以下為羅斌在【創業實驗室·獨角獸室】上的分享節選,經i黑馬編輯:什么樣的創業者更容易成功?這個問題不光創業者在考慮,投資人也會考慮,這關系到看待創始人的標準。
失敗的項目各種各樣,但好的創業者有一些共同基因。
基因一:狼性對成功有比較強烈的欲望。
每個人的驅動力可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是為了出名。
這個不重要,只要他對成功有渴望,他在創業的各個階段,會用各種方法和所有資源去取勝。
像映客的創始人奉佑生,最早目標是做UGC,但在早期,他們也請過一些小網紅和學生做直播,用戶做起來后,再堅持原來的想法。
人要會變通,為什么?因為你要贏,是要把事業做大,而不是固執于自己的想法。
狼性有一些表現,比如不怕丟臉。
有的人臉皮比較厚,不怕失敗,失敗了兩次后還是成功了。
還有一類創始人,基本上拿不到錢,我們不太喜歡投。
他參加活動,或者和投資人聊天,表現得很厲害,給大家開放、擅交朋友的印象,但這種人不見得有狼性。
他可能喜歡吹牛皮,喜歡表現,但創業不是天天走秀。
最厲害的創業者,是稍微內斂一點,但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他會把握適當的火候去做事,讓他站臺他也行,但不要總出風頭。
馬化騰是這樣的人,沒有很強的攻擊性。
李彥宏也算這種類型。
馬云不一樣,他是老師出身,天生會說。
所以,有狼性的人,不是全看外在,跟他聊天的過程中,我會想想這個人到底怎么樣。
還有一種人,老是問問題,這樣也不行。
沒必要什么事都問別人,真正牛的人,他自己會有答案,或者他會去想答案。
真正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會問那么多問題。
選哪條路是自己定的,最終看的是創始人有沒有判斷力。
基因二:戰略洞察力你要做一個公司,肯定是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市場需求,這很重要。
這又分幾種情況。
第一種,創始人自己有這個需求。
像程維做出租車,他在北京,一到冬天打不到車,非常深刻地體會到這個痛點。
當時他在阿里,做得還不錯,阿里地推能力很強,他的能力是具備的,而且他又懂互聯網,很多點結合起來了。
還有一種情況,你看到一個需求,自己也是這個行業里的人,你會發現哪些點能做得更好。
但看到這個需求,不見得你能做成。
打車軟件那么多,做出來不見得能打下市場。
阿里巴巴講過,要用正確的方法切入市場,打法很重要。
滴滴如果不做出租車,肯定趕不上易到。
映客是留學生直播衍生過來的。
奉佑生從第一天就知道,如果做打賞,生態會更好。
我問他和YY的不同點是什么。
他說:第一,映客是移動的;第二, UGC,未來不希望簽主播,映客會封殺大的公會(i黑馬注:公會是小型娛樂經紀公司,它和直播平臺、女主播構成了直播經濟鏈條),因為公會做大之后,會想要更多分成,像YY的公會要五五分成,而映客是七三分成。
他用正確的方法切入了市場。
奉佑生原來是做音樂軟件的,音樂軟件打開有延遲問題,直播也是一樣。
最早的時候,他們有一百多萬活躍用戶,技術還好實現,點直播頁面,滑起來像看電視一樣,很流暢。
后來,用戶量大了,他也找了其他供應商來做。
為什么17直播(以下簡稱17)不行了,因為太卡了。
還有一點,奉佑生原來做音樂,他非常清楚一個產品做規范了是有好處的。
所謂的規范就是減少“黃色”內容。
他在中國做時間長了,對政策的理解比較深刻,包括版權。
17是不審核的,在2015年9月底全球下線。
而國慶節期間映客新增了八九十萬用戶。
周航(i黑馬注:易到創始人)自己回憶說,他一直沒做出租車,是因為做專車能有收入,做出租車不知道怎么收錢。
但程維的思維不一樣,因為他知道當年支付寶也沒有收入。
創始人過往的經驗決定他以什么策略切入。
那么,投資人如何判斷到底誰的切入點是正確的?我們有時候要突破自己的思維,這個要看運氣,有時候要看自己的眼光。
朱嘯虎非常厲害,他能突破自己。
我們做投資,可能不知道以后會投什么項目,但我非常清楚不投什么項目。
我有個概念叫“炒冷飯”,很多項目四五年前就有人做過,你拿出來的BP基本上是別人做失敗的,那你想想為什么你能成功。
我覺得人的因素很小,如果外部環境沒有變化,你依然很難成功。
基因三:團隊執行和反應能力當你找到機會了,切入點也可以了,這個時候團隊的執行能力和反應能力很重要。
我們投A輪的時候,公司已運營了一段時間,看創始人過往經歷就能看到團隊怎么樣。
如果你有應變能力、執行能力,創業可以不斷試錯。
如果你執行速度很慢,犯錯時間會很長,那就很糟糕,因為創業拼的就是犯錯時間和糾正速度。
通過快速執行,你可以在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
像小紅書為什么能很快做起來?海外購物在兩年前是很好的機會,小紅書最早找到了低成本獲取用戶的方法。
他最早不做商品,而是做海淘社區。
他很快圈了大量初始用戶,后面才加商品。
當時,獲取用戶的成本是最低的,而一旦比對手做得快,融資就更快,規模也就更大。
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不斷在變,因為市場變化也很快。
大部分項目剛開始方向都是不對的,我個人看的項目,50%以上的天使輪到A輪的公司都會調整方向。
滴滴最早想做停車場軟件;回家吃飯最早想做體育場館預定;ofo最早想做騎行社區。
我們希望投一些有普適性需求的產品,它會做得更大,做大了即使短期不盈利也有投資人投你。
為什么很多創業者剛開始創業時會朝著錯誤的方向去呢?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在企業里做運營和產品,不像投資人天天看項目。
但牛人的特點是,他看數據,運營幾天就發現這個方向不行,他會很快糾正。
基因四:格局創始人要很有格局,這涉及到他的情商和智商問題。
很多人覺得情商和智商是分開的,但我覺得,從格局來講,情商是包含在智商里的。
一個聰明人,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大度一點,在環境中做出最優選擇。
怎樣叫有格局?一定是從長遠去思考問題,無論是對自己的合伙人,還是對同事和朋友。
人都是自私的,但一個自私的人能做到很有格局,因為他會從長遠看問題。
我們知道,所有人都是混飯吃的,你要跟大家分享利益。
社會是分散的,不是以你為中心的,每個人的利益平衡了,很多事才能往前推進。
你要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并給他應有的待遇,包括金錢和精神上的尊重,我覺得這叫有格局。
有的創業者上來就說自己跟誰有關系,投資人肯定不會投資你。
除非你跟馬化騰有關系,馬化騰會持續把微信廣告以三折的價格給你,然后你八折賣出去。
但天上掉餡餅的事很少,一個公司的創始人本身應該是一個資源整合者,你能把社會的資源整合進來,或者給整個企業創造價值,你才能成功。
單靠跟別人有關系賺點錢,我肯定不會投你。
因為你僅靠這一個關系,是平衡不好其他人利益的。
有的人什么關系都沒有,但他能把利益、資源整合得很好,這才是好的創始人。
基因五:會做人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創業都是跟人打交道,事情沒那么簡單。
做人核心問題是你對人的尊重。
在中國創業,有時候要跟政府打交道,人情問題就更復雜。
創業的時候,做人不要太高調,該低調就低調,該高調的時候也要高調。
做2C的產品還是要高調一下,但不是說天天炫耀。
做2C的產品有時候高調是沒辦法,這個你要自己把握好。
有一個項目,我們要投天使輪,我到他們公司做了一個簡單的盡調。
中午去吃飯,看到有些工人也在吃飯,我發現他們盒飯里的肉是臭的。
你的工人吃臭盒飯,你好意思嗎,一個好的創始人,看到這種情況會問這是誰訂的餐。
(創始人)對員工要將心比心,比如覺得不好吃的東西就不要給員工吃。
創始人要有一點感恩的心,即使你將來不在企業里了,我們多少還有一點人情關系。
奉佑生做映客的時候,我是第一個投資人,當時我自己去做得盡調,他們團隊當天就一定要留我吃飯。
投資人不需要創業者對自己多好,多恭敬,大家是朋友,互相有感恩的心。
哪怕有一天這個項目真的失敗了,但是如果我覺得你人不錯,還會繼續幫忙。
基因六:自身能力+風口要做一個很大的公司,創始人的自身能力+風口=10億美金級別的獨角獸。
中國這么多項目,風口一年出一兩個,死的是大多數。
最典型的是打車,我在盡調滴滴的時候有很多同類公司,后來都不行了。
考驗投資人的一點是,在機會來的時候,你到底選擇哪個團隊。
我們金沙江比較敢搏,投項目不是特別保守,但你跟我說做消費、餐飲,做很垂直的線下服務,我不愿意投,因為這種項目賺不了太多錢。
像ofo,我投的時候它還只在校園做。
為什么我們愿意拼?因為校園市場是成立的,校外可以伺機而動。
ofo能投,核心是兩個條件成熟了:移動支付的普及;GPS定位技術。
創業,就是痛點要很小,但這個很小的進步能顛覆整個行業。
創始人的自身能力也很重要。
戴威雖然剛大學畢業,我第一次跟他聊就覺得他非常親切。
另外,他是北大學生會主席,公司招的人有Uber的大區負責人,滴滴投他之前,他的人就齊全了。
還有一點,校友圈子對創業是很重要的。
戴威比較內斂,不是特別張揚,但他思路非常清晰,任何人他都不畏懼。
我前段時間也在總結,創業成功的人到最后來看,通常都有比較好的過往經歷。
一般能夠做得特別大的公司,對創始人的要求真的蠻高。
比如ofo的戴威屬于精英創業者,奉佑生原來做多米音樂也蠻成功的。
我是希望能夠找到具備這六個條件的創業者。
從方法論上講,我不用天天撒網,拿每個條件去考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要看風口。
如果我能很早看到這個機會,做這件事的可能有四五個團隊,那憑金沙江的品牌,我們肯定可以投到對的那個。
英雄不問出處,什么背景都有機會成功 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肯定是創業者。
我算是投資人里比較幸運的,能投到映客、OFO這樣的項目。
但項目沒有退出之前,都還難說成功。
創業者成功獲得的財富肯定是碾壓我們投資人無數倍,但這個我很開心,創業者的成功就是我們投資人的成功。
在投資行業,絕大多數人還是很難投到這么多好項目,只有少數幾家比較好。
投資行業最核心的是能看到風口,一年很少有幾個風口。
我是什么項目都嘗試,只要是互聯網和高科技相關的,而且什么越新就看什么,因為只有在新的市場里才能找到機會。
“新”分兩種,一種是出現全新的東西,還有一種是出現新的解決方案。
滴滴、ofo都是新解決方案,也是全新的東西,當然VR、AR也很新,但從邏輯上我們判斷還沒到時機。
然后就是在風口下要找好的創業團隊,那么這些創業團隊從哪里來?總結一下:英雄不問出處。
什么背景的人創業都有機會成功,投資要看本質。
有人不想投90后和00后,但你要跟這個人聊完才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片面。
現在很多人號稱從BAT出來,這些公司幾萬人,出來的人太多了,核心是要看你有沒有操盤經驗。
我投映客之前幾個月就曾經關注過另外一個直播app,它沒有打賞功能,體驗也很差。
這個項目的創始人是QQ出來的,但QQ的產品經理可能有上百個,你要讓我感受到你的想法和能力,我才覺得你是可以的。
頂級名校的背景加分,但不是絕對的。
如果創業團隊之前有過磨合,做過一個還算成功的項目,這個肯定加分。
有時候三個人拉過來做一個項目,融個天使輪,過兩天兩個創始人走了,第三天,核心創始人都走了,這種情況很多。
我講的以上這些,主要針對創業者,但其實也適用于投資人的。
投資人沒有狼性,一樣投不到好項目。
下一篇:美圖即將登陸港股,互聯網創業16年蔡文勝得出了這6條經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探探CEO王宇:抓住95后的七個關鍵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