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八個故事,八件事,八個邵逸夫電影事業的重大階段,加起來就是,香港電影。
←第一段-萌芽事件:天一電影公司成立時間:1924年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是個眼光獨到的人,在中國電影還未有生氣的時候,看了部《孤兒救祖記》,就料定這行業有看頭,于是一鼓作氣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并把兄弟幾個全給拉了進來幫手,老六邵逸夫應該感謝這個大哥,如果沒有他,就沒有以后的影視帝國,正是因為年少的熏陶,使他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電影發行了如指掌。
←第二段-創業事件:去新加坡成立公司時間:1926年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就被三哥邵仁枚拉去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如果說后來去香港是拓荒,這里何嘗不是,他們在1930年終于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之后發展迅猛,成立了110多家影院,稱霸整個東南亞市場。
“邵氏兄弟”的招牌初露鋒芒。
←第三段-天災人禍事件:八年抗戰時間:1937年正當的商人在這個年代都發不了財,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的爆發,還有誰去看電影?還有誰能安心拍電影,公司經營慘淡,入不敷出,最終導致了正當年的邵氏兄弟公司的倒閉,美好的電影夢就這樣被打碎了……←第四段-二次創業事件: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時間:1959年抗戰勝利后,邵逸夫決定重整旗鼓,把自己的未竟之夢完成,于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這也就是以后我們整天見到的那個黃色背景上SB兩個字,公司的成立宣告了邵氏兄弟正式進軍香港電影市場(當然,東南亞還是他們的),這是他們立足之本。
←第五段-發展事件:影視基地設立時間:1955年——1962年30多年的電影生涯使邵逸夫認識到,如果沒有一個配套完整的拍攝場地——影城,影片的提高就是紙上談兵,于是,新公司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創立自己的影城,位于清水灣的邵氏影城的正式建立,這個影城耗時7年,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華語電影影城,“東方好萊塢”因此得名。
←第六段-鼎盛事件:初創明星制時間:1960年代邵逸夫是香港最初實行造星體制的人,吹捧,宣傳,演員成功了,賺錢的卻還是老板,那時候不像現在太多的公司競爭,在邵逸夫只手遮天的時代,邵氏集團幾乎成了天王天后宮,大大小小的明星聚集著,每天吃飯上廁所都能碰上幾個,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影響了香港幾十年的電影體制。
←第七段-沒落的前兆事件:鄒文懷等人離開創建嘉禾時間:1970年鄒文懷想受重用卻被冷落,于是離開是遲早的事,反正邵氏集團那么多明星名導,少他一個兩個邵逸夫根本不放在心上,恰巧這時候出現個同樣被邵逸夫看不上的李小龍,于是,宿敵嘉禾誕生了,李小龍風靡了,再加上之后許冠文等人的跳槽,嘉禾風光無限,而邵氏則逐漸沒落。
←第八段-尾聲事件:淡出影壇,主管TVB時間:1980年隨著邵氏的逐漸沒落,年紀越來越大的邵逸夫已經很難打起精神拼搏了,年少的體力與精力都已不在,于是,他轉向低風險的電視行業發展,1980年,他成為TVB主席,這個信號傳遞的信息的,從此以后,電影,與我們關系不大了。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并非夸大的承諾,“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更不是空喊口號,四屆影后林黛、“古典美人”樂蒂、“反串王”凌波、“喜劇圣手”陳厚這些演員們就已經足夠撐起邵氏的門面,更不用說那些早已成為傳奇的導演們。
一代武俠大師張徹,把風月片拍得媚而不淫的李翰祥等等,整整影響了幾代的香港影人。
下一篇:北漂王水永返鄉創業:農村是個廣闊天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關魅族創始人黃章的八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