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是一個充滿艱辛與未知的旅途,途中有很多坑,很多創業者不經意間就會掉進去,有些能爬出來繼續向前,有些只能在坑中腐朽。
有人能從坑中爬出,就有經驗可循,用別人的經驗去總結自己的經驗,讓自己少走彎路。
我就是一個不斷從坑中爬出的人,雖然我的創業不算很成功,但該掉的坑一個都沒少,所以,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我的血淚史,希望能幫助大家少走彎路。
01 舞臺選擇以及進入的時機第一個坑是舞臺的選擇和進入的時機。
我第一次接觸內容是在2014年,當時做的是音頻,后來又做了公眾號、短視頻,到今天,我是既做音頻、圖文,又做短視頻的創業者。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我對內容創業這條賽道的理解越來越深,我發現其實每個平臺都有階段性的紅利期,如果你在2008年開始做電商,你就是浪尖上的“飛豬”,因為當時淘寶會扶持一批淘品牌。
反觀現在去做電商就有點費勁。
內容平臺紅利期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投放紅利期第二階段:內容紅利期第三階段:運營紅利期2014年,我剛開始做音頻,當時還沒有特別像樣的創業類節目。
我們只要做了這類節目,就是獨一無二的,并且當時即使沒有好的內容,也可以享受很多紅利。
一條創始人徐滬生在2012年~2013年,微信平臺投放紅利期,用一百萬的創業資金直接砸出了一個大號。
處于投放紅利期的微信平臺,獲客成本非常低,不到兩毛錢。
現在微信的獲客成本非常高,想像徐滬生那樣,拿一百萬砸出一個大號根本不可能。
2015年,像“咪蒙”這樣的大號涌現出來。
當時是內容紅利期,只要內容做得足夠好,就可以與別人形成差異化;內容做的垂直,就可以在相應領域吸引足夠多的粉絲。
如果今年你再去發力微信公眾號就需要精良且垂直的內容,同時還需要非常強的運營團隊在背后運營,才能做成百萬粉絲的大號。
由此可見,每個做內容的人必須要考慮平臺的選擇。
對于我們來說,如果在2014年選擇的不是先入手音頻,而是先開一個微信公眾號寫文章的話,可能成就要比現在大得多。
如果當時能以現在的內容深度寫圖文內容,可能會做出一個幾百萬粉絲的微信公眾號,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我們走過最大的坑就是在微信平臺的紅利期,沒有抓住平臺的紅利,同時還選擇反了做內容的平臺。
如果我在2014年選擇微信平臺,在2017年選擇增加音頻,在2018年選擇做短視頻,抓住每一步的紅利,我的內容創業之路可能比現在更順利一些。
如果你是一個小白,想要做短視頻內容進行創業,我建議你選擇B站這樣的平臺,這比你做抖音更實際。
為什么呢?我們在2019年初開始做抖音,當時漲粉速度特別快。
到了今年上半年,繼續用原來的方法和套路,漲粉就沒有那么快,因為抖音平臺紅利期正在更迭。
而另一邊,B站現在正處于投放紅利期和內容紅利期的中間檔,此時的B站屬于一個流量的價值洼地,投一些UP主很便宜。
另外,在B站做內容創業有一定的優勢。
比如B站的財經領域原來只有兩個大UP主,一個是巫師財經(現在已經退出B站),另一個是半佛仙人。
任何一個平臺都不希望一個領域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大UP主,最理想的生態是百家爭鳴,這樣流量才會更分散。
所以,現在如果想通過內容漲粉,B站平臺是一個好的選擇,反觀此時選擇做微信公眾號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02 商業模式第二個坑是“商業模式”。
2015年,大家都在鼓吹“互聯網+”以及“O2O”,見面與人打招呼只能說規模、估值、以及未來改變世界的想法,只有這樣別人才會高看你一眼,如果談賺錢,別人會鄙視你。
所以當時大家都在忙著把規模做起來,把估值做起來,進行更多輪次的融資。
在這種風氣下,我當時也做了一個音頻節目,剛開始沒去多思考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直到了2015年下半年,資本市場進入了寒冬期,此時并不是資本市場沒錢了,而是賺錢的項目變少了。
既賺不到錢,也融不到資,此時我們才開始思考我們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么,應該靠什么賺錢。
當時我們的音頻節目有一百萬粉絲,我們開始嘗試幫創業者介紹投資人,但結果是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拿不到錢。
另外,這些想創業的人和再創業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在沒融資之前,沒錢給我們服務費,融資之后不想給我們服務費,導致我們忙了很久卻掙不到錢。
2016年得到推出了知識付費的概念,我們也開始嘗試做知識付費,但是所產生的效益不足以支撐一家公司。
一份產品99元,即使賣了幾萬份產品,除去平臺分成,也養活不了一個團隊。
為了生存,我們開始不斷摸索其他渠道,后來我們發現做連鎖加盟的交易撮合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時針對我們的內部用戶做了一個調研,發現聽我們音頻節目的人群中想創業的人占比較大,他們是只想做點小買賣,改變自己的創業者,而不是想做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于是,我們把用戶分成兩種。
一種是進取型創業者,即想企業上市、改變世界的創業者;另一種是生存型創業者,即想做小買賣的創業者,比如開個店鋪。
中國大部分群體都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如果過分地聚焦前者,很難賺到錢。
于是,我們決定圍繞生存型創業者來思考,如何通過他們來讓公司盈利。
生存型創業者聽課不是為了思維模式和思維框架,而是實打實的賺錢項目,上手就能干的那種項目,針對這些用戶畫像和用戶訴求,我們發現做連鎖加盟是很好的選擇。
連鎖加盟行業,在中國已經有二十年的發展歷史,但是這個行業很混亂,對項目無篩選,騙子橫行、信任缺失,真正踏實做連鎖加盟的企業主很少。
針對這樣的行業情況,我們打算做一個連鎖加盟品牌的優選平臺,優選一些靠譜的連鎖加盟品牌,然后把它們對接給用戶,我們在其中就是做交易撮合。
為了找更多的品牌方,我們用的方法不是做廣告,而是以商學院的模式做培訓,通過培訓吸引項目方。
我們做了一個培訓班叫蛋解實戰沙盤課,研發了一個沙盤課件,目標客戶群體是連鎖加盟品牌的創始人。
我們教他們如何搭建連鎖加盟的正規體系,怎么融資、品牌營銷、管理人員、運營督導。
我們做這個培訓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收培訓費,更重要的是和品牌方創始人建立聯系。
同時,我們通過一套篩選機制,篩選出靠譜的項目,然后做成內容推給客戶,這是B端獲客的方法。
另外,通過內容建立信任。
很多用戶愿意在平臺上挑選加盟項目是信任我們的平臺,因此我們還推出了各種各樣的保障措施。
比如,我們和簽約品牌承諾:如果想在我們的平臺做招商,必須加盟開店寶,給想加盟的人延長冷靜期,保證金可退等服務。
只有同意了這些服務,我們才能把你推薦給加盟商。
我們不僅幫助了項目方招商,也幫助想加盟的人找到了很多好項目。
但當我們覺得自己做的還可以時,結果卻是“里外不是人”。
我們有所謂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必須對每個項目嚴格把控、篩選。
但這讓項目方覺得我們太裝,審核過于嚴格。
而加盟商這邊,即使我們精挑細選的項目,也有人加盟后還是賠錢,但他們并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問題出在品牌方和我們身上。
總之,不管你怎么找項目,都會有人覺得你不好,當時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我們用心地在幫他們防坑防騙,但是不管是因為選址的問題,還是因為經營不善,他們都會把失敗的原因歸咎于平臺。
另外,在資本眼中,這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因為我們的每個項目都是非標品,導致不可規模化。
我跟一個比較大的資本明星投資人進行過交談,結果他的評價跟其他資本的評價一樣,認為我們的商業模式發展前景不大。
后來,他投資了一家跟我們同行的杭州公司,這家公司的模式是先收12800元的加盟費,后面很少服務加盟商,并且大部分員工都是做電話銷售。
它和我們是同一時間開始做連鎖加盟交易撮合,但是人家去年的業績就達到一億,而我們還是平穩發展。
你夢想凈化市場、改變行業,結果發現自己“里外不是人”,資本不投你,品牌方覺得你裝,同行覺得你擾亂市場環境,粉絲覺得你坑人。
所以,當你開始做內容創業時,應該想清楚未來打算靠什么賺錢。
比如做抖音,你就需要思考是接廣告、賣貨還是轉私域流量。
03 不要等粉絲漲到一百萬后再變現第三個坑是等粉絲漲到一百萬后再變現。
很多人想先做內容,等粉絲漲到一百萬后再進行變現。
以前做公眾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但現在做短視頻如果還用這種方法很可能事與愿違。
仔細研究抖音你就會發現,無論你在抖音上漲了五十萬粉絲還是五百萬粉絲,這些粉絲只是一個數字,因為它是屬于平臺的,即所謂的公域粉絲,而不是私域粉絲。
如果你想嘗試做短視頻,或者正在做短視頻創業,一定要知道抖音不能采取漲粉到一定程度再變現的方式。
當然,這不是讓你去騙人,是流量來了就應該接廣告或者賣產品,千萬不要有等攢夠了粉絲再變現的想法。
我們就是前車之鑒,去年我們少掙幾百萬。
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們從去年三月份開始做抖音,到四月份我們的抖音號粉絲達到了150萬,到五月份我們的抖音號粉絲達到100萬。
當時我們的漲粉速度特別快,但是當我們的賬號粉絲達到100萬時,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再漲漲,然后再開始賣貨,結果我們發現,當我們想賣貨時,很多粉絲已經不來看我們的內容了。
另外,我們的抖音號達到一百萬粉絲時,第一想法是賣蛋解創業的周邊產品,比如帶有自身品牌LOGO的衣服。
當時我們問粉絲:“想不想穿這樣的衣服”,得到的反饋是很多人都想穿,但是當我們做出第一批衣服時,他們早就無影無蹤了。
我們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想等漲粉到一定程度再進行變現,這是極為錯誤的。
建議大家做短視頻,一定要及時變現,如果今天拍視頻漲了十萬粉,第二天就要開始思考賣什么,因為這幾天是你的熱度期,過幾天你可能就被忘了。
04 隨波逐流第四個坑是隨波逐流。
今年年初,很多人都說:“微信公眾號已死,直播時代到來”,他們鼓吹做直播的好處,談私域流量應該怎么玩,當時我們就隨波逐流了。
當時我們每天都在嘗試新的私域流量套路,做直播測試,我當時聽很多人說做直播只要堅持就可以了,然后我堅持了一段時間,結果事與愿違。
除了我們,那段時間很多人都選擇了加入直播、做短視頻,這就是隨波逐流。
如果你仔細分析一下自己的優勢,你會發現自己很難超過李佳琦或者薇婭。
首先,他們有這方面的天賦,然后還刻意練習了直播帶貨的話術。
其次,直播帶貨做得好的有三類人,第一類是以前做過導購銷售的人,第二類是做過微商的人,第三類是做過電視購物的人,這三類人做直播是比較有天賦的。
薇婭和李佳琦在做直播之前,都做過導購銷售,你與他們有差了一截。
而且,如果你屬于半路出家,等你摸索透其中的套路時,風口期已經過去了。
就內容創業而言,應該結合你自己的公司的特點、優勢,去挖掘到底適合做什么。
直播對于我們來說只是一個輔助工具,我們的優勢是能做更深度的內容。
當然,你的內容創業做得有一定積累后,也不要隨波逐流,要結合自己的優勢來走最擅長的路。
我參加過很多短視頻交流大會,有很多玩家操盤手談怎么投放、做直播、引流,但是我覺得對于我們做內容的人來說,這條路真的不適合我們。
后來我們嘗試了另外一條路,視頻推薦產品。
既然我們在文筆上有優勢,能夠寫出深度的內容,拍出好的作品,我們就應該朝著這條路去走。
在抖音上賺錢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接廣告,第二種是直播帶貨,第三種視頻推薦產品,然后附上購買鏈接。
我們從今年年初到四月份一直在嘗試做直播,整個團隊做得很吃力。
我們漸漸明白,我們的優勢不在做直播,而在怎么做好內容。
從四月份開始我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做短視頻,我們也因此得到回報。
當時我們拍了一條視頻用來推薦《蘇世民:我的經驗和教訓》這本書,獲得大概一百萬的播放量,賣了八千多本書。
這件事給了我們一個特別明確的方向,我們應該發揮自身的優勢,寫出比別人更吸引人、更有深度的內容。
后來我們開始賣按摩器、乳膠枕,GMV(銷量)也非常可觀。
當大家都在瘋狂地做直播帶貨時,我們另辟蹊徑,找到了最適合我們公司的賺錢方法。
05 疫情第五個坑是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對我們的打擊很大。
2019年年終總結會時,我們發現了一個商業機會,抖音、快手短視頻的職業教育可能是馬上要崛起的一個行業。
從2013年微信推出公眾號之后,很多機構推出新媒體運營的培訓課程,他們看到的機會是微信的成長會帶來一個很大的行業——新媒體運營。
微信公眾號成為每個公司的標配,但每個公司缺乏一個新媒體運營的職位,比如說文案、小編等。
因此我們聯想到短視頻未來也有可能會造就一個職業,即短視頻運營、策劃、拍剪。
我們發現還沒有公司專門去做這個職業的教育培訓。
同時,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抖音上教別人拍短視頻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特別會講,但是自己卻做不出大號;另外一種是自己能做出大號,但是不會講。
相比之下,我們就是全能戰士,既能自己做出大號,也能總結出方法論和經驗套路。
于是,在2019年年終總結會上,我們規劃,2020年要成為一家專注于抖音、快手短視頻的職業教育的公司。
但“天有不測風云”,春節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的計劃也成為了泡影。
因為就教育來說,線下交互才是最好的方式,尤其是教別人拍短視頻。
另外,我們有幾百萬資金存在第三方托管平臺做理財,但由于疫情,平臺面臨集中兌現,導致我們的錢也取不出來了。
這對于創業者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雖說各種變故給我們帶來了巨大打擊,但公司還得經營下去,為此,我們精簡了人員,從三十多人變成十幾人,不過,公司的主要業務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萬事皆有利弊,對創業者來說,疫情對公司發展也有積極的一面。
在疫情期間更能看清誰是有效率的人,誰是沒效率的人。
當你把沒效率的人辭退后,既在財務上節省了成本,效率也沒有因此而降低。
對于我來說,疫情的打擊不是毀滅性的,它反而讓我看清創業的本質就是,找到一個核心的商業套路瘋狂地進行出擊,它是效率的提高,而不是人數的提高。
面對疫情,每個創業者都要有隨機應變的態度。
06 TO VC第六個坑是“TO VC”, 即to 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企業創業是等待風險投資公司來投資入股,或進行股權出售。
如果你是一個從2015年開始創業的創業者,你肯定有一個融資的夢。
對于我們來說,也進行了多次融資。
但是最開始融資的那幾年特別不快樂,因為當時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滿足資本的需求,比如GMV、日活躍用戶數量、播放量,這些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社會沒有價值,但是,資本一定對你的企業有增值效果。
如果我能融到足夠多的資金,蛋解創業會比現在發展得更好一些。
對一家企業而言,如果沒有融到足夠多的資金,就需要被迫地不斷調整戰略和方向,此時資本可能會對企業的發展有加速作用。
但是如果你在融資方面沒有一技之長,資本有時會讓你浪費時間,你會幻想著別人投你,為此你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包裝和粉飾上,業務卻停滯不前。
所以說,企業家不要被資本迷失,你要做的不是對資本負責,而是對用戶、項目負責。
真正能夠融資破億、納斯達克上市敲鐘的企業是鳳毛麟角的。
當然,融資也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必為了融資而調整有發展前景的商業模式。
內容創業之路上肯定會不斷的遇坑,每個創業者都要有隨機應變的態度。
當你經歷過這些坑之后,回頭再看,其實沒有過不去的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
下一篇:從破產的邊緣起死回生,我學到了六大創業真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都說創業九死一生,為什么你不撞南墻不回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