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現在動不動就看到鼓勵大家去創業的帖子,還講很多“神話”故事,比如誰誰誰在剛畢業就掙了多少!誰誰誰又把公司做到了多大!大學里也不斷在給年輕人灌輸創新創業的指導思想!學校里搞搞理論梳理,培養一下學生創業的邏輯能力也還是不錯,但是,理論歸理論,理論中摻雜著想象,卻恰好沒有想象到現實的殘忍。
1、創業者的頭破血流誠然,我們看到過一些獲獎作品,也看到過一些創業成功的案例,但梳理之下發現,若按照比例來看,這些案例鳳毛麟角,羨慕之余,自己卻頭破血流!小A剛畢業,22歲,在一家公司干得好好的,學習經驗,熟悉市場,了解工作程序。
可是他的同學小B卻一直在無業狀態。
有一天兩人一起吃飯,聊天聊嗨了,小B便邀請小A跟他一起創業打拼天下。
正如所有的創業神話一樣,小A辭去了工作,東拼西湊了些資金投入到公司,二人一起走上創業之路。
可是,神話終歸是神話,現實才是擺在眼前的歸路。
干了一年,公司勉強可以維持,第二年,開始借貸,緊接著市場放貸貌似放松,二人準備借錢維持公司運營。
可是,他們忘了,在現在的借貸環境中,創業要素里最簡單的事情也許就是資金籌措了。
作為剛剛走上社會的大學生,除了可以借到錢,他們什么都沒有。
最后,AB二人到處碰壁拉不到生意,公司走向倒閉,卻欠下了一身債務。
2、你有什么可以拿來創業的?AB在創業中可能并沒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什么,而只是在不斷地想辦法把自己的企業經營下去。
然而,在行動之前,他們是否對自己有過客觀的評判首先,他們沒有審視的是自己究竟有什么樣的條件可以創業。
例如,在當前這個年代,他們從來沒有利用互聯網賺到過一分錢,那么,他們拿什么來創業呢?他們根本就是一個落伍者。
讀者朋友,那么請問,您是否已經通過互聯網賺錢了呢?不論多少,您想到過嗎?若是沒有,表明您可能根本就沒有靈敏的市場嗅覺,若是創業,只能靠勤奮,勤奮這個因素,在創業中有一定的比重,但遠遠不夠。
其次,對于年少的你,擁有滿腔熱情又如何?您對這個世界有經驗嗎?您可能會說,經驗都需要實踐啊!但是,我想說,好歹要先有一點點吧!二十余年在學校里呆著,您知道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行的嗎?您要創業的領域,您對它有多少認知?多少判斷?再次,你有多少人脈可以支持你的創業? 剛剛畢業的您,您的人脈當前都是剛剛起步的事業,誰可以幫到您?也許再過十年,您可以擁有有效的人脈,但現在,不行。
3、盲目創業者虧掉的不止是本錢表面上看,AB二者虧掉的是公司開創和營運過程中的資金,但其實,我們往往忽略掉的是時間的成本。
在這個過程中,AB二人付出的又豈止是錢呢?這里我們可以用經濟學的一個概念來解釋一下,叫做“機會成本“:一種選擇或決策的代價——將資源用于某種用途時必須放棄的其他最好用途的價值。
也就是說,AB二人在創業的時候,還放棄了他們可以干其它事情的機會。
例如,他們若是出去工作,則可以掙得的工資便是創業的機會成本之一。
但這也僅僅是一小部分成本。
若是你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可以訓練自己對這個經濟社會的嗅覺、感受和與之相處之道,以及我們在今后需要的人脈。
而這些都是你在急于創業中所無法獲得的。
你可能會說,我創業的過程也可以有啊,當然,若是您有燒不完的錢可以用創業來獲得這些,但絕大部分年輕人沒有這么多的錢可以任自己揮霍,需要更可控一點的創業。
所以,我建議絕大部分年輕人,不要剛畢業就基于創業,可以先到市場自我錘煉,五年八年之后,再考慮走上創業之路!
下一篇:成功老板具有的8種共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制造業老板:我年入幾千萬,活得不如廣場舞大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