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8年香港IPO市場火爆,全年IPO數量和募資額全球第一。
2019新年伊始,香港新股上市境況依舊活躍。
2月4日,一站式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貓眼娛樂在香港掛牌上市,開盤價14.82港元,但很快跌破發行價。
截止今日(2月11日)11點,貓眼依然處于破發狀態,總市值約162億元。
貓眼電影原名“美團電影”,由美團網2012年2月推出,2013年1月更名為“貓眼電影”。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5年5月27日貓眼電影成立,當時叫做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2017年9月27日,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其參股公司微影時代的電影票及演出票業務將以約40億的估值并入貓眼。
交易完成后,光線系在新公司貓眼微影中的占股將超過50%,成為第一大股東,合并后更名為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這也是繼同程藝龍、美團點評、小米、齊家網、拼多多、優信二手車、有贊、1藥網、蘑菇街、微盟、寶寶樹、360金融、微貸網、萬色城之后,又一家上市的互聯網新經濟公司。
一:貓眼娛樂成長“四步走”貓眼娛樂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電影票團購O2O美團于2012年推出的貓眼電影,其平臺定位為“電影票團購”。
而在貓眼成立之后,微影時代旗下的娛票兒最初名為微信電影票,在2013年12月12日正式上線,益于微信入口等先天優勢,迅速鋪開,搶占市場份額。
而在隨后兩年多時間里,電影票務市場的競爭逐漸進入高潮,并掀起一場燒錢競賽。
貓眼、百度糯米、微影、阿里的淘票票都紛紛入局,搶奪這一泛娛樂的互聯網入口。
最終該階段以貓眼、微影、淘票票三分天下的形式結束。
第二階段:電影宣發由于在線選座購票平臺從操作的便利性、效果的反饋上、數據的采集上均有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平臺的業務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用戶購票端,而是延伸到了電影產業鏈本身——影片宣發。
貓眼CEO鄭志昊當時給貓眼畫的路線圖是“一縱一橫”:橫向是貓眼建設交易、大數據、宣發、媒體信息四大平臺加強核心能力;縱向上就是貓眼憑借核心能力深入整個產業鏈里面,包括制、投、宣、發、影院、票務、營銷等每個產業鏈環節,幫助行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第三階段:合并共贏2017年9月21日,貓眼和微影時代宣布實現戰略合作,共同組建一家新公司“貓眼微影”。
根據雙方戰略合作協議,新公司將以貓眼為主體合作雙方相關業務,為此,貓眼將注入全部業務,包括電影和演出票務業務、行業專業服務、電影投資宣發等。
微影時代將電影票務、演出業務及相關資產合并注入新公司。
第四階段:一站式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據貓眼娛樂的招股書數據顯示,目前貓眼業務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廣告服務及其他。
其中在線娛樂票務服務是貓眼的“根據地”,具體又包括了電影票務、用戶體驗、影院賦能服務、電影票務安排等方面。
宣發電影、出品電影,成了貓眼的常規動作。
據招股書介紹,作為聯合出品方,貓眼不僅投資出品,也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力、 行業洞見及豐富的電影宣發經驗,在整個制作過程(包括創意、選角、拍攝、后期制作)中為制作團隊提供基于市場導向的建議。
二:背靠騰訊、美團、微影 優勢與隱憂共存根據招股書顯示,光線及其關聯方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80%;騰訊持股比例為16.27%;美團為8.56%。
他們既是貓眼最重要的股東,也是最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認為,在“三巨頭”的支持下,貓眼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流量和內容資源優勢。
憑借與光線、騰訊的合作,貓眼得以將光線傳媒、企鵝影業、騰訊影業的影視資源收入囊中,還手握包括微信錢包、QQ 錢包在內的多個專用入口,并享有電影、現場演出及體育賽事等方面的獨家導流。
同時,通過與美團點評的戰略合作,貓眼成為美團App及大眾點評App娛樂票務渠道的獨家商業合作伙伴。
此外,貓眼娛樂通過美團、點評、微信、QQ、貓眼、格瓦拉六大入口,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娛樂內容及服務,使得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娛樂新聞、電影預告及獨家的內容創作者視頻訪談等娛樂資訊,完成一站式娛樂消費。
另一方面,過于依賴外部入口的貓眼娛樂同時也面臨著用戶流失的風險。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貓眼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僅有680萬來自自有應用程序,來自微信及QQ應用程序、美團及大眾點評應用程序分別為5560萬、7220萬。
在線電影票務服務的交易用戶數目,740萬來自貓眼自有應用程序,來自微信及QQ應用程序、美團及大眾點評應用程序分別為4090萬、7230萬。
一旦貓眼在騰訊及美團平臺上服務作出調整或無法使用,則可能無法留住現有用戶或吸引新用戶,從而面臨用戶增速下滑,而如何形成自己穩定的用戶群成為貓眼娛樂未來不得不考慮的關鍵問題。
三:現金流不容樂觀 持續虧損或成隱憂貓眼娛樂急于IPO,或與其吃緊的現金流有著重要的關系。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產生的虧損凈額分別為12.96、5.08及7.61億元人民幣,而于截至2017年及2018年9月30日止9個月分別為人民幣1.52及1.44億元人民幣。
招股書還顯示,貓眼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從2015-2018年前九個月年分別為15.2億元、10.3億元、14.2億元、17.2億元。
而這正是造成貓眼多年虧損的最主要原因。
而其對手淘票票的處境就相對樂觀,根據阿里之前發布2019財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阿里影業三大板塊中,互聯網宣發、內容制作、綜合開發,在半年內分別實現收入11.72億元、3.10億元、0.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2%、83.9%、55.7%。
其中,互聯網宣發的經營利潤扭虧。
除了持續虧損,貓眼現金流出情況也較為嚴重:2017年底現金存量11.7億,截至今年6月30日剩下7億。
2018年上半年,貓眼經營現金流流出12.2億,其中包括股份補償開支6.5億,商譽減值6.28億,無形資產減值7000萬。
貓眼2015至2017年的外部融資金額分別為10.6億、10億、5億,長期主要依靠自身經營現金流。
而自從貓眼介入影視內容制作后,對資金需求比以往更為迫切,這也成為了貓眼迫切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能否擁有正向的現金流,能否實現可持續的規模化盈利,成為很多上市企業能否得到投資人喜愛的關鍵要素。
從貓眼娛樂和淘票票的對比來看,貓眼能否在收窄虧損額后實現盈利,將成為投資人考慮投資貓眼的一個關鍵點。
下一篇:斗魚年收入破40億 計劃年內啟動赴美上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精神病院也要IPO:一年營收3億 究竟是怎么賺錢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