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當今社會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競爭,有一批忠誠于企業的人才,基本上就保證了企業的穩定和發展。
身為企業老板,最頭疼的狀況莫過于企業吸引不了人才,或人才來去匆匆,無法留住人才為企業效力。
其實,社會人皆有所求,人才尤其不例外。
要吸引和留住人才,企業肯付出,人才有所求,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很多企業家深知拋重金招賢納士,可是煞費苦心后,仍然有很多企業找不到千里馬,這又是為何?古人云“祿等以權,死等以權,官等以權”,即用厚祿招徠人才,重金收買死士,官職招攬人才,可見不同人所欲需要用不同方式去滿足。
有的人放棄微軟的聘書選擇了自己開店,有的人放棄了國企的鐵飯碗選擇了當餐廳服務員,看似荒謬,卻皆因其所求不同,并且都可以在其選擇上獲得人生的滿足。
知人善用,其本質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其次知道這些人才該如何運用。
人才并非總是能德與才兼顧,有能力的不一定有品行,有品行的不一定能力好,能力卻又表現在各個方面。
如崔琰毛玢人品一流,曹操任命他們為國家選拔人才,他們就在其崗位上為國家選拔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文聘忠誠,任命他為江夏太守,一干就是數十年,為曹操守住了這個兵家必爭之地;棗祗任峻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曹操就任命他們負責農業生產,其造就的殷實糧倉,為曹操的軍需提供了充分的保證等等。
另一方面,德行不是太好甚至是有些問題的人,他們依然在曹操的身邊獲得了成功的機會。
要能夠發現下屬的長處。
員工的長處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需要你去發現,這是用人所長的前提。
有幾個方法可供參考:借助素質測評的工具和方法;注意在日常工作中觀察員工,看他們什么事情干得又好又順手,什么事情則做起來費力又沒有成效;傾聽員工的意見;給員工充分的發揮空間來自我發現;多授權,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其次,量才適用,力求最佳和最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
每個人的能力都呈現出一定的傾向,就是說,在一些領域能力表現突出,而在另一些領域里能力表現一般或低下。
作為領導者,應該優先在人才擅長的領域內配置崗位。
比如:長于空間思維能力而人際能力較差的人,適合技術性的崗位;有較強計算能力的人適合做會計、投資類工作;統籌能力強、頭腦清晰的人適合做生產調度;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的人適合做行政、人事、營銷等工作等。
唐太宗論舉賢:太宗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
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選自《資治通鑒》)企業管理之道惟在選人、用人與管人——因此,怎樣選人、用人和管人,始終為各級各類領導者所注目。
選人、用人與管人的學問博大精深,奧妙無窮。
諸如如何掌握用權的藝術?如何識別與選拔各種各樣的人才?如何贏得與凝聚員工?如何管理下屬等等。
古人還講到“為職擇人則治,為人擇職則亂;任人唯賢則興,任人唯親則衰;用當其才則安,用非其才則怨:用當其時則佳,用失其時則廢;異質互補則強,同性相斥則弱”。
這就是說要根據崗位的需要來合理選人,擇優用人,尤其是對基層主管的年齡、文化、能力、性格等因素結構要進行優化配置,以充分發揮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人才”的選拔也不是依據人的能力,而是依據其與領導的親疏遠近,只有“親才”才是“人才”,它們不重視對人的培養,真正的人才也很難得到信任與重用,由此導致組織發展日益侏儒化。
其實,辯證地看——對于民營企業而言,規模不大時,任人唯親甚至還可以起到穩定組織、高昂士氣的作用。
但是,企業做到相當規模時,很多牽涉到組織運營才智方面的事情,需要專業人士去處理。
一旦由于任人唯親所至,一些重要的崗位,尤其是關乎企業存亡大計的特殊崗位,被非常不適合于該崗位需資歷的人員占據,勢必會對企業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
就拿上周我應福建一家民營醫院之邀,為其培訓職業化課程來說,這就是一家由個體診所發展成的民營醫院,在規模上,雖然從“診所”變成了“醫院”,在身份上,也從“醫生”變成了“院長”,但是,在經營意識上,依然是小農意識,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
通過兼并、注資改制的醫院,同樣是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一些比較重要的工作崗位,比如財務、收銀、采購、行政等,全是“自己人”。
看到這些情況,我不禁感嘆——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是民營醫院必須要轉變的思路,沒有人才的醫院是沒有發展前途的醫院,沒有人才的醫院也是不可能賺錢的醫院。
同為中國人治下的臺灣企業,為什么只有彈丸之地的臺灣,在國際舞臺叱咤風云的企業家卻并不少見?因為他們在利益分配和用人觀上已經做出了巨大的改變。
臺灣的老板如果發現了打工者中的人才,一定想方設法把他收羅旗下,要么給他股份,要么合開一家新公司,讓其負責經營,總之,使之成為有力的幫手,而絕不會讓其成為對手。
下面請看一個案例——在企業發展的同時,要使員工各方面也獲得發展,員工成長將是企業未來生存的基礎。
正如海爾集團所說的那樣,“小河有水,大河滿”。
企業和員工雙贏,這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價值所在。
比如,阿里巴巴選才就是選擇對公司的價值觀有認同感的人。
客戶第一:關注客戶的關注點,為客戶提供建議和資訊,幫助客戶成長;團隊合作:共享共擔,以小我完成大我;擁抱變化:突破自我,迎接變化;誠信:誠實正直,信守承諾;激情:永不言棄,樂觀向上;敬業:以專業的態度和平常的心態做非凡的事情。
對進來的員工都給予他們三樣東西,一是良好的工作環境,即人際關系;二是錢,今天是工資,明天是資金,后天是每個人手中的股票;三是個人成長。
第三點是非常重要的,企業要成長首先要讓員工成長,人力資源不是人力總監一個人的事,而是從CEO到每個員工都要認真對待的事。
要讓員工成長是件很困難的事,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幫助外面剛進來的員工融入阿里巴巴這個團隊。
從以上案例可知,領導用人有“方”、“圓”之分。
“方”指用人的原則性,包括用人的規范和范圍;“圓”指用人的靈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藝和策略。
前者是用人的內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藝術形式。
領導用人的方圓藝術即“方”與“圓”的辯證統一,也即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結合。
過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會導致下級和群眾敬而遠之;過于求 “圓”,則會有“圓滑”之嫌。
兩者的結果都是沒有用好人,沒有發揮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領導不稱職的表現。
現代領導要想做到“方”與“圓”的辯證統一,可不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下一篇:2013年企業家最容易犯的8大錯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用身體語言提升你的領導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