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網是內容的聚合,對于網友而言,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高效快捷地找到自己需求的信息,需要“快捷通道”。
于是,導航,搜索引擎,新聞門戶……基于這個核心需求,締造出互聯網PC時代的十年繁榮。
2013年上半年,《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網設備的人均上網時長,首次超過PC,而且PC互聯網用戶向移動端遷移的趨勢持續走強。
PC 互聯網紅利已盡,移動互聯網成為主流已是必然,但是互聯網作為內容聚合的實質不變。
于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從PC端轉移至移動 端,平臺轉移,內容需要重新聚合與分發,這便是移動互聯網的創業紅利與契機。
一點資訊,正是抓住這樣的機遇迅速崛起。
9月11日,鳳凰新媒體宣布,斥資600萬美元收購一點資訊8.75%股份;11月7日,鳳凰新媒體再次以850萬美元增持一點資訊8.5%股份。
以此估算,“一點資訊”最新身價高達1億美金!從正式上線推廣到身價1億美金,僅僅過了半年時間,一點資訊迅速崛起背后有著怎樣的秘訣?抓住互聯網的“長尾”在一點資訊創始人鄭朝暉看來,將一點資訊等同于新聞客戶端并不準確:“一點資訊,是基于移動終端,把搜索引擎打入推薦引擎的興趣引擎,是搜索與個性化推薦的有機結合。
”一點資訊的關鍵在于抓住互聯網內容的“長尾”。
什么是“長尾”?長尾理論是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理論:1. 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2. 商品生產成本極低,以至于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3. 商品銷售成本極低,以至于個人都可以進行銷售;只要滿足以上三點,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只要有賣,都會有人買。
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共同占據的市場份額,甚至比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還要大。
判斷一個“內容出口”的好壞,不是看它熱門信息搜索的結果,而是看冷門信息獲取的情況。
在當下的搜索引擎、門戶網站、導航上搜索熱門信息,顯示的結果大同小異,但當搜索冷門信息時,結果便出現了分化。
網絡上的熱點是大家需要的談資,但是不能沉淀價值,很難讓讀者有所收獲。
此前PC互聯網時代,門戶輸出的大多是一樣的內容,而用戶關注的內容千差萬別,在給予熱點的基礎上,如何針對不同用戶,提供具有最大價值的內容,傳統媒體鮮有做到。
內容生產者通常要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內容的生產者,另一個便是內容的分發者。
既要生產內容,又要吸引用戶來閱讀內容,這就導致了一窩蜂追熱點的情況發生,真正有價值的長尾內容無人生產。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上網的時間更長、粘性更高,這就使得用戶對于上網閱讀需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除了熱點新聞之外,對于具有價值的“長尾內容”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內容的價值日益凸顯。
基于此,一點資訊的核心動機是“傳遞”:在媒體創造價值后,一點資訊便針對不同用戶的個性需求,挑選除熱點之外對他最具價值的長尾內容,以最大效率傳遞給用戶,讓他們最后能夠有所收獲。
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外優質的長尾內容非常豐富,尤其是在搜索長尾關鍵詞時,美國的整體質量要高一個層級。
為什么會這樣?國外除了重視長尾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重視內容生產者的利益。
大多數內文廣告屬于內容生產者我們認為的內容生態良性循環應該是用戶提供內容,媒體提供流量,根據內容受歡迎程度,得到相應回報。
眾多內容產生者中有職業記者,但更多是對某一領域感興趣的“業余作家”,靠興趣驅動產生優質內容。
比如,有人不是專業作家,但她在育兒方面很有經驗,就可以生產育兒方面內容,這些內容通過平臺分發,被關注育兒知識的讀者獲知,內容帶來流量、產生價值,平臺就會向內容生產者提供費用。
平臺負責流量的變現,內容生產者只專注生產高質量內容。
反 觀中國的內容分發,大多仍只重視短期平臺利益,既未給作者制定完善的利益分配機制,也沒有規章制度保護內容生產者作品。
盡管短期占到便宜,但長遠來看,只 是竭澤而漁。
這就從分發機制上導致長尾內容的缺乏,即使流量再大、技術再強的內容分發平臺,如果沒有優質內容,就無法真正吸引并留住讀者。
因此,一點資訊將來的商業模式是將最優質、最符合用戶興趣的內容聚合在一起,平臺只收取信息流產生的廣告價值,大多數內文廣告返還給內容生產者,以此激勵高質量的內容生產。
分發平臺化身為內容服務平臺,從內容的掌控者徹底變為內容的服務者,將內容帶來的流量所產生的利益分發給內容創作者。
這樣,盡管短期內平臺收入會下降,可更多有價值的內容會被激勵生產出來,從而引來更大的流量,產生更大的價值。
平臺的商業模式、內容生產的激勵機制建立后,如何保證讀者能夠及時、準確、便捷地獲取所需“長尾內容”顯得至關重要,在這一方面,一點有著天生的“基因”。
無興趣,不推薦鄭朝暉在雅虎硅谷總部時的團隊負責兩塊:一塊是雅虎全球全網搜索質量,另一個做雅虎的個性化首頁推薦算法。
盡管當時搜索和個性化推薦被分為了兩個團隊,但搜索和推薦只是用戶表達興趣的兩種極端方式,一個是完全主動,一個是完全被動。
而本質上來說,它滿足的用戶需求是一樣的。
從這一點上看,搜索和推薦的融合是未來內容分發的趨勢。
一點資訊跟搜索引擎的基因更類似,一點模式被稱之為“興趣引擎”:將智能推薦融入搜索,讓搜索變成一個少量的、低頻的,但是高質量的搜索。
“你給我一點,我充分拓展一片!”讓搜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就是搜索引擎和推薦引擎共同進化的下一代。
當你剛開始使用APP,一進去看到的肯定都是熱點,因為剛開始使用,APP不知道你的喜好,但總要給你東西看。
于是,就推薦幾十條熱點新聞,通過你的點擊,來鎖定你的關注點。
如果你喜歡看軍事,就多給你軍事,你喜歡看體育,我就多給你看體育,這個就是推薦的概念。
在一點資訊,你如果要這么用,什么都不干,它就是一個個性化推薦。
但這并不能滿足對搜索個性化的要求。
一點資訊和同類產品最大的功能差異在于,在這里你可以創建任何你感興趣的頻道。
比如你關心育兒,可以訂閱育兒,可以訂健康,可以訂任何跟育兒相關的東西。
一旦定了,APP就把含有育兒觀點所有的頻道給你推出來,里面的內容也給你推出來。
然后,你只要稍微表達一點自己的觀點,APP就立即給你拓寬一面,這就是基于興趣的、能不斷“進化”的個性化推薦。
在機制建立起來后,內容生產者,內容分發平臺,讀者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內容分發模式也從傳統的B2C模式進化成了C2C模式:在一點資訊,用戶興趣范圍內,優質內容沒有或者不多時,一點會將這個需求反饋給內容生產者,進而形成一個供需平衡。
內容生產者可以更精準的生產用戶關心的“長尾內容”,而不是說大家一廂情愿過度生產熱門、娛樂的內容。
目前,一點資訊的注冊用戶已經有近2000萬,活躍用戶接近400萬。
對于一點資訊而言,“推薦+搜索”模式的風口才剛剛打開。
下一篇:小米遭禁售會有什么連鎖反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看不上的商業模式最賺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