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變態長”的注冊過程贏得了用戶今天我要講的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百合網將近9年的創業過程的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探索,二是品牌建設經驗和教訓。
2005年正式做百合網之前,我和我的合伙人田范江在2000年做了第一次創業,做了一個裝修網站。
因為做得太早了,時機未到,當時的建材城、品牌商對互聯網都沒什么認知,所以第一次創業就失敗了。
在2003年底,2004年初,我們就做了SNS網站,那個時候是第一波SNS浪潮,我們算是第一個做SNS模式的,facebook也是在2004年才做的,但是還是因為做得太早了,VC都不太認可,也失敗了。
但我認為這次失敗的本質,是因為產品沒有做好,沒有真正去貼合用戶的需要。
到了2004年底,有VC建議我們團隊可以去做相親網站,當時美國也有這種成功商業模式。
其實我們當時為了更好的融資,解決發展問題,就去做了研究,發現相親網站確實有可做的,于是就開始做相親網站。
從沒想過只做類match這樣簡單的平臺,我們一開始想做一個嚴肅的相親網站,解決用戶的剛需,真正能夠幫助用戶找到對象。
所以就引入了一個心理測試,用戶注冊時,必須經過心理測試這一環節,除了要填寫基本的注冊資料,還得讓匹配用戶了解到他的價值觀取向,性格愛好,溝通模式等等。
當時大部分人都不看好我們的做法,因為注冊時間太長了,需要20分鐘。
但是我們還是堅持這樣做,因為我們覺得這種模式對用戶有價值。
在2005年推出百合網后,這樣一個“變態長”注冊過程,反而讓大家很新鮮,因為測試結果給大家一個完整的超過3000字的測試報告。
當時大家玩的,不過是門戶上流行的比較短的心理測試,這種長測試就形成了話題傳播,再加上我們引入MSN分享功能,可以將測試結果,迅速的告訴你的MSN好友,傳播就更加快了。
在2005年的5月份到8月份,就靠這個病毒式的傳播,沒有花一分錢廣告,百合網的注冊用戶就增長近80萬,這在當時,同比其他網站是非常快的,所以我們很快就拿到了投資。
廣告模式破產,線下活動模式難操作2005年到2008年三年時間,我們做了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探討。
作為互聯網服務企業,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免費模式來實現商業價值,所以我們嘗試了廣告模式,但最后失敗。
因為任何一個人去一個網站都有一個目的,比如來百合網就是來找對象的,不會去關注廣告。
相親網站和門戶上的人不一樣,對資訊的需求強烈。
所以在百合網站上放banner廣告,點擊非常非常低。
一開始,我們以為是因為廣告投放的關聯度不高導致的,所以我們就換了一批比如化妝品廣告,如何讓你變美之類的,但還是失敗了。
第二類探索,是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模式,組織了很多相親活動。
線下活動組織還是比較麻煩的,要找場地,組織物料,還要把人邀請過去,一個人能夠收到100到150人。
這其中的漏洞在于,很多人認為相親是一個比較私密的事情,希望是一對一的模式,所以愿意參與這種相親活動的人,占活躍用戶的比例還是比較少,這種模式不足以支撐這個網站的發展。
一對一人工紅娘服務,成了另外一個線下上結合的方式是:提供線下一對一人工紅娘的服務。
融資的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的10月份就開始推行了。
當時流行的都是免費的服務,這種人工服務能夠收多少錢?我們心里是沒譜的,所以就保守地推出了年費480元的“一對一的人工紅年服務”,非常低的價格。
發展到現在,這種一對一的人工紅娘服務非常成功,很多大城市的服務價格到了平均價2萬塊錢一年。
從2006年480元,到現在一年平均要2、3萬的服務價,7年提高50倍,但不管你的價格如何提高,用戶付費比例幾乎沒有變,這說明這是一項非常強烈的剛需。
下一篇:憑借長尾理論 一個App半年身價1億美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隱私經濟:個人信息的價值鏈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