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一個投資者的眼中,他們希望看到的是自己所投資的項目能夠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實際上,很多創業者并不知道真正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只知道自己的擁有好的產品,正如很多企業家一樣,成功之后才會總結出來企業商業的模式,實際上在創業階段是摸索階段。
商業模式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狹義的商業模式;第二類是,廣義的商業模式。
狹義的商業模式,即企業的價值主張和成本結構之間的關系,說的是企業如何去賺錢;而廣義的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企業做生意的方式,就是怎么樣持續去賺錢的問題。
國際上的一些專家認為,它包括價值主張、價值配備、核心能力、伙伴網絡、成本結構、目標客戶群、分銷渠道、客戶關系、收入模式。
這些評判的指標相對復雜,創業者很多情況下并不會考慮這么多問題。
大部分認為就是收入模式。
有時候,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判斷一個商業模式的是否具有可行性。
很多創業者說,他們有很好的商業模式,而且是可以實施的。
當你看到商業計劃書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商業創意。
創業者常常會把商業創意誤認為是商業模式。
而商業創意主要是針對市場或買方效用的一個新思路,即企業對買方或者潛在客戶提供怎么樣的前所未有的價值。
它是基于市場運作層面的,可以包含很多奇思妙想,但是效果如何,企業能否從中獲得持續利益是不確定的。
而商業模式,則反映了該項業務為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及相關的設計。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肯定是具有創意的,但沒有經過設計的商業創意并不是商業計劃。
好的商業必然是企業戰略的核心部分,它的創新也意味著整個企業的變革,也將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盈利能力。
開創藍海的商業模式 藍海戰略專家認為,藍海戰略是基于買方(顧客最大效用)效用,推出戰略定價(持續盈利能力成本保證),到目標成本,再到促進接受,使得這個戰略能夠有效地執行。
這就是藍海的戰略模式。
藍海業務必須滿足的4個主張: 1、價值主張:即,買方的效用,涉及到你的商品或者服務能夠為顧客和買方大眾提供怎樣前所未有的價值。
給予客戶是驚喜價值,即最大化價值! 2、價格主張:即戰略定價。
當你有了顧客需求,你如何抓住市場,尤其是大眾市場;你采取什么樣的一個定價才能抓住這個市場的主體。
3、成本主張:從狹義的商業模式分析,當企業滿足了前面兩個條件,企業能否有一個持續的模式賺錢?還是企業僅僅是服務了買方的大眾市場,自己卻入不敷出?這個問題就涉及到總目標成本與利潤之間的關系。
這也決定了你的企業在市場是否具有持續的盈利能力? 4、流程及人員主張,涉及到戰略執行。
藍海戰略的整體就是協調價值、價格、人員、流程的系統工程。
如果企業成功實施了藍海戰略的前三項主張,那么企業就具有了成功設計了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實施、執行,最后的落地生根都是需要我們考慮到流程以及人員的主張。
從藍海條件分析看來,一個好的商業計劃肯定是以藍海戰略為基準制定,符合藍海戰略要求,但顯然,具有藍海戰略特征的企業具有的商業模式并不一定是好的商業模式。
以下是歷史發展的三種典型的商業模式: 1、店鋪模式 一般地說,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要比制造業和零售業的商業模式更復雜。
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就是“店鋪模式(ShopkeeperModel)”,具體點說,就是在具有潛在消費者群的地方開設店鋪并展示其產品或服務。
一個商業模式,是對一個組織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對其主要活動的提綱挈領的概括。
它定義了公司的客戶、產品和服務。
它還提供了有關公司如何組織以及創收和盈利的信息。
商業模式與(公司)戰略一起,主導了公司的主要決策。
商業模式還描述了公司的產品、服務、客戶市場以及業務流程。
大多數的商業模式都要依賴于技術。
互聯網上的創業者們發明了許多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完全依賴于現有的和新興的技術。
利用技術,企業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
2、“餌與鉤”模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商業模式也變得越來越精巧。
“餌與鉤(BaitandHook)”模式——也稱為“剃刀與刀片”(Razorand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Products)模式——出現在二十世紀早期年代。
在這種模式里,基本產品的出售價格極低,通常處于虧損狀態;而與之相關的消耗品或是服務的價格則十分昂貴。
比如說,剃須刀(餌)和刀片(鉤),手機(餌)和通話時間(鉤),打印機(餌)和墨盒(鉤),相機(餌)和照片(鉤),等等。
這個模式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變形:軟件開發者們免費發放他們的文本閱讀器,但是對其文本編輯器的定價卻高達幾百美金。
3、其他模式 在5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是由麥當勞(McDonald’s)和豐田汽車(Toyota)創造的;60年代的創新者則是沃爾瑪(Wal-Mart)和混合式超市(Hypermarkets,指超市和倉儲式銷售合二為一的超級商場);到了7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則出現在FedEx快遞和ToysRUS玩具商店的經營里;80年代是Blockbuster,HomeDepot,Intel和Dell;90年代則是西南航空(SouthwestAirlines),Netflix,eBay,Amazon和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模式則是許多dot-com的一個嚴重問題。
每一次商業模式的革新都能給公司帶來一定時間內的競爭優勢。
但是隨著時間的改變,公司必須不斷地重新思考它的商業設計。
隨著(消費者的)價值取向從一個工業轉移到另一個工業,公司必須不斷改變它們的商業模式。
一個公司的成敗與否最終取決于它的商業設計是否符合了消費者的優先需求。
總的來講一個可行、有投資價值的商業模式是創業者需要在商業計劃書中強調的首要內容之一。
事實上,沒有商業模式,創業就只是一個夢想。
下一篇:17個震撼市場的新興商業模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點對點”模式如何讓商業更綠色、高效和人性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