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剛剛閉幕的達沃斯年會上,董明珠作為唯一的女性導師,作了主題演講和答記者問。
我聽過幾次“鐵娘子”演講,深為其氣場所懾服,至于內容,可以用那句廣告詞一言以蔽之:“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她有幾個段子必講,一個是清華博士到了格力水土不服,另一個是格力員工能用叉車開啤酒瓶。
自從跟雷軍立下十億賭局后,又多了一項內容:吐槽小米和雷軍。
這次在達沃斯,董明珠除了再次提前五年單方面宣布勝利,指摘小米沒資格代表互聯網公司,還對雷軍蓋棺定論:“我認為模仿者永遠成不了領軍人物。
”不光霸氣少有人及,說到對互聯網的態度,董明珠在商界大佬中也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現在已經很少見對互聯網不感冒的企業家了,恰恰相反,很多大佬急于踏進互聯網之門,甚至為此患上了“互聯網焦慮癥”。
今年兩會期間,在《中國企業家》雜志舉辦的“兩會沙龍”上,我對中國企業家的互聯網崇拜有了形象的認識:到會的傳統行業企業家,包括TCL董事長李東升這樣的商界耆宿,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這樣的實力派大佬,但一個個態度極為謙恭,對一位相對年輕、聲音清亮的互聯網企業家眾星捧月、折節下問,大有《鹿鼎記》中“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的架勢。
這里的陳近南者,李彥宏也。
格力在業內最主要的兩個對手美的和海爾,都在積極布局互聯網。
張瑞敏很早之前就以“互聯網移民”自居了,美的則在方洪波完成產業升級后,明確提出戰略定位于“智能家居”。
董明珠雖然實際上也認同“智能家居”的概念,但仍然將互聯網定位于工具,而不是將自己嵌在互聯網之中,用互聯網思維來思考問題。
手機控制電器當然,也許董明珠只是嘴硬——就像王健林那樣。
王健林之前跟馬云打過一億巨賭,賭電商銷售額比不過傳統百貨業。
后來還傳話說在十億賭局中支持董明珠。
但萬達董事長后來的商業決策卻背離了自己在賭局中的立場,他拿出50億元巨款,和騰訊、百度合資,聲勢浩大的進軍電商。
另一家房地產巨頭,萬科的總裁郁亮,對待互聯網的態度更加誠惶誠恐,以萬科地位之尊、體量之大,竟然干脆組織了一個取經團,前往小米、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求取真經。
王石則在采訪中直接指出,他覺得董明珠會輸掉賭局,“不接受互聯網,就會被接受了互聯網的同行淘汰”,像萬科這樣的公司,甚至可能被互聯網公司收購——這和董明珠的倨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佬都是人精。
他們之前的成功并不依賴于互聯網,之所以現在儼然一副拜互聯網教徒的pose,無非是意識到了互聯網浪潮難以避開,更深知順應互聯網浪潮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孫中山說過一句話:“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這句話殺氣騰騰,而且一副真理在握的架勢,我并不喜歡,但必須得承認,至少在商業世界中,它是有道理的。
諾基亞、柯達這樣曾經似乎不可能被撼動的巨無霸,就是因為對時代潮流反應遲鈍,或者還想逆流而動,結果一旦被超越就無論怎樣蹦跶都難以還魂,原本以為會基業長青的企業,短短數載便成為歷史的塵埃。
諾基亞的衰落讓人唏噓雷軍總結自己的經驗時說,成功最大的訣竅就是找對風口。
互聯網就是這個時代的風口。
企業要做的是鉆進這股龍卷風之中,這樣才有青云直上的可能,由于脫離自己固有的經驗而對互聯網產生恐懼和厭憎,避而遠之,這樣的企業,很難在這個時代持續成功。
這個道理不光對大企業有用,同樣適用于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
互聯網時代對于中國創業者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塊餡餅:還有哪些行業像互聯網這樣,機會如此之多,管制如此之少呢?即使不是從事互聯網行業,如果用互聯網思維來觀察商業世界,就如李彥宏所言,“無處不是機會”。
締造了英特爾輝煌的安迪·格魯夫有句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把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生存之道提煉成一句看似偏執的話,就是——創新一定要和互聯網有關。
即使不是從事互聯網行業,不是互聯網公司,也一定要基于互聯網進行創新,運用互聯網思維來進行商業決策。
這在若干年之后肯定是句廢話,那時候互聯網精神已經深入骨髓,互聯網不僅是工具,也會成為人們的生存方式。
但如今互聯網時代只能算剛剛開啟,通往未來之路崎嶇難行,人們需要在群山之中炸出路來——這時候,保持方向就格外重要了。
企業家們,認準互聯網的康莊大道,邁開大步吧,就像樸樹在《后會無期》中反復吟唱的:“向前走,就這么走……”
下一篇:安利營銷人員超過半數為女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微信公眾號營銷的九大妙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