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一分鐘一萬元!不久前某知名網紅創下的新紀錄,正在刺激著更多人。
而網紅經濟在直播元年后,開始了更迅速的演進。
一個漸次成型的生態系統里,各個環節的套路正在成熟。
更真誠地賺錢,還是更坦誠的表演?《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直播平臺從業者正在進行著商業演進之外的內容深思,邏輯有望更加清晰,但套路難言復制。
為什么總是網紅?“網紅”這個詞又火了,直播讓其迅速擁有商業價值,并快速兌現。
“由來已久,只是Papi醬的迅速躥紅和廣告拍賣作為標志性事件,把網紅經濟推到了公眾關注的焦點上。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陳端說,“網紅經濟本質是注意力經濟。
”“在早期圖像傳播階段,芙蓉姐姐、鳳姐都可以說是當年的網紅,到了文字傳播時代,博客女王徐靜蕾、微博女王姚晨也都是網紅,只是當時沒有這個概念。
”陳端說,“不能說直播是為網紅經濟而生的,但是直播強化了網紅經濟。
”心理學科普作家唐映紅告訴記者,網紅和美女主播成為直播平臺上的主流是一種必然。
“一方面,網絡直播由于相當便捷,網紅或美女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粉絲,才有足夠的性價比。
另一方面,內容安全的要求也讓經營者心中有數,他們會自覺把握好內容的主體方向,規避風險。
在這樣的背景下,內容的可選范圍較為明確。
而對于圍觀的粉絲來說,那種需要一定理解力和知識背景的內容,也是不具有太大吸引力的。
這樣,內容就變得更多趨向于簡單愉悅。
”愈虛擬,愈真實?“你下巴整過嗎?嘴巴弄了嗎?下眼線做了?”……與大多數女主播不同,佳琳耐心詳細地解答著:“雙眼皮,全臉脂肪填充,下巴,面部吸脂,埋線,我都做過。
”佳琳是某城市輕軌系統的一名普通員工。
“一次演出商家說我又胖又丑,把我照下來發給領隊,說這種人永遠不要出現了,我跳了17年的舞蹈,當時我就決定,就算貸款也要整容。
”“借錢整容,后來有家整容醫院給我打大折扣。
為了感謝醫生我就直播上幫他做宣傳,沒想到吸引了許多粉絲的關注。
”佳琳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現在我在直播間承認整容,已經不是為醫生做宣傳了,我希望能夠通過打賞繼續做下一步的整容。
粉絲也很買賬,愿意了解整容知識。
”“我不會顧慮這么多,我直播的時候就是真實的,人人都愛美,我愿意坦誠。
”佳琳告訴記者,直播間里幾乎沒有負面評價,即使有她也就置之不理,“他們不了解我。
”很隨意或很坦誠,也總會有人關注。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有一些隱藏,直播平臺上大家都是網友,陌生人之間,更多的會把自己很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
”熱度傳媒高級副總裁孟立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孟立波認為,互聯網下的社交,內容是更加個性化的。
“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只要有自己的粉絲群體就行了。
像鳳姐、芙蓉姐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相互依賴的生態鏈直播平臺給網紅成長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網紅的直播節目又能讓直播平臺在粉絲中占有流量。
“以往的秀場直播內容上爭議比較大,主播不愿意分享,讓周圍的朋友知道,但是映客開始做全民直播,人們接受直播是一種社交形式,主播在朋友圈廣泛的分享,可以引爆直播行業。
”孟立波說。
顏值是第一生產力,粉絲是將生產力變現的核心。
“現實中無法被滿足的,能夠在直播中實現,這會吸引粉絲持續消費。
目前直播平臺做的就是粉絲打賞的變現營收。
”孟立波說。
然而對于直播平臺上不惜花費重金打賞主播的粉絲,心理科普作家唐映紅則認為這之中有太多尚不能肯定的因素,需要長期沉淀下來穩定觀察。
“如果是一個自然自發的網絡消費,那無可厚非,游戲裝備升級也好,網絡直播送禮也好,閱讀文章打賞也好,網絡消費是隨著技術進步、消費文化變遷之下的一個自然的結果。
像現在,理論上說不需要帶現金和信用卡,只需要移動支付;傳統娛樂消費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網絡空間,是因為網絡帶給人們的快樂或其他積極感受,取代了傳統的娛樂消費。
”唐映紅說。
“主動式”造星模式“我一開始是想走線下的,但是發展太困難,走線上的路線來直播能吸引更多的粉絲,沒想過通過直播能火,現在反而能夠走到線下,公司會幫助我發唱片,參加更多的線下活動。
”網紅馮朗朗談到的,實際上是互聯網邏輯下的造星模式。
艾媒咨詢今年發布的《網紅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稱,如今的網紅經濟已經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游緊密聯動的專業化生產產業鏈,網紅更像是一種產品,上游負責生產產品,中游負責推廣產品,下游負責銷售產品,形成了擁有推廣渠道、內容、銷售途徑等環節的營銷閉環。
不同網紅變現方式也有所差異,但主要的變現渠道在于廣告、打賞、電商收入及付費服務。
而當網紅成為了IP之后,其變現能力將更加強大,形象代言、出書、進軍影視界、衍生品制作等都可能作為變現的方式。
孟立波告訴記者,傳統造星門檻高,需要大資本,互聯網造星則是批量生意,只需要海選,海選的標準也很簡單:顏值,才藝,情商,每天穩定的開播時間。
“互聯網造星能夠維系幾千位藝人的穩定收入,我們通過互聯網做收入和粉絲,優秀的主播公司會著重培養,發單曲,出唱片,參加網絡大電影等等。
”相比較傳統的經紀公司,直播平臺下網紅的選拔也有其新的邏輯。
秀吧直播CEO王豫華向記者表示,傳統的經紀公司同時可培養的人不超過三位,而互聯網是海量的用戶群體,只要設立一個機制,一個跑道規則,讓參與者自發的競爭,進行海量的層層選拔,最后領跑的就成為網紅。
“網紅是在不停地涌入,只要建立好機制,就會自動的進行篩選。
傳統的選拔是人為的判定和挑選,而在互聯網的邏輯下,實際上我們是在做大數據。
有多少粉絲,獲得多少贊,各種比賽、數值的體現,誰能上熱門,持續人氣和用戶關注度,都算是機制。
”
下一篇:中國手機產業發展模式之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被打賞最多的網紅,他們都用了這九種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