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上海市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正在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整體把握上海居民創業態勢、了解創業環境變化情況,更好地為創業企業服務,自2005年起,參照“全球創業觀察”(GEM)的研究框架和方法,上海市人社局就業促進中心連續13年開展“上海市居民創業狀況調查”。
2017年,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委托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通過開展問卷調查(有效調查樣本6611份)、深度訪談、焦點團體座談會以及輿情分析等方式開展調查,并邀請經濟社會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參與了報告分析與撰寫,調查結果客觀反映出上海創業活躍程度,并對未來走勢做出預測。
2017年上海市居民整體創業活動率為12.6% 調查顯示,2017年度上海市居民創業活動率為12.6%,比2016年上升0.7個百分點,年度增長率為5.9%,自2005年以來整體創業活動率持續走高。
根據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7年度相關業務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底,上海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注冊登記企業總計約為215.1萬家,較2016年的190.5萬家上升了12.9%,與上海市創業活動率增長幅度相一致。
圖片說明:2005-2017年上海市居民創業活動率 上海市居民活躍程度持續走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一是國家實施“雙創”戰略以來,政府密集出臺了各類創業扶持政策,對意向創業人群產生強大吸引力;二是鼓勵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成功創業者在社會上起到榜樣作用,激勵著越來越多年輕人將創業納入自己的人生規劃;三是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投資基金蓬勃發展,創業服務變得更加專業、便捷;四是新技術、新產業不斷升級發展,各行業經濟活力被充分激發,創業機會增多。
2017年上海市居民意向創業活動率為15.4% 2017年上海市居民意向創業活動率為15.4%,較去年增長0.2個百分點。
在2015、2016年意向創業高峰過后,居民的市場認知更加清晰,創業規劃更加務實,創業熱情逐漸回歸理性。
整體上看,上海居民仍然有著較高的創業意愿,能夠為本市的創新創業注入持續活力。
圖片說明:2005-2017年上海市居民意向創業活動率 上海市整體創業環境氛圍較濃厚 上海市居民對創業整體環境持較為積極的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57.7%的居民認為上海市創業環境氛圍濃厚,與去年的58.0%基本持平。
同時,網絡抓取的數據結果也顯示,網絡聲量中有76%是對創業的正面評價。
居民整體對創業的支持程度較高,支持創業的居民占到56.4%的比例。
由此可見,“雙創”的提出,改變了大眾對于創業的認知,不同群體對創業的態度趨向一致。
積極、均衡的創業認知將會推動整體創業環境的持續穩定發展。
圖片說明:上海居民對創業的態度 機會型創業占比73.8% 調查結果顯示,在已創業者和意向創業者總體當中,機會型創業占到73.8%的比例,較2016年升高13.1個百分點。
根據GEM的研究結論,創新驅動的經濟體中,機會型創業活動占比較高,創業公司也具有更為長期的目標和發展雄心。
上海市創新活力顯著,市場機遇廣闊,出于機會型動因的創業者比例顯著增長,創業企業也將具有更加頑強的生命力。
上海的經濟形勢良好,科技創新越發活躍,居民對美好生活有更多的期待,“提高個人收入”“實現自我價值”“更自主一些”成為創業的首要原因。
圖片說明:創業主要原因 創業企業創新特征明顯 創新不僅指技術的突破,還包括服務模式、市場推廣方式、經營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內容。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創業企業都具有創新特征,僅有5.1%的創業企業并未在任何方面尋求創新。
企業最突出的創新特征為服務模式、市場推廣和經營方式方面的創新,分別占比40.0%,33.6%和29.6%。
個人能力成為創業最關鍵要素 從創業者的創業優勢來看,“個人能力及興趣”是2017年度創業者和意向創業者最主要的創業優勢,以53.7%排在首位。
“有一定的人脈資源”以及“有好的合作伙伴”,分別占比28.5%和24.1%,排在第二、三位。
2015年,“雙創”的提出釋放了居民的創業熱情和能力,優質項目不斷涌現,因此,“有好的項目”成為創業首要因素;2016年,在優質項目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創業者依靠人脈獲得更多便利條件,“人脈資源”成為最主要的創業優勢;而在2017年,經過兩年的沉淀,創業者更加理性、各行業的發展愈發規范,創業者本身及其社會資本愈加成為創業的優勢所在。
圖片說明:創業優勢 浦東新區對創業者吸引力凸顯 從企業分布來看,上海近郊區域嘉定、閔行以及浦東新區為創業企業的最主要經營地,創業企業分別占比11.9%,11.6%和11.6%。
與中心城區相比,這些區域面積較大,且租金較為低廉;與遠郊城區相比,交通又更加便利,加上各類產業園區、孵化器較為集中,政策優惠力度較大。
因此,集中了更多的創業企業。
浦東新區不僅對于創業者的吸引力較高,對意向創業者也產生著持續吸引力,20.6%的意向創業者計劃選址浦東開辦企業。
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浦東新區作為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功能區,更是大力推動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科技的領先以及產業的集群成為浦東新區吸引創業者的最大優勢。
圖片說明:已創業者和意向創業者選址對比 創業企業平均需15.53個月實現回本 在調查的創業企業當中,已經回本的占到74.3%的比例,企業從投入資金到實現盈利平均需要15.53個月。
圖片說明:創業企業回本情況 與往年調查結果對比,能夠看出,2017年度創業企業盈利狀況較往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隨著創業熱潮過后的沉淀,創業教育不斷完善,投資人對項目的評判標準越發嚴格,這些都促使創始人需要對創業項目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新投入創業的企業主逐漸趨于理性,制定更加完善的創業計劃并選擇更加務實的經營方式。
因此,創業企業盈利狀況良好,企業總體經濟效益有所提升。
每個創業企業平均創造8.69個社會崗位 2017年度創業企業平均雇員人數為8.69人,創業企業對于吸納地區勞動力具有很大的價值。
其中,制造業、現代物流行業以及金融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最為旺盛,而批發和零售行業、農林牧漁業吸納就業能力相對較弱。
從年度對比來看,2013到2016年,創業企業吸納就業人數有緩慢上升,從7.30人增加到8.80人。
圖片說明:創業企業平均雇員人數年度對比 市場競爭激烈,創業初期面臨資金難題 調查結果顯示,“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微薄”是排在第一位的創業難題。
隨著經濟的繁榮,員工的平均薪資也隨著行情而增長,使得“用工成本”成為排名第二的創業困難。
“流動資金短缺”和“人才問題”分別排在第三、四位。
人才問題在本次調查中的重要性凸顯。
企業不僅對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還要面對更高的人力資源成本。
如何籌措資金、廣納賢才、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仍然是創辦企業首先需要考慮的難題。
圖片說明:初創企業所面臨的主要困難 稅費減免依然是創業企業最主要的政策需求 在企業的政策需求方面,“創業稅費減免或補貼”以45.2%位列創業需求之首。
“創業場地支持”以43.2%的比例緊隨其后,創業者對場地的需求更加多元,不僅會考慮租金的成本,還會評估服務的完善性、產業的集群特征等相關因素,場地優惠政策將會對創業者起到更大幫助。
稅費、場地關乎生存,而投資聯絡、咨詢服務則與發展更為相關。
從政策的發力點來看,也應當首先滿足企業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是對其如何擴大規模、如何更好經營的幫助和指導。
圖片說明:創業企業政策需求 相關鏈接: 全球創業觀察,由英國倫敦商學院和美國百森學院共同發起成立,旨在研究全球創業活動態勢和變化,發掘國家創業活動的驅動力,評估國家創業政策。
目前, GEM已經成為一個權威的全球創業研究項目,覆蓋全球66個經濟體,覆蓋了全球69.2%的人群,代表了全球84.9%的GDP。
國內的深圳、香港等地較早參加了此項目。
整體創業活動率,指每100位年齡在16-64歲的成年人中參與創業活動的人數,國際上一般使用創業活動率來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創業活躍程度。
意向創業活動率,指每100位年齡在16-64歲的成年人中,未來一年內有創業打算的人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業活動的趨勢變化。
機會型創業,一般是指創業者通過發現或創造新的市場機會,為追求更大發展空間而選擇創業的形態。
與之相對的為生存型創業,一般是指創業者出于生存目的,為獲得個人基本生存條件不得已而選擇創業的形態。
下一篇:四大賽區700余個創業團隊齊聚通武廊雙創大賽,61家初賽勝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歲男童直播玩玩具年收入7000萬,忙著吃雞的90后羨慕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