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好好的周一,今天被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所說的“小目標”刷屏了。
好多吃瓜群眾都在酸酸地調侃:一個億很多嗎?!其實,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失去了掙一個億的機會,或者說其實沒有掙一個億的能力!悲傷逆流成河~~~我們先看兩個人,起個中文名,張三和李四。
兩人都很聰明,具遠大抱負,并來自同樣適度的中等背景。
但是,性格和行為方式有很大不同。
張三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很受歡迎;他是很多校園團體成員,并且通常是領導。
李四沉著,矜持;他不參加團體活動;他通常被注意到,但既不被喜歡,也不遭討厭;有人無明顯原因而怨恨他。
張三興趣廣泛,可得到的工作總不止一個;李四只選擇一份工作——追求某種特殊的任務或在大學課程之外選修——他將所有業余時間都致力于此。
張三能使自己輕易適應他人,但發現讓自己適應變化的環境卻更困難;李四能使自己適應環境,但與人打交道時絕不退讓。
張三學習成績全部優秀;李四成績很不穩定:有些課程得90分以上,有些課程只能剛剛及格。
張三在人們心目中形象充滿陽光,活潑快樂。
李四形象嚴肅,認真。
但有些罕見而短暫的跡象似乎表明:在他們隱藏的內心世界,角色發生了顛倒:沉著活潑的是李四;而張三則受到某種可怕、難以形容的恐懼所驅使。
你覺得未來誰能掙一個億? 相當多的人會選擇張三。
但實際上,其實,李四才是財富創造者。
張三其實不會"掙"錢,他只是財富占有者。
極少人會做如此地區分財富創造者和財富占有者的不同。
但美國小說家安·蘭德在《商人為什么需要哲學》一書中,提出了財富創造者和財富占有者的不同,并做了明確的區分。
在他看來,也是大多數人未能真正覺察的:大多數人將所有富人合在一起,形成同一種類,他們拒絕考慮本質性問題:財富的來源,以及獲得財富的方式。
他給出的理由是: 貨幣是交換工具;只要它能被用來與物質產品和服務交換,它就代表財富。
財富不會自然增長;它必須由人們創造。
大自然只是給我們提供原材料,但正是人類的智力必須去發現如何利用原材料的知識。
是人類思維和勞動將原材料轉換成食物、衣服、住所或電視機——轉換成人們為生存、舒適和快樂所需要的所有產品。
財富創造者是發現者,他將其發現轉換成物質產品。
在一個勞動分工復雜的工業社會,可能就是一或兩個人的合伙:科學家,他們發現新知識;實業家(也就是商人),發現如何使用那種知識,如何將物質資源和人類勞動整合進企業,以生產適于銷售的產品。
財富占有者則完全是不同類型。
從實質上看,他不具“創造性”——他尋求變得富有,但不是通過征服自然,而是通過操縱人;不是通過智識努力,而是通過社交策略。
他不生產,他在重新分配:他只是將已存在的財富從主人口袋轉移到自己口袋。
財富占有者可能成為“政治家”——或是“尋求捷徑”的商人——或是那種“混合經濟”的破壞性產物:商人通過政府恩惠而變得富有,例如特權、補助或特許;也就是說他們通過合法的力量而變得富有。
如何區分財富占有者和創造者? 沒有任何單一外部特征能被用來作為創造財富之品質的可靠標志。
歸于張三和李四的品質可能發生變化。
但是其品質的最后凈重總是概括了同樣要點:財富創造者的本質特征是其獨立判斷;而財富占有者的本質特征是其社會依賴。
具有獨立判斷之人是個極度自負之人:他相信自己處理存在問題的心智能力。
他看著這個世界,想要知道:“能做什么呢?”或者:“事態如何能得到改善?”最重要的是:財富創造者是發明者和革新者。
他性格中最明顯缺失的品質是順從,也就是,被動接受被寄予的、已知道的、已確立的東西或是現狀。
他決不說:“對我爺爺足夠有益的東西對我也足夠有益。
”他只會說:“昨天對我足夠有益的東西,明天不會還對我足夠有益。
” 他不會坐等“好運”來臨,或是人們給他機會。
他自己創造并利用機會。
他決不抱怨:“我無法避免!”——他能避免,并且做到了。
從不創造財富的人是“兩面下注”之人,他們“謹慎行事”,等待機會跟隨潮流;他們是賭徒或不顧一切的投機家,根據當下的刺激、道聽途說或自己無法解釋的情感以及盲目地直覺參與賭博。
財富創造者不采取上述兩種方式。
他不等待潮流——他設定潮流的方向。
他不賭博——他采取“適當的冒險”,自己真正承擔上述兩種情形試圖忽視的責任:也就是判斷的責任。
從不創造財富之人有一種“雇員心態”,即使他從事的是行政工作;他想方設法逃脫最低程度的努力,就好像任何努力都是一種不合理的要求;當他不能采取正確行動時,他大聲叫喊:“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如何行動!” 財富創造者有一種“雇主心態”,即使當他只是一個辦公室的勤雜工——那就是為什么他不會長期做勤雜工的原因。
在每一份工作中,他都致力于最大程度的努力;學會他所能學會的有關商業的一切,這遠遠超過他的工作需要。
他從不需要被告知——即使是面對其通常義務之外的情形。
這些都是他為什么從一個辦公室勤雜工升遷到公司總裁的原因。
在他通常嚴酷且面無表情的外表背后,財富創造者總以一個愛人的激情、一個改革者的熱情、一個圣人的奉獻及一個受難者的忍耐致力于他的事業。
作為一項標準,他充滿皺紋的前額和資產負債表是其能夠允許世人了解的惟一證據。
注意,其新冒險事業是長期發展,在它們能贏利前需要幾十年時間。
那些夢想通過抽彩票式賭博而贏得財富的人絕不會理解他的心理。
只有“財富占有者”的生活和行為是短期規劃的,他的眼光決不超越當下時刻;“財富創造者”的生活、思想和行為都是長期規劃的。
因為只有對自己判斷擁有完全信心,他對未來也就擁有了完全信心,只有長期計劃才能滿足他利益。
對財富創造者而言(對藝術家也是如此),工作不是一項痛苦義務或是必要的惡,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對他來說,生產活動是本質,是存在的意義和樂趣;這是充滿活力的狀態。
更可貴的是, “財富創造者”并非如此熱衷于財富。
對他來說,財富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拓展其活動范圍的手段。
大多數財富創造者對奢華的生活漠然處之,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其財富相比,其簡樸程度令人吃驚。
有多少人會是真正的財富創造者?格林斯潘經濟咨詢公司總裁艾倫·格林斯潘大膽估算,在他看來,在我們的商業世界,真正的財富創造者——也就是完全自治并具獨立判斷能力之人——占多大比例。
他思考片刻,有點傷心地回答:“在華爾街——大約是 5%;在工業界——大約是 15%。
”當然,在中國,也不超過這個比例。
似乎,大多數人都被排除在財富創造者的行列了。
所以,真正能“掙”一個億的人寥寥無幾。
好在,這個創業的時代,給了我們中的很多人天時和地利。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具備這樣的品質:獨立判斷、不安于現狀,自己創造和利用機會,自己設定潮流的方向,用改變世界的決心,做一件極為需要忍耐的事情。
就是說的我們當中的這些創業者了!
下一篇:拋開「手藝」談創業,你在說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它改變了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