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23rf”2018年,教育界無疑是屬于素質教育的天下。
根據億歐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素質教育現在已經有52家企業獲得了投資。
其中大額融資頻頻,包括編程貓和Makeblock分別完成了3億元C輪融資、VIP陪練斬獲數億元B輪融資、小碼王拿到1.3億元B輪融資、傲夢得到1.2億元B輪融資等等。
素質教育的熱度一躍超過最火爆的K12賽道,可以當之無愧地說“是站在風口上”。
但熱鬧只是冰山一角——有人一路高歌猛進,但也會有人過得稍顯平淡。
熱鬧是他們的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三點:1、少兒編程無疑是最受追捧的賽道。
52家融資的企業中,就有占了18家,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更別提其中有的企業,在這一年內多次拿到了融資:例如編程貓分別在今年1月和5月斬獲了兩輪融資;編玩邊學在8月1日剛剛宣布完成A輪融資,緊接著在半個月后又拿到了科大訊飛的數千萬元戰略投資……2、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藝術教育以及體育培訓等賽道,并未獲得同樣的高熱度。
在藝術教育賽道中,音樂類項目一共獲得了4筆融資,美術類項目獲得了3筆融資,而舞蹈類項目以及體育培訓類項目均只有2筆融資,和少兒編程賽道的18筆相距甚遠。
3、音樂、美術、舞蹈并稱藝術教育的三巨頭,但這三者間微妙的平衡也在慢慢被打破。
從資本的角度來看,音樂類項目的熱度明顯高于其他門類。
今年7月,在線真人樂器陪練平臺VIP陪練宣布公司單月營收已經突破5000萬,從已知的數據來說,音樂教育賽道也算拉開了其他兩個賽道的玩家一定身位。
相對于少兒編程的熱鬧,藝術教育市場遇冷,其實是會讓一些人內心頗為不憤的。
畢竟在過去的好多年里,在我們談到素質教育的時候,我們一定談的是音樂、美術、舞蹈,而非少兒編程、創客教育。
當大家習慣了素質教育是“資本不熱鬧、賽道不掙錢”時,一切又變了。
2018年,一筆一筆的巨額融資開始刷新大家的認知,暗示著這個冷清又擁擠的市場正發生著變化。
然而半年過去,藝術教育只能委屈地感慨:熱鬧其實是他們的。
都是素質教育這個媽生的孩子,為什么會有這些差距呢?為什么掉隊了?不受追捧、被低估的尷尬境遇,或許與藝術教育行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區域化、碎片化和非標準化,是藝術教育市場的關鍵詞語。
目前的藝術教育市場,面臨著眾多問題。
一是藝術教育“大市場,小作坊”的現象十分突出,面臨無法保證教師留存、競爭混亂等問題。
拿美術培訓市場來說,美術教育包括青少年創意美術、基礎美術、高考美術、美術職業教育、國際藝術教育、應用美術等。
高考美術教育作為其中最剛需的部分,每年約有55萬考生,總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但據相關報告統計,國內目前規模超過2000學生規模的藝考培訓學校不超過5家。
除此之外,藝術教育學校的經營者大多是藝術專業出身,缺乏管理與實戰經營經驗,而很多機構教師因為缺乏職業上升空間以及工資低等原因,往往任職一段時間后會選擇自立門戶,最終導致整個行業魚龍混雜,競爭十分激烈。
二是藝術教育相對于其他項目,教學過程更注重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教學水平、成果和質量無法鑒定,業務模式難以實現爆發式增長。
拿舞蹈教育來說,一方面,整個行業缺乏較強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的培訓機構,而中小機構缺乏規范管理與研發力量去生產具有自身特色的課程;另一方面,很多人更多的把學習的過程看做一種社交,更注重情感交流或者體能素質,也不適用于能夠大規模鋪開的線上模式。
說完藝術教育的“冷”,我們再來說說少兒編程的“熱”的原因。
第一,政策刮來的風。
這些年,世界各國都密集出臺了許多支持少兒編程的措施,而我國也是自2014年起,頒布了許多鼓勵少兒編程的政策。
第二,科技點燃的火。
不管是教學理念,還是教育工具、教學方法,少兒編程類公司基因和更偏傳統的藝術教育類公司都不一樣,一些資本方會認為,投資少兒編程賽道,也是布局在線教育及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
第三,資本澆上的油。
如果大家都看好某個市場,就必定會在短時間吸引大量資本聚焦,這就是導致少兒編程市場目前市場過熱,競爭迅速升溫的原因。
兩相對比之下,也就能進一步理解為什么藝術教育還未迎來大爆發。
如何破局藝術教育就一點追趕的機會都沒有了么?答案當然是“未必”。
第一,對于賽道而言,素質教育市場的缺口和用戶的需求是實打實的。
但市場的認知與接受度嚴重滯后。
如何提高、改變和重塑家長的認知,是挑戰也是機遇。
比如以往家長對少兒編程的理解是培養程序員,而現在已經逐漸變成孩子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培養方式;又比如舞蹈教育,家長以前會認為單是一項培養孩子形體美的運動,但現在很多人開始理解“舞蹈是在教會孩子用身體表達情感”這樣全新的教育理念。
第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線上和線下教育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如何用科技的手段幫助行業升級以及改造至關重要。
拿音樂賽道來說,練習是樂器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傳統線下教課模式交通成本巨大,學生學成率最低,琴童在自行練習時,效率與效果難以把控。
而目前出現的線上真人一對一陪練服務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以此類推,美術賽道也可以多去嘗試在線課程,舞蹈賽道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嘗試實現師資培訓產品化。
第三,每個藝術教育賽道的玩家都需要跳出來思考,自己在所屬的領域中特色和優勢。
目前大部分的玩家都面臨品牌弱勢、競爭能力不強的問題,解決方案也不外乎幾點:一是劃分出更細致的賽道來對自己做出精準定位,二是在此基礎上,升級已有業務以及提供增值服務;三是跳出行業思考,尋求和其他產業的連接點。
結語用“歌舞已起,盛宴未到”來形容藝術教育賽道是最好不過的。
從今年素質教育拿到手的52起融資來看,少兒編程、創客教育等賽道算是“起飛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資本的輸血之下,素質教育的其他賽道也將逐漸地全面蘇醒過來。
“人口紅利+政策助推+科技催化”曾被笑稱是教育界造風口拿融資的套路,但話糙理不糙,資本不會愿意做浮在水面上的油,即使都是大熱的“素質教育”,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鋪開。
目前看來,藝術教育的很多玩家在結合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上,還有很多前進的空間,而這些,正是機會所在。
下一篇:創業者必讀:打造企業協作文化的完整攻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創到最后都是微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