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30年前,潯興拉鏈的創始人施能坑,以1.6萬元的小作坊做起。
在小拉鏈,這樣一個不起眼的服裝輔料領域,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
經過20多年的打拼和經驗積累后,潯興拉鏈坐上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拉鏈生產商交椅。
2016年,潯興拉鏈年營收已達到11.75億。
一個小拉鏈,他一年賣出了十多億的規模。
他在小市場、做出了大企業拉鏈相對于服裝產業而言,是個小品類。
2009年服裝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拉鏈市場規模大約在600億左右,如今這一規模擴大到800億左右。
今天,中國拉鏈產量的規模一再創新高,已占全世界總量60%以上,其中有90%是直接和間接出口到國際市場。
但是,中國拉鏈生產企業以中小為主,據中國拉鏈協會統計,中國拉鏈企業中固定資產在1億元、年銷售額在3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約2-3家。
國內企業競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而在中小企業為主的企業中,潯興拉鏈卻成為了那年銷售3億以上的2-3家之一,而且潯興拉鏈做到了超過10億,不得不說非常厲害!并且,2006年12月22日,潯興拉鏈在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成為目前中國拉鏈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是中國拉鏈行業龍頭老大。
其英文簡稱SBS則成為了國內拉鏈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現已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并設有SBS辦事處、專賣店,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它是如何從一個家庭作坊企業做成了行業領軍、從1.6萬做到10多億?任何企業在發展歷程中,都要過關鍵的三關——創業成功關、做大做強關、基業長青關,能闖過這三關,企業離進入行業前列就不遠了!創業成功關膽大+敏銳眼光+肯吃苦+善于開拓市場創業時,一定要滿足“膽大+敏銳眼光+肯吃苦+善于開拓市場”這幾個條件。
1. 膽大、敢闖敢于嘗試、敢闖,敢于邁出第一步,對于創業尤為關鍵。
2017年1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出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家講堂,發表了“創新與競爭優勢——以萬達為例”的演講。
在演講中,王健林表示:“富貴險中求,敢闖敢干競風流”“什么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子大”。
所以,膽大、敢闖,敢于邁出第一步,它是創業必備條件。
最初,潯興股份創始人施能坑,只是一家服裝廠的打工仔,“每天就是畫圖樣、縫紉、制衣、包裝、搬運”。
不過憑著機靈肯干,施能坑頗得廠長的賞識,每到年底發獎金,他總能多得三、五百。
5年的時間,也攢下了一萬六千塊。
在攢下1.6萬,同時又有服裝行業一定經驗之后,施能坑大膽選擇了創業。
上世紀80年代,大家比較喜歡穩定工作的時代,敢辭職創業是膽子是很大的,邁出這一步,需要很大魄力、勇氣。
2. 敏銳眼光、瞄準另類市場對于創業者而言,能否選擇一個有潛力的市場/領域,也往往是勝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上世紀80年代,福建晉江、石獅的商業潮興起,當大家都紛紛瞄準鞋業、服裝業等市場時,施能坑卻瞄準了另類市場,選擇了服裝的輔料——拉鏈。
經過市場調查后,他拿著1.6萬元,坐火車到北京拉鎖總廠買來拉鏈,幾個兄弟自己用小鐵錘敲敲打打加工后,再拿出去賣,開始了創業之路。
3. 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創業成功的人,都是懂得吃苦的人,具備奮斗精神的人。
是否能吃苦,也是創業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要素!潯興拉創始人施能坑,和很多創業家一樣,也出生在窮苦人家,施能坑曾表示“我們出生在農村,家里兄弟姐妹多,早年是全村最窮的。
” 家計困難,使得改善生活成了施能坑的本能選擇。
在早期,為了降低成本,請不起別人,施能坑就發動全家,一起上陣。
“我們兄弟自己當工人,連孩子們也是從最苦的工序做起,為了及時出貨,一天下來有時候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搞得渾身都黑不溜秋的”。
4. 開拓市場、打開銷路在具備敢闖、敏銳眼光、肯吃苦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要考慮,那就是銷路問題,解決了生產問題,下一步就要解決銷路問題。
換句話說,銷路不解決、打不開,也意味著前面的敢闖、敏銳眼光、能吃苦白做了。
在早期,施能坑為了打開銷路,也是吃了很多苦,和所有創業者一樣,最初打開市場非常難,只能一家一家生磕。
那段時間,施能坑每天五點不到就出發,背著2000多條拉鏈,一走就是一天,肩膀都能勒出兩條血印,有時候,沒有回家的公交了,施能坑就在火車站湊乎一晚上。
這樣逐漸打開了客戶,之后又打開了批發市場和商場,逐漸在晉江打開了銷路、又逐漸擴展到福建其它地區,幾年下來,他賺了三十多萬。
之后,在積累了一定實力,隨著拉鏈好賣后,施能坑不甘心只做中間加工環節,他要做上游,決定自己開廠。
于是,施能坑把三十萬全部投了進去,成立潯興拉鏈廠,“自己開廠,自產自銷。
”可以說,在創業階段,“膽大、敏銳眼光、肯吃苦、善于開拓市場”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而施能坑在潯興拉鏈的創業階段,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成功做好這四個要素,實現創業成功!做大、做強關品牌化+引進人才+現代管理優化經營、優化團隊、優化管理在度過創業成功關之后,企業將會進入第二個階段——如何更進一步,做大、做強,更大視野、更大格局的運作,進行優化經營、優化團隊、優化管理,將是企業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
5. 品牌化運作、重視品牌形象、重視口碑企業要做大、做強,一定要樹立自己的品牌,注重品牌建設。
1991年,199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擊了施能坑和他的潯興拉鏈,也讓施能坑意識到品牌、質量的重要性。
當時,一些小型拉鏈廠購買潯興生產的帶有SBS標號的拉頭,進行后續加工。
在市場上,這些拉鏈由于質量低劣,客戶投訴不斷,使SBS品牌聲譽蒙塵。
施能坑坦言,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也讓他開始意識到品牌對整個公司的重要性,品牌就是企業的生命!他當機立斷把所有已經銷售出去的拉頭收回并集中銷毀,直接損失達300多萬元,在工廠大院,當著全廠員工和客戶的面,他一把火燒掉,很多員工當場就痛哭流涕。
這對于當時一個年利潤200多萬的企業來說,承擔了極大的風險,也可見施能坑當時下了多大的決心。
這次對品牌及質量的重視,如同當年海爾張瑞敏銷毀有質量問題的冰箱一樣,對潯興拉鏈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讓公司內部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樹立起“質量就是生命”的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另一方面,也在業內樹立起了潯興拉鏈SBS注重品質的形象,在同行內部也引起了反響,并且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口碑,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同。
潯興對品牌和質量重視的美譽也因此建立起來。
6. 更大市場開拓要做大,不僅是品牌形象要注重,樹立在行業中更好的口碑、更大的影響力。
同時,還要更大市場的開拓,走向更多的地區、更多的市場。
這意味著企業要開拓更多市場、占領更多市場,在更多市場努力獲得優勢,從而實現規模的擴大!而潯興拉鏈隨著在福建市場站穩之后,選擇了走出區域、陸續開始其它市場的開拓。
一方面,它在國內更多地區、開拓更多市場,在中國市場占據更多份額;另一方面,它還做了國際市場的開拓,現潯興拉鏈已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并設有SBS辦事處、專賣店。
7. 引進人才企業要做大、做強,還有重要一點就是要引入人才。
通過人才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優化組織能力,改善、提高團隊的競爭力。
在上世紀90年代,施能坑就在報紙上刊登招聘廣告,“歡迎應屆大學生加入”。
很快,企業收到了兩個武漢大學畢業生的來信,施能坑非常重視,親自給大學生回了信,介紹了一些潯興的發展情況,并解除了他們關于待遇、生活的一些顧慮。
如今,經過十幾年的鍛煉和培養,這兩個大學生,一個成了潯興的總經理,一個成了潯興技術研發部的部長。
8. 現代管理企業要做大,就要在管理方式、團隊成員、組織構成上進行適當轉型,引入現代管理機制,在人才、團隊和管理機制上進行優化。
很多家庭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必須要努力完成這個轉型。
如果不能完成轉型,就會在發展做大上陷入天花板。
不過,很多企業在這方面會遭遇問題,始終難以從家庭作坊公司向現代管理成功轉型。
在潯興拉鏈創業初期,它和所有的民企一樣,出于成本和更便于運作的考慮,主要以家庭成員為主,呈現出家族企業的特點。
對此,施能坑有清醒的認識,特別在施能坑要將潯興國際化的目標框架下,淡化家族管理,完成現代企業制度轉型就成為必須做的工作。
“今后,潯興公司將進一步淡化家族式管理。
同一家族的人,理念及其他很多方面都很相似,納入一些外面不同的聲音、先進的理念、新生的力量,能夠幫助董事會決策減少失誤,為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提供可靠的保障。
”不過,這個過程,如同所有家族企業在向現代管理轉型所遇到的情況一樣,有一定的阻力,也是一種常見現象,這需要企業領導人能夠頂住阻力、力排眾議的完成轉型。
施能坑同樣遇到這個問題,雖然施能坑受到了來自家族的阻力,但他面對阻力時并沒有妥協,而是在不斷地予以化解。
于是,盡管多數家族成員并不贊同對上海分公司家族管理人員進行改革,但施能坑還是力排眾議,大膽啟用外部人才組建新的管理團隊,并給予充分授權,支持他們進行改革創新。
目前,上海公司營業額已占潯興股份的三分之一,成為一家重要的子公司。
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潯興公司雖然還有一些施氏家族的人員在公司,但施能坑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
如今,很多外聘人才成了集團的骨干,其中3名進入集團公司董事會,3名擔任副總裁,30多名擔任部門經理以上職務,公司還讓出15%的股份給業務骨干,構筑利益共同體。
可以說,在完成品牌形象、市場、人才、管理的升級之后,企業才能走向做大、做強。
而潯興拉鏈很成功的完成了這個轉型,走上了做大、做強之路!基業長青關遠大追求+持續學習升級+穩健企業生態在企業做大、做強之后,企業還要面對穩健發展、持續保持競爭力的問題。
企業經營者是否能夠持續保持向上追求,持續學習升級、保持競爭力,以及是否形成穩健的企業生態,則是企業能否持續保有優勢、穩健發展的關鍵。
9. 遠大情懷在企業能否走的長遠路上,老板是否擁有遠大情懷、追求很關鍵。
一些老板在企業取得一定成功后,就會失去早期的奮斗精神、進取心,選擇安逸、享受人生,這種狀態的轉變,意味著企業發展到了天花板,就難以繼續向前發展。
據說,有一次施能坑和一位企業家在一起打高爾夫球,這位企業家告訴施能坑,他說他賺了很多錢,可以用幾輩子了,想不干了,問施能坑怎么樣?施能坑說,你這想法挺不錯,你可以好好享受。
不過,施能坑在停頓一會后又加了一句,“要是我們民族、大家都像你,那就完了!”這是一種大企業家的格局,也是潯興拉鏈在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后,仍不斷發展的動力。
10. 持續學習升級商業競爭是一個持續的馬拉松,在競爭過程中,時代和形勢不斷變化,企業必須不斷升級自己的競爭力,企業必須不斷學習、升級。
施能坑作為潯興最重要的管理者,一直在不斷地學習。
施能坑認為持續性的學習和提高是至關重要的。
11. 穩健企業生態治理體系+研發投入+人才培養一個企業要想持久保持競爭優勢,特別是想持久保持領先,就要在內部形成一個穩定的體系,從治理結構、到研發、到人才,都形成一個穩健的體系,一個良好的企業生態。
① 治理體系上市既是企業達到一定成功程度的體現,也是企業治理體系完善的體現。
2006年12月22日,潯興拉鏈在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成為目前中國拉鏈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
同時,在用人、治理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機制。
在用人方面,以人才為主,大膽提拔人才,認賢不認親,天津和上海的管理團隊就完全沒有家族背景,創始人施能坑的兒子在上海也只是一個小經理;在公司總部,建立了以執行總裁為核心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負責公司總體經營管理;② 研發投入潯興拉鏈是一個注重技術研發投入的企業,施能坑在潯興成立了技術研發部,采取引進、吸收、創新的路徑,自創業以來,施能坑先后主持開發產品、工藝等項目200多項,其中包括“隱形拉鏈”等40多項獲得專利,這都為潯興拉鏈的市場拓展打下了良好的空間。
③ 人才培養在培育人才方面,潯興股份與華僑大學合作成立了拉鏈學院,培養中、基層管理及技術人才;出錢讓中高層管理干部前往知名大學進修深造;在留人方面,新建的500畝廠房中,為員工、管理層建了一大片宿舍和別墅,讓人才在潯興能夠安下心來。
如今,潯興拉鏈已經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拉鏈品牌,其英文簡稱SBS則成為了國內拉鏈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它的拉鏈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世界紀錄協會評定的中國最大拉鏈生產商中國紀錄。
如果能度過生存關、做大做強關、基業長青關,企業將成功實現由小到大,甚至走向領先企業的成長,和個人的成長一樣,是一個不斷闖關、過關的過程。
人生成長,每闖過一關,都會達到一個新的層級,升級、進入高階。
企業也是如此,從最初的創業生存關、到之后的做大、做強關,再到基業長青關,每一道關,都是一個臺階。
生存關,決定企業能否創業成功,能否走上盈利之路,能否繼續發展。
做大、做強關,決定能否繼續不斷走向更高峰,登上更高的企業行業地位。
基業長青關,決定企業是長久持續、穩健發展,還是一時興起、之后被市場淘汰。
這每個關,對企業而言,都是考驗,每過一關,意味著企業上一個更高臺階。
如果企業能夠度過這些關檻,經歷這些考驗,意味著企業將實現由小到大的成長,相反,企業將陷入天花板。
潯興拉鏈,以它的成長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創業者,從打工、到最初的小作坊、再到一步步做大,度過生存關、做大做強關、基業長青關,一步步成為行業領軍,中國第二、世界第一的過程。
這一切,也值得中國商界其它企業、老板、營銷人深思和學習!
下一篇:一包洗衣粉賣了24年,如今年入200億,這家老企業如何做好新生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史上最能接客鴨店!年入804萬人,上門服務卻不行,why?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