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投圈第一網紅是李開復,我是第二網紅。
”“創業者沒有當網紅的能力,就不要創業了。
”2016年4月15日,在新京報舉辦的尋找中國創客活動上,徐小平以網紅的身份,講述了我們到底能從網紅學到什么。
在他看來,每個創業者都是網紅。
(文末附彩蛋)網紅經濟、網紅現象,無疑是2016年最激動人心的。
這個現象對中國整個創業的生態環境以及思路,甚至是觀念、價值觀,都發生了顛覆性的影響。
“剛聽到‘網紅’一詞時很陌生,研究后我就崩潰了,連退休的心都有了。
”徐小平笑道,“因為看不懂啊,網紅的崛起實在太驚人,影響力也很大,狂風暴雨般席卷了整個創投界。
”網紅到底是什么?是不經任何權威授權的,在創投領域,網紅完全是市場自發的、民眾擁戴的品牌。
無論是名演員、名導演、名企等等,都是一個品牌。
創業也是在做一件事——創建品牌。
整個商業所有的行為,主要靠它的核心價值,就是品牌。
而網紅的崛起,使商業創造品牌有了空前的快速。
徐小平通過三個創業故事,形象的描繪出了網紅創業者。
1.海淀的電線桿是俞敏洪的互聯網 垃圾桶是手機端1991年,俞敏洪從北大出來,招生時首先做的是拎著漿糊桶在海淀的大街小巷電線桿上刷他的廣告。
那時并沒有互聯網,海淀的電線桿是俞敏洪的互聯網。
1996年徐小平回國創業,寒冬臘月騎著自行車帶徐小平去北航找人。
俞敏洪告訴他,這里每個可以貼廣告的樓道我都知道,每一棵樹都了解。
后來俞敏洪有了另一個品牌活動——演講。
最初在國家圖書館一個三五百人的會場舉行,結果來了一千多人,他就去外面,站在一個垃圾桶上面對眾人進行了演講。
垃圾桶也是俞敏洪的互聯網,是他的手機端。
這是第一代企業家,篳路藍縷、艱苦奮斗,最后創辦了新東方。
2.微博上的陳歐體到了陳歐,他創業時還沒微信,所以做了很多電視節目,上了《非你莫屬》、在地鐵上做了很多廣告。
最終在微博上陳歐迅速崛起,做了代言體。
陳歐體是那個階段的網紅,他已經借助于互聯網了,但也有傳統的方式。
3.小紅書的崛起5年后,陳歐的另一個“學生”,小紅書崛起了。
完全是手機端,它甚至根本沒有上過電視,也沒有進入任何傳統媒體,都是自發。
所以小紅書本身就是個網紅。
只有空殼品牌的馬佳佳提到papi醬,就能聯想到網紅的祖奶奶馬佳佳。
3年前,一個PPT讓馬佳佳紅遍全國,唯一可惜的是她沒有相應的產品跟上去,所以留下的是一個空殼品牌。
而papi醬誕生至今,已有一千多萬追隨者。
“我們正在為papi醬的商業化、變現籌劃。
不僅是打造一個品牌,一個娛樂現象,而要打造一個真正長久能夠伴隨的消費升級,長期伴隨著我們的商業發展。
”徐小平補充道,“這揭示了一個商業的本質,在俞敏洪的時代、陳歐的時代,三五年前的創業先有商業、現金流,后有品牌。
品牌是靠創業者艱苦奮斗,一點一滴做出來的。
而網紅時代,是先有品牌、先占領人心、先確立魅力人格體。
先讓人們追捧你,然后再從后面給用戶、消費者帶來他們所需要的產品,豐富他們的生活、增加他們的樂趣、最后創造生活的幸福感。
”對創業者來說,你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億萬用戶知道你,讓廣大市場使用你,最后最好的是讓消費者熱愛你、喜歡你,把你的產品作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他的習慣,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傳統做法,俱往矣。
你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媒體、新媒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利用今天我們能夠得到的移動互聯網里的一切手段,迅速的讓你的產品、公司、品牌被億萬人民知道。
“我覺得可能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是一個網紅。
”“我們從網紅學到什么?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成為網紅,都可以成為網紅。
如果你不具備成為網紅的能力、潛力、魅力、影響力,那就不要創業了。
因為創業創什么?品牌。
”彩蛋:現場有女粉絲求教如何當網紅,徐小平說,你上來。
然后這位女創業者走上臺,徐小平主動摟著她拍了一張自拍。
現場瞬間沸騰。
“等我把這張照片發出去,你就是網紅了”。
下一篇:專訪代駕創始人楊家軍:我在死人堆里趴了8個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蔡文勝:創業方向和定位要遵守五大法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