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我還是個媒體實習生的時候就認識李佳了,轉眼3年過去,她仍然在創業的路上堅持。
不管媒體包裝得多么光鮮,但創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一路上跌跌撞撞吃了不少虧,她希望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
同時,也告知大家自己仍然在創業的路上堅持。
李佳的QQ昵稱叫做“偏執狂”,也許就像那句話說的,創業這件事“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以下是李佳寫的自己3次創業過程分享:我叫李佳,90后創業者。
我也曾和馬佳佳、余佳文、溫成輝等一干90后創業者一同登上《財經天下》的封面故事“商業新物種 生于1990s”。
但時光匆匆過去,我既沒有馬佳佳的創業者名氣,也沒有溫成輝數億美金“禮物說”式項目的成功家底。
不過還好,我還在創業的路上。
兩次創業失敗史我從2012年年初開始創業,用自己不多幾萬塊錢以及“情懷”組建了一個7人團隊。
我帶著一群80后團隊成員一起做酒吧線下O2O聚會項目“Relaxsoul”,在辦了幾十場線下Party之后,我們發現這個模式太重、需要個性化服務,雖然有現金流但沒法快速規模化。
那就換方向吧。
隨后,我們轉型做酒吧推薦平臺“酒吧客”,但由于經驗不足,本來談好的投資最終被投資人單方面“釜底抽薪”,導致這個需要燒錢的項目資金鏈破裂,在現金儲備用完之后,團隊堅持了3個月后也就散了。
創業失敗之后,我就回到澳洲繼續讀經濟學研究生。
但我的創業之心不死,我在2014年又啟動了新的項目“小帆船”,這是一個幫助留學生進行培訓的O2O項目。
最終這個項目上線APP后,由于運營團隊設在了國外,對國內服務市場滲入不夠,也只能暫停了。
創業經驗值我喜歡玩游戲,在一次次打怪殺BOSS中變得更強。
其實創業也是,創業總有很多坑,有的坑你知道都避不過去,也許會摔得很疼,但也會獲得很多經驗值,會讓你更強大,其實創業中我最喜歡的過程就是,它讓你變得更強大。
90后創業之初總會有點兒“理想主義”,這沒什么不好,這是我們的“初心”。
但初心之后,我們要學會如何應對殘酷的現實。
以前我對創業的認知來自于經濟學課本還有36氪、創界等創業媒體,以為創業就是“發現資源,分配資源、整合資源”,其實創業更接近于生活的真相——無限的瑣碎,以及時常得面臨的窘迫和妥協。
我做地推時,一晚上要跑5家店,開始時老板們都是冷眼相待,最終我學會了如何和這個群體打交道,嬉笑怒罵。
為了穩住團隊,我終于理解了馬云所說的:“創始人就是又忽悠,又坑蒙拐騙,拉人入伙。
”——創始人都是孤獨的,并不是一句空話,因為作為一個Leader你得把大家引導前行,但是有時候你也對方向不確定。
在第一個項目被投資人撤資,失敗時,我這個從來大大咧咧意識不到壓力的人,開始整夜整夜的失眠,一個月里吃不香,睡不好,一半不解,一半不甘,難道就這么算了嗎?我逐漸成熟,發現人原來“心力”與任性真的就是失敗撐大的。
另外對于投資人,他們真的不是天使,許多投資人在媒體上高喊“支持年輕人,支持90后”其實只是一自我宣傳手段。
當在面對利益時,資本當然會把利益放在第一個考慮。
再次出發創業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它并不美好,但會讓你脫胎成為一個強大的人,這就是創業的樂趣所在。
所以哪怕已經失敗兩次,但我仍然堅定的去再次創業。
我的新公司叫做AS,AS是Ausence的簡稱。
這是一個跨境電商項目,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海外食材,而我們的第一波產品就是來自澳洲的極品和牛,目前已經在追夢網上發起了眾籌。
創業第一要從自己熱愛的事物上出發,第二要結合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我熱愛美食,研究食材,在澳洲時基本上算得上個業余廚師,而且經常在朋友的農場和他們研究各種食材。
我不去思考電商,O2O,互聯網思維。
我只是去做好產品供應鏈,嚴格把關產品品質,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我已經能更加成熟看待這個世界與創業這件事兒。
雖然身處經濟寒冬,但是美食在任何時候都被人類熱愛。
雖說創業接近于生活的真相,無限的瑣碎,以及時常得面臨的窘迫和妥協。
但生活的另一面,也是偶遇美好與成長。
AS的第一波產品已經在“追夢網”發起眾籌,是從澳洲帶來極品和牛肉,和牛(wagyu)可以算是世界上最為昂貴的牛肉,紅肉中細細密密布滿了白色的脂肪,仿佛雪花一樣,日本人給這樣的特征起了一個美妙的名字叫「霜降」。
我希望能做出一個讓人們享受最好美食的平臺。
下一篇:90后創業者告訴你:年輕人創業本來就很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功熬了四年還沒死?一個IT屌絲創業者的深刻反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