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從創業開始的那一天起,你就得面臨很多的挑戰:生存問題、資本問題、團隊問題,每一件都不是小事;產品與服務、商業模式、市場、客戶來源、獲客成本、業績、品牌、市場份額、增長空間、競爭對手,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時間。
雖然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其他都對了,人不對,前功盡棄。
做事情不累人,人搞人太累人,你忙著做事,TA忙著搞事。
按道理說,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其中最重要的是找人,找合適的人。
但是找人容易,找好的人很難,好的人也很貴。
每個公司都會遇到發展的瓶頸,遇到坎,很多人的事情,很多事的事情交織在一起,好像無解,你就會容易焦慮。
其實,創業有時候就像懷孕生孩子一樣,每個過程和階段都要經歷過,都不能少,都是要十月懷胎的,不能太著急。
著急是十個月,不著急也是十個月,早產出來的孩子,后面還是要補的,還是要還的。
這些年,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創業帶來了無限的機會,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焦慮。
互聯網公司成長的快,死的也快,這種快速生長和快速死亡的模式給非互聯網公司的創業者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以前開公司是為了事業,是為了產品,是為了服務。
現在開公司不流行叫開公司了,大家都叫創業,從創業的那天起就是為了IPO,至于做什么無所謂,創業者從第一天起就是想著如何找錢,種子輪、天使輪、pre A輪、A+輪、B輪、C輪、BAT輪、pre IPO輪、IPO輪、孫宏斌輪。
環環相扣,輪輪追加,創業者不停的在做PPT,見投資人,講故事,燒錢,再找錢。
以前開公司是為了基業長青,現在恨不得3-5年就得敲鐘上市。
創業的時間被壓縮,空間被壓縮,得不停的干活,沒日沒夜,方向太多,變化太快,不焦慮才怪呢。
在比較的壓力下,在資本的驅使下,忘了初心,喪失了Mission和Vision,沒有想明白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擅長做什么。
少了腳踏實地,沒了堅持與堅守,方向不停的換,跟著風向不停的轉,昨天是互聯網,今天是物聯網,明天是大數據云計算,后天是AI,大后天是區塊鏈了。
沒有像樣的、完整的產品,沒有合理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飄在空中,stuck in between,就開始想要做平臺、生態。
現在的創業者經常是正事不干,整天跑各種的會議,參加各種的論壇,聽各路神仙的指點,看各種的創業雞湯文章,白天激動得睡不著。
空下來就不停的刷朋友圈,看到的都是別人又融了一輪的錢,別人公司的估值一年又升了十幾倍,別人的公司又開始準備IPO了,晚上焦慮得睡不著。
別把那些成功的故事太當真,很多人都是裝的,是給市場看的,是給資本看的,是給自己壯膽的,了解了內幕你才知道很多的故事都是編出來的。
大多數的創業者都是苦B:看上去很牛B,多數是在裝B,其實都是傻B。
我有焦慮嗎?還行吧,雖然也是個B,但是不擔心、不著急、不焦慮,既然已經想得很明白了,既然要做有錢沒錢都得做的事情,既然要做的是長久的事情,既然要做的是有價值的事情,既然要做的是早點晚點都得做的事情,那還擔心啥來。
不就是個B嘛:成功了牛B,失敗了傻B。
反正橫豎都是B嘛:到處裝B,過程苦B。
“B”就是“二”,創業就得有點“二”的精神。
我還缺什么?缺人,項目多了,就會需要更多的人,缺三觀一致、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有韌性、有愛心、有耐心、有雄心、有眼光、愿意付出、不計較、有團隊合作精神的人。
有想法嗎?我們一起喝咖啡聊聊。
好像看不懂你在做什么?看不懂就對了,要讓大家都看得懂,你得多普通才行啊。
我在鋪一條很長的路,用很笨的辦法在打磨產品,在通過項目尋找三觀一致的同道,在布一個很大的局,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成功了可以很牛B,失敗了就一傻B。
當然這一切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得了的,是需要很多人的參與,是需要很多的合作伙伴,是需要很多的上下游公司的參與。
怎么樣?看懂了嗎?
下一篇:創業者自述:創業八年,我犯了八個錯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9十大辛酸創業者:江湖沒有他們的傳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