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自古有句老話:知識是終身的財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雖然話糙,但是在理。
近幾年,創業者突然離世的報道不絕如縷。
正值事業上升的大好年紀,可是一個個生命就此消失,令人痛惜。
人們常常疑惑:難道事業和身體真的不能兼顧嗎?年輕究竟是不是資本?拿健康換財富到底值得嗎?我們一定要保重身體,不要死在財務自由的前一天。
10月8日,杭州探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布訃告稱,董事長兼總經理董大偉因籌備公司上市事物勞累成疾,突發腦梗,醫治無效逝世,年僅39歲。
讀完這則消息,心有戚戚。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3月2日,杭州探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杭州市拱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汪波。
2017年8月17日,探索傳媒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從汪波變更為董大偉。
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嘉興一在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持股36.90%,而董大偉也是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持有公司股份79.51%。
另外,探索傳媒的第二大股東也是董大偉,持股達27.88%。
董大偉還是海寧探索股份投資管理合伙企業的法人,持股達67.06%。
此外,還持北京尚通天地科技有限公司50%的股份,在華通互動廣告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持股36%,在北京金訊匯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33%,北京尚通偉業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0%。
據探索傳媒官網介紹,其為大數據解決方案一線服務商,擁有多維度、全覆蓋的大屏端數據,獨立研發V+MATCH視頻場景化營銷平臺。
在中國融屏聚合時代的當下,探索傳媒利用大屏創新互動技術為廣告主提供差異化、競爭力、品效合一的多屏營銷整合方案。
此外,探索傳媒還是唯一同時獲得海信、創維、康佳、長虹和TCL五大電視機生產商授權的媒介資源運營商,且與樂視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與高端電視品牌三星、LG、索尼、松下的內容牌照方華數傳媒、芒果TV,以及中國最大的內容供應商優朋普樂為戰略合作伙伴。
這幾年來,創業者們都在互聯網的驚濤駭浪中上下求索。
只是,創業維艱,諸事無常;愿你們已放下,常駐光明中。
上市,讓我們多少人羨慕的一件好事。
對企業而言它是邁進的一大步,眼看要上市了,創始人卻突然離去,就像孩子快成年父親卻沒了,聽到這樣的消息,沒有人不傷感。
晚上,工作群有人提起這事,問了一句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難道事業和身體真的不能兼顧嗎?每個人都想兼顧,但很多人都沒做到。
董大哥不是個例,近幾年創業者突然離世的報道數不勝數:2018年1月25日,早年成名的80后創業者、萬家電競CEO茅侃侃自殺,35歲。
2018年1月17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維信科技董事長黃國斌突然因故去世,年僅32歲。
2018年1月16日,游戲界知名前輩掌馳科技創始人冒朝華突發腦溢血,醫治無效逝世,38歲。
2017年2月8日,途牛旅游網預定中心副總經理李波突發心肌梗塞去世,44歲。
2016年10月5日,春雨創始人CEO張銳凌晨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去世,44歲。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因工作過于勞累,導致猝死。
2016年6月29日,北京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開往潞城方向站臺上,天涯論壇副主編金波突然暈倒,失去意識,疑似發生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年僅34歲;2016年6月23日,前阿里巴巴數據技術及產品部(DT)總監歐吉良在打羽毛球時猝死,年僅34歲;2016年5月,28歲的網易女編輯過度勞累離世;2015年12月13日,騰訊技術研發中心語音引擎組副組長李俊明在陪懷孕的妻子散步時猝死;2015年3月,36歲的IT男張斌,因勞累過度猝死在酒店馬桶上;2014年1月2日,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明突然離世。
這家民營傳媒公司曾制作過多部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更是資本圈競相追捧的對象。
可怕,又密集。
事業,上半場拼智力,下半場拼體力她升職了。
也算是完成了一個自己的小目標,三年時間做到了華中地區總經理。
太不容易了。
我一邊恭喜她,一邊好奇她是怎么里脫穎而出的。
她說,當時他們三個競爭者的工作量都很大,要做戰略規劃、產品研發,還要帶團隊、做上市籌備等等。
字典里就沒有“下班”兩個字。
但就在最后的倒計時里,一個核心的環節出了問題,這意味著后面也都出現了連續錯誤,需要重新修訂。
當時他們總裁問,誰能搞定?三個人都不服輸地舉了手,但是另外兩個人都困得已經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只有她一個人頭腦清醒地帶著團隊完成了任務。
很扯么?但這就是她最終能夠贏得總經理職位的關鍵。
她笑問,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算不算勝之不武?我只想說,贏得很漂亮。
其實,所有的工作到最后拼的都是體力。
小說家村上春樹自從決定寫小說以后,就開始堅持每天凌晨4點起床,寫作4小時,跑步10公里。
現在他快70歲了,一直筆耕不輟,就在去年還出版了兩篇小說。
即便一整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也會堅持在4點起床后鍛煉45分鐘。
當你的能力智謀已經達到某個閾值,下半場就到了拼體力的時候。
用這個學員的話說,就是把別人都熬累了,熬困了,熬垮了,她的機會就來了。
活過眼前的15年,不要死在財務自由之前經濟學家都有一個共識:健康等于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業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后面的那些0。
但總有很多人仗著年輕,肆意揮霍自己的身體。
我在香港親眼見過一個同學被過度消耗身體給擊垮。
年紀輕輕做到高層,娶了初戀校花,但是新婚第二年,就因為加班熬夜在家突發腦溢血。
搶救及時,他撿回了一條命。
但卻再也無法勝任前線工作,被調到空閑部門,所有的雄心壯志只能想想而已了。
仗著年輕,用身體去拼,注定是一場賠本買賣。
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說,“你們用5年時間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
如果這樣還不行,我就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到80歲把你們一個個送走以后再來做。
”前段時間我和得到的科技專家王煜全老師聊天,他說的一個觀點我覺得特別有道理,他說: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啊,很鄙視養生,其實是錯誤的,真正的富豪他們最看重的不是事業,而是身體和養生,練習瑜伽啊冥想啊,吃得非常健康,為什么呢?這些企業家深刻地知道:未來15年,基因技術成熟,一個人平均壽命會達到120歲,不要覺得現在80歲就很了不起。
我說:那能活這么久真的太好了。
他說:呵呵,那你首先要保證眼前的15年不會掛掉。
不然就全完了。
所以我們要做到兩件事:第一好好保養身體,第二好好掙錢。
一定要活過未來這關鍵的15年。
不要死在財務自由之前。
顧身體,就要學會just lose it人到中年都是兩難。
我覺得,很多人都被耐克給洗腦了,just do it?那都是說給啥都不會做的小年輕聽的啊。
但凡已經有點小成績的人,要聽的是另一句話:如果太累了,那就just lose it!頂峰很好,但很多時候,人不用太執著地要登上頂峰。
沒錯,堅持不懈是韌勁,但是人貴在知難而退,貴在半途而廢啊!每個有想法的人都想做好所有事,但是這有可能么?畢竟大家都不是大企業家,真正一天18個小時都全負荷加班的人是少數,更多人是把10個小時就能干完的活兒硬生生地拉長到十五六個小時干。
早上起不來,晚上熬到一兩點鐘,有什么意思?童鞋們啊,我們要晚上十點鐘睡覺,而不是凌晨三點鐘睡覺。
不用談什么兼顧,差不多了就得了,要學會放棄啊。
復旦年輕女老師于娟癌癥去世前曾感慨:“名利權情,都不值得用身體去拼。
”年輕從來不是資本,只有健康才是。
在活著的這場超級馬拉松里,跑得最快的往往贏不到最后。
《大衛》的作者米哥說:美就是凈化過剩的過程。
工作也一樣,你少干點兒,死不了!!項目永遠接不完,單子也簽不盡,分清主次,懂得取舍,才是對身體最好的保養,也是對家人最好的負責。
人貴在知難而退,贏在半途而廢。
畢竟,對你我來說,時間才是真正大BOSS!
下一篇:創業者34歲是個坎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又一位創業者離我們而去 前騰訊員工過世創業真心很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