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期,今日頭條張一鳴宣布要進軍電商,自建商城“放心購”成功上線,引發了電商行業的廣泛關注。
“放心購”并不放心 被商家反映槽點滿滿 放心購上線后,對很多淘寶天貓京東的商家來說,無疑是有了一個鋪貨的新渠道,但是這個渠道到底是不是新的流量紅利,目前看來還不大好說。
根據派代小蜜的調查,作為一個新的電商平臺,“放心購”并不那么放心,有幾個問題是讓商家很是頭痛的:1、100天之內免費退換貨“放心購”剛上線時,為了凸顯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在文章中打出來100天之內免費退換貨的超級優惠政策,然而,引發了很多商家的瘋狂吐槽。
不過,今日頭條可能也感受到了商家內心的拒絕,于是把這項規定偷偷改成了常見的7天之內退換貨。
2、毛利70%甚至90%才能玩得轉據行業最新爆料,截止2017年7月31日,今日頭條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了1.2億,這一數字較去年翻了一倍多。
作為一個巨大的流量平臺,流量就意味著市場與商機。
今日頭條“放心購”在流量的加持下,對商家帶有莫大的吸引力,盡管這條“流量變現”之路并不好走。
作為一個內容分發平臺,今日頭條的流量基本都掌握在達人(自媒體賬號)手中。
今日頭條規定,商家給達人的傭金最低是10%,商家可在10%的基礎上自由設定,吸引達人為自己的商品寫稿。
據業內平臺調戲電商調查,為了得到流量,商家之間需要競爭,提高給達人的傭金。
有商家爆料稱,“30塊錢成本的東西,給達人開30的傭金,賣一百多。
”因為今日頭條用戶的特點,客單價又上不去,只能做到一百多,于是就變成誰能壓低成本,抬高傭金,誰就能得到訂單。
商家據此推測,毛利60%的產品在今日頭條并不具有競爭力,毛利要做到70%甚至90%,才能在今日頭條上玩得轉。
這個毛利水平是什么概念?相當于那種大型旅游紀念品商店,來一波,賣(宰)一波,幾乎沒有可持續性。
此外,據調戲電商反映,很多商家爆料稱,在今日頭條上有達人資源的公司,看到今日頭條的紅利機會,也開始利用電商變現了。
他們通過運作賬號矩陣,幾乎壟斷了今日頭條上的流量。
這樣的公司,為了將變現利益最大化,商品選擇上更加沒有節操,大量低質高價的產品充斥平臺,破壞了整個平臺的口碑。
3、較難按約定時間結款根據今日頭條公布的結算規則,每月15日結算上月產生的(已確認付款的)貨款金額。
對于商家來說,這本身就意味著最長45天的押款期。
今日頭條公布的在線支付結算規則但據商家爆料,今日頭條并沒有在約定的15日結款,“走流程”走了足足半個月。
前前后后算起來,基本是兩個月的賬期。
對商家來說,回款期確實太長了:“淘寶傭金也高,但回款快呀!如果投十萬賺一萬,兩個月賬期,你也不會做的。
”針對結款問題,行業認為主要原因在于今日頭條還沒有拿到支付牌照。
據業內爆料稱,今日頭條最近確實在求購支付牌照,這不僅是為了發展電商的需要,還是其涉足金融業務的入場券。
隨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申請獲取渠道越來越少,牌照價格也一路飆升。
行內表示:“互聯網支付牌照約6億元,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牌照起碼8億以上,全牌照10億起步,貴的能達到20億甚至更多。
”沒有支付牌照的今日頭條“放心購”,只能選擇非主流的“貨到付款“方式。
沒有形成支付閉環的后果就是,平臺對消費者和商家的掌控力都比較弱,在溝通和售后上面容易出現問題,消費者在商品頁的吐槽也說明了這一點。
新的電商平臺紅利,哪些商家賺到大錢?不過,作為一個新的電商平臺,今日頭條“放心購”出現各種問題也是情理之中。
對于商家來說,只要能夠賺到錢,其實他們還是很愿意去嘗試的。
有商家爆料表示,之前做的是淘寶,兩個月前開始試水今日頭條。
根據他的經驗,這兩個月的流量雖然不太穩定,但呈爆發式增長,已經讓他做成了幾十萬的銷售。
派代小蜜發現,現在新的電商形式越來越多了,在放心購之前,在像今日頭條這樣的流量平臺上還出現過一種叫做“二類電商”的銷售模式。
通俗來講,淘寶,京東等專業電商平臺上的商家算一類電商,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平臺上依靠廣告做單品銷售的商家則為二類電商,多以貨到付款的形式,吸引用戶下單。
據行業爆料,這些二類電商依托龐大的用戶流量,訂單量奇高。
他們游離于天貓、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之外,依靠獨立的產品網站,通過一切可以引流的渠道,進行推廣,產生訂單。
一般單品爆款率很高,不受各種電商平臺規則的限制,這種模式下富豪倍出,卻很低調。
這也正是多年就出現的模式,而沒有被很多人知曉的原因。
隱秘的行業,往往就會產生不少隱秘的富豪。
據了解,二類電商由最早的暴力的黑五類開始,再到高仿代購,發展到現在的產品都比較趨向于更加正規的產品,這些產品由這些大佬和行業內的小兵發現,而后迅速占領人們的視線,達到爆款的效果。
現在產品普遍的純利潤已經降到6%-15%,具有規模化運作的團隊基本維持到10%左右的純利潤。
派代小蜜聽到過一個案例,一款針對中老年的夏款鞋子,推了兩個月的時間,賣掉了2w單。
一雙鞋子的售價是199元,兩個月的時間鞋子的銷售額就能到400w,純利能到達40w。
還有一個案例是一位賣男士內褲的杭州商家。
他告訴派代小蜜,已經在做二類電商了:“說實話,天貓淘寶進的太晚,真的做不下去,可能自己也清楚沒有做一類電商的基因吧,在朋友介紹下,找了專門做二類電商的一家公司,目前日均出單大概是600單,感覺現在做二類電商跟之前最早開始做天貓淘寶有異曲同工之妙,機會肯定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以國內四大門戶之一的搜狐為例,有朋友透露給派代小蜜說,在他們的搜狐流量分發平臺上,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嘗試二類電商,電商投放量在平臺的比重也逐漸增大,目前高居第二,僅次于游戲行業。
過去一年,整個電商行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6年天貓雙11交易額破1207億元雖是行業盛事,但是在傳統電商天文數字般的交易額下,我們也感受到越來越多電商賣家的迷茫與掙扎。
傳統電商的流量越來越貴,紅海的廝殺日益激烈,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唯一不變的只是變化本身,電商創業者們只有像喬布斯所說的那樣——“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才能走得更遠,找到下一個充滿希望的藍海市場。
下一篇:解剖食享會 如何做高壁壘的社區拼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垂直電商的下半場,蘑菇街們還能怎么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