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第一次見到巴菲特是2008年的5月。
那時候巴菲特主持的股東大會還遠沒現在那么火,作為唯一來自中國的記者,我有幸對他進行了專訪。
巴菲特是一個謙和的人,對記者的提問有問必答,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滿頭銀發的快樂小老頭。
應當把股票看成是公司的一部分 巴菲特和另外一位金融大佬索羅斯有著明顯的不同。
索羅斯陰郁、深沉,巴菲特樂觀、開朗,這也造就了兩人不同的投資方式。
索羅斯阻擊英鎊、襲擊泰銖,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翻云覆雨,自然壓力巨大;而巴菲特幾乎從不做空,他只做長期投資,在低價買到股票,等價格上漲到合理價位,然后賣掉。
然而,逢低買進,逢高賣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何其之難。
什么時候是高,什么時候是低?時機的把握才是巴菲特之所以成為股神的奧秘所在。
然而巴菲特不止一次說過,把握股市的起落是件不可能的事。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最安全的就是投資指數基金。
對于職業投資者,巴菲特認為:“人們應當把股票看成是公司的一部分。
用股票市場來為你服務,而不是讓股市來指揮你,并且留下足夠的安全界限。
對于股市的方向,我和芒格(巴菲特合伙人)完全沒有概念。
” 一位在華爾街工作了20多年的基金經理曾經對記者說:“巴菲特并不在意華爾街投資者們特別關注的市場趨勢。
我們一般會隨著市場的漲落而考慮買進賣出,而他從不考慮這些。
不過他有足夠的資金,也只有他可以做到這一點吧。
” 在2008年,記者去訪問他之前,巴菲特剛剛賣掉了中石油的股份,所賺的利潤可以支付美國政府運轉4小時。
之后,中石油的股價繼續上漲,很多人懷疑股神是否看走了眼。
而他則回答:“我賣掉中石油是因為我覺得它不再物超所值,它的價格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了應有的價值。
”后來的中石油大跌再次證明了巴菲特的眼光。
2013年,在接受專訪時,巴菲特再次表達了這個觀點。
他說:“其實如果以合理的價格購入好企業的股票,你并不需要承擔太大風險。
當然并不是說在未來一周、一個月或者一年,那些股票不會大跌,只要你長期持有有價值的企業股票,如果這個企業有好的經營模式,而且你也不是用借來的錢買的,你就能賺到錢。
” 長期閱讀是巴菲特智慧的基礎 巴菲特認為,投資的關鍵在于“合理”二字。
什么是合理的價格?怎么判斷公司的價值?這就是股神的功力所在了。
作為世界首富,巴菲特絕大部分時間住在美國中西部的偏僻小鎮奧馬哈。
記者曾經很直接地問他:“你的智慧從哪里來?”他笑著回答:“在奧馬哈。
”在奧馬哈長期的閱讀是他智慧的基礎。
巴菲特至今不諳電腦,但是他閱讀量極大。
合伙人芒格曾經說過:“你會驚訝于巴菲特讀多少東西,在我一生當中,我看到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總在讀書。
” 巴菲特平均每天閱讀16本公司年報,此外還大量閱讀各類書籍和雜志。
按每份公司年報平均50頁計算,16本年報厚達800頁。
他曾經在哥倫比亞商學院教過投資課。
一個學生問他,怎樣為未來的投資事業做準備。
巴菲特說,“每天讀500頁的公司報表和相關論文,知識就是這么積累的,就像是復利。
你們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我保證不會有很多人這么做。
” 當時也在那堂課的學生康柏斯記住了巴菲特的話,并且身體力行。
他將每天都讀500頁的報表、論文變成一種職業習慣。
康柏斯后來作為出色的基金經理,被巴菲特雇傭管理著伯克希爾公司800多億美元資產中的50億。
對那些來參加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人們,巴菲特的建議是:多讀書,讀你能找到的一切書籍。
生活極其簡樸 雖然已經被世人尊稱為“股神,奧馬哈的先知”,但巴菲特無論從性格還是日常生活依然是極其樸素的人。
平易近人、謙遜坦誠。
即便是說出來的話總是被人追捧,對于不了解的事務絕不妄談。
記者曾詢問他怎么看待中國的股市持續低迷,他說,“我不知道答案,我不太了解中國股市。
”當問他是否會到中國投資房地產,他回答:“不,我從未有那樣的打算。
我對中國的游戲規則并不了解,所以還是讓中國人自己來吧。
” 巴菲特也沒有一般富豪的氣派。
近距離看他,他的西裝已經很舊了,估計不會超過300美元。
實際上,很多人嘲笑過他的“吝嗇”。
傳記《沃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里記載,巴菲特第一個女兒出生在紐約。
他甚至沒有給女兒買小床,而是改裝了個大抽屜讓女兒睡覺。
1991年,所羅門兄弟公司出現巨大危機,巴菲特前往紐約處理棘手局面,依然是乘地鐵在紐約各處奔走。
而那個時候絕大多數銀行家都有專車接送。
即便是在奧馬哈,他開的也是一輛別克車,最愛喝可口可樂,住的房子也是50年前花3萬美元買的。
可是這樣“吝嗇”的一個人,卻把一生中積累的絕大部分財富捐給了慈善機構。
看來,巴菲特贏得世人尊敬的除了股神的智慧,還有這簡樸和“吝嗇”吧。
下一篇:周鴻祎:靠收購進來的份額不靠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還原王小川:堅持的真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